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第七屆國際志工協會亞太地區會議.江佳璋

[ 首頁 ] [ 向上 ] [ 地震災後身心重建研討會.張渠萱 ] [ 第七屆國際志工協會亞太地區會議.江佳璋 ] [ 行政院青輔會參展說明會.江佳璋 ]

 

 

  1999.11.6國際志工協會於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展開為期五天的亞太地區會議。這是一個國際性的盛會,共計有日本、美國、加拿大、香港、印度、蒙古、韓國、新加坡、澳洲‥等26個國家參加。而這也是台灣再次展現於國際舞台的好機會,李總統、連副總統、蕭院長等親臨致詞,由此可見它所受到的重視。

  在這次議題中,可分為各國的志工概況及國內推廣兩大主軸。在各國代表所報告的內容上可以看到,〝志願服務〞將是世界未來的一個趨勢,不管是經濟發展較慢的國家,或是已開發的國家,志工在整體社會的角色扮演將愈形重要。舉如農業國家的斯里蘭卡,由於其尚未機械化,故需彼此互相幫忙,就好像舊式的台灣農業社會般,在此,或也可說是〝勞力共享〞彼此互助。而馬來西亞的志工發展,則是有〝種子部隊〞的訓練名為「催化劑」,主要是去各地促成志工,訓練人民自立,如修建水管、醫療、耕作、教導生產等,以協助農民提高收入,改善貧窮。而菲律賓則是推動支援服務為人民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將訓練、推廣即將退休的政府人員投入志工行列。至於新加坡,則是做的更徹底,如其教育部引進社區參與計畫,要求每一學生每年都得參與社區服務,讓服務的精神能向下紮根。


本會工作同仁江佳璋(左一)參與第七屆國際志工協會
亞太地區會議   吸取國際志工服務之經驗

  再舉日本的例子,日本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由於其物質生活豐富,反而漸缺少了理想,責任、關心他人…等,套句話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對於如此的青年,日本社會本已搖頭嘆息。但是在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時,卻有不少的年輕人自己帶著便當跑去災區做志工,為災區的人們盡一份心力!Why﹖社會對這個現象產生了很大的疑惑,在深入研究後,得到的解答是,原來日本的青年們對志工服務有興趣的佔了約八成,但卻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曾經當過志工。這又產生另一個Why﹖為何參與率如此低呢﹖原來是缺乏機會,或覺得太沈悶,或是時間配合上的不方便。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原來青年並不是不願參與社會服務,只是缺乏適當的引導、規劃。對於現代喜歡速戰速決速食主義的新人類們,如何引領他們參與活動,助其透過與他人接觸時的種種互動,而學習與人合作,學會自我反省,如何解決問題…等,這都是值得思索的問題!

  反觀國內,那我國志工的推廣又是什麼情形呢﹖根據青輔會1997年所完成「青年志願服務之看法」的報告顯示,臺灣地區十八歲至四十四歲的青年中,只有19.4%曾經參與過志願服務,但值得重視的是,有八成的青年朋友表示願意參加志願服務,可見還有六成的青年尚未實際付諸行動。因此,如何激發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的意願,如何去營造一個多元化的志願服務的環境,引導青年〝樂於〞並〝踴躍〞參與多元化的志願服務,都是國內志工推展上可以努力的空間。

  在此轉述青輔會推動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的要點:
1.掌握青年人的特質。
2.提升多元化以吸引各類型的志工。
3.善用網路(效果大、成本低)。
4.偶爾也舉辦一些青年愛玩的活動,或較年輕的活動。
5.寒暑假支援服務梯隊(成長快速)。
6.提升志工的服務技能。
7.給予獎狀,以資鼓勵,肯定(長期來說,有其意義)。
8.善用統計資料,了解青年狀況。
9.結合國際志工組織。

  以上是青輔會的方向,而反思基金會,在這志願服務風氣漸盛的趨勢下,基金會該如何來經營呢﹖這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基金會愈來愈多元的活動,從老人養護、音樂會、演講,義診、法會、靜坐班、到將推動的生活大學…等,在在都不是只要少數幾個人就可以撐起的。它需要許多人的共同支持,需要各專業領域的專業人才來提供所長,以融合成一個多功能的大團隊,如此,基金會才能更順利推展,造福更多的人…。

  但該如何做呢﹖這又是一個蠻值得探討的問題。由於基金會所辦的活動並非一成不變,所需的志工也就各有所不同,面臨著這多變的形態,大家是否有什麼想法呢﹖基金會的成長是要靠大家共同支持的,在此歡迎您的建議,期能讓它更活潑、更多元化、更有生命力,謝謝!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