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只有靠自己了

  

  依報導中指出台美關係的重點

  美國到底值不值得為了台灣而與中共開戰?長遠來看,美國與中共的關係究竟如何?美國國防部去年有份詳盡報告,擔心到二○二五年時,中共併吞台灣,美國退出亞洲,重現冷戰對峙。

  報告由七十九歲的專家馬紹爾主稿,卻未受民主黨政府重視。不過如今共和黨當政,不但報告重見天日,默默無聲的馬紹爾也立時登上美國主要媒體頭版,布希新政府往後國防施政,料將多方參考他的意見。

  這份報告名稱是「二○二五年的亞洲」,其中假想了台海危機:一旦中共決定對台動武,第一步是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美國派遣軍艦試圖打破封鎖,中共則以飛彈威脅美艦,於是美國必須抉擇:打仗?還是撤退?不論美國猶豫不決或是決定撤退,都將造成台北股市崩盤與經濟潰堤,結果台灣只好接受北京的條件。而一旦美國放棄台灣,其他亞洲國家更不敢得罪中共,於是日本同意關閉美軍基地,換取東亞和平;統一的朝鮮半島被民族主義浪潮席捲,美軍基地同樣被迫關閉。中共成功的取得東亞霸權地位。最後,美國不得不設法採行圍堵政策,與中共形成長期戰 略對抗。

  不過報告認為,中共的目的,在稱霸亞洲,但無意佔領他國領土。

世界的秩序會因共產國家富有之後形成新對峙

  現在的各種報告,認為如果亞洲持續繁榮,到了二○二○年,亞洲的能源消耗將是歐洲的三倍。但是「亞洲二○二五」認為,中國的經濟可能出問題,中國可能出現軍事政變,很多景象未必那麼樂觀。這份報告強調,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總以為「未來是現在的延伸」,所以經常根據現在的現象描繪未來,殊其不知,世事演變,常常不是直線進行,所以思考亞洲新的戰略環境,不能拘泥於某些固定想法。

  這份報告強調,不論中國是否強盛、是否安定,中國都必然是美國的競爭者。因為如果中國強盛,將不斷挑戰亞洲現狀;而如果中國動盪,其領導人可能藉戰爭鞏固政權,於是中國變得十分危險。

  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究竟怎麼走,權力更迭如何進行,現代化腳步如何,科技發展走向如何,都會有深遠影響,然而很不幸,中國到底如何演變,局外人沒有把握。

  報告指出,美國對遠方諸國的安全保證,不論理論或實務上皆有缺陷。與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對立,尤其中共有能力投射核子武器至美國,美國不應太冒風險。如果是美國的存亡所繫,美國不惜一戰,但是「誰統治台灣,並不是美國的存亡所繫,同時也不是北京的生死交關」。萬一中共真的對台動武,其目的在於:如果中國放棄台灣,那西藏、新疆、甚至東北,中共的統治都可能鬆動。

美國國家利益優先之時 可以犧牲台灣以求自保

  馬紹爾認為,美國的戰略規劃必須根據美國「真正的國家利益」,從而重建美國的外交政策方針,才能在目標與有限的資源間求得平衡。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有核武,積極推動軍事現代化,報告認為,整個看來,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有些灰暗。

  美國許多中國問題專家並不認同馬紹爾的看法,但是馬紹爾強調,他的目的在提出最糟糕的假設,所以不肯輕易遷就其他人的看法。

  從尼克森開始,馬紹爾就擔任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主任,一做就是卅年,美國媒體推崇他是五角大廈首席「未來學專家」。早在一九八○年代早期,他就研判蘇聯要出問題。而從一九九五年開始,這個單位陸續提出多項以「二○××年」為名的評估報告,促請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及早規畫,預做準備,可是鮮少受到民主黨政府重視。柯林頓政府第一任國防部長亞斯平,甚至根本沒和馬紹爾談過話。

  不過如今馬紹爾終於等到機會了。而且,種種發展證明他的眼光確有獨到之處。例如早在一九九三年。他就提出美國歷來第一份「軍事科技革命(MTR)評估報告」,其中指出,隨著科技演變,戰爭型態也將出現重大變革,他特別指出兩個新戰場,「太空及資訊系統」。近幾年來,各種討論資訊戰的專論陸續推出,而且往往熱賣,證實馬紹爾走在時代前端。本月七日,美國國防情報署署長威爾遜、中央情報局局長泰內特在參議院做證時,首次公開證實說,中共與俄羅斯正在研發太空武器,以備戰時摧毀美國的衛星,阻絕美國的通訊、情搜、指揮、管制系統。兩位情報首長的證詞,正是對馬紹爾的肯定。

後言:

  中共不會放棄台灣,如果中共無法掌握“台灣民主獨立的思潮”,會評估實力與利害關係之後,做最壞的打算,可是台灣亦非全無力量可以反擊,政治須運用各種國際媒體,不斷對中共釋放善意與維護台灣民主人權的堅決主張。台灣要能積極開發自製武器,投入大筆錢買武器,不如自己來發展或創新和改良或拼裝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