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79
故宮博物院是「博物院」不是「故宮」
--勿以「去中國化」的狹隘眼光看待「去政治化」

 

2003.01.17自由時報


 繼大肆吹捧蔣經國之後,國民黨接著又將矛頭指向執政黨的文化政策,抨擊政府正用政治力在進行一場特殊的文化運動。兩年多來包括決定在嘉義縣設立故宮博物院分院、國史館轉型、鼓勵設立台灣文學相關系所、台語專家出任國語委員會主任,都被國民黨批評為以政權的力量迅速「去中國化」,他們還說,去中國化的台灣本土文化是空洞的,甚或是低俗的。

 國民黨在批評民進黨的文化政策時,對自己過去復興中華文化、設立地方文化中心的政策備加肯定。其實,國民黨這種言論正好不經意透露出,過去數十年統治台灣的模式,就是從中國搬來台灣的外來政權,所以總是將台灣當作「地方」,而自己則以「中央」自居。老實說,國民黨後來提拔台籍青年,以及設立地方文化中心,只是在一套「中心─邊陲」的論述下,以虛構的法統地位鞏固政權罷了。

 一九四九年前後,國民黨率領軍民撤退來台,仍沈醉於統治全中國的假象。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爭奪「正統」,國民黨除了讓國大代表、立法委員成為終身職以維繫法統綿延不絕,還將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搬遷來台,以強化國民黨政權的中國文化正統地位。而國民黨在台灣,毫不客氣地使用政治力進行全面的文化宰制,提倡國語而打壓閩南話、客家話、原住民語言,提倡京劇而打壓歌仔戲、布袋戲。

 國民黨企圖將台灣徹底「中國化」的結果是,台灣的語言傳承和文化發展都出現斷層,遲遲無法建立認同這塊土地的文化主體性。某些國民黨當年的文化打手,如今卻能夠以保存台灣文化欺騙民眾,可見國民黨「文化為政治服務」的工作多麼透徹。這種扭曲的文化現象,對於國民黨的統治無疑是有利的,也正因為如此,現在失去政權的國民黨看到當年的「文化訓政」遭到修正,自然而然就產生了雙重的失落感,甚而擔心這種凸顯台灣文化主體的趨勢,會妨礙其推動所謂的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至今還以所謂的「去中國化」抨擊政府的文化政策,恰好反映了他們到現在依舊用政治眼光看待文化事務,不願意接受民主洗禮讓文化「去政治化」。故宮博物院是「博物院」,國民黨卻將之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故宮」,這不是中國正統心態作祟嗎?台語專家出任國語委員會主任、國史館加強研究台灣史、大專院校增設台灣文學系所,不是為了矯正過去只有中國史、中國文學、北京話的流弊嗎?國民黨對這些必要之舉通通反對,難道是至今還對台灣存有過客心態?

 以故宮博物院為例,其原始蒐藏固是來自北京的中國文物,但多年來經過私人捐獻、蒐購典藏,以及與其他國際博物館密切交流,早已跟五十年前作為心理慰藉的「故宮」不可同日而語了。故宮博物院的典藏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資產,在威權統治下封閉了半個世紀,如今舊瓶裝新酒,讓這批文物與台灣的文化活力水乳交融,同時讓他們對海內外的文化親近性大幅提高,無疑是對這批文物最高的尊崇。我們真想問,眼中只有「去中國化」的人,寧可把這批文物像過去那樣當作政治裝飾品嗎?

 台灣文化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一個政治工具,而是我們在這塊土地生活成長,所累積起來的精神與物質文明。外來政權統治期間,在虛構的正統文化宰制下,對我們自己實踐而建立的文化缺乏重視,經過民主改革解除魔咒之後,我們終於看清,外來政權所虛構的文化假象,不僅扭曲了我們的文化主體,也使他們自己弄假成真被蒙蔽了,至今還清醒不過來。

 對於那些把台灣文化貶抑為空洞、低俗,對中國文化本位推崇得無以復加的人,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睜開眼睛、敞開胸懷,不要把數千年的封建糟粕當成寶,卻對當下的民主文明不屑一顧。四百年來,台灣同時受到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的激盪,吸收來自大陸的儒道文化與來自歐美的人權自由,以及在政治、經濟上不畏挑戰地創造突破,已經形成獨樹一格的台灣文化,成為世界民主文明的一部分。出生於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作品只能在台灣出版不能在中國發行,便是最好的寫照。

 台灣文化成就在時間上不如中國久遠,但在現代價值意義上絲毫不必妄自菲薄。近兩年多來,政府的若干文化政策,精確來說是「去政治化」,讓文化回歸生活、回歸土地。所謂「去中國化」的帽子,其實只是抗拒「去政治化」,拒絕走出「文化為政治服務」的陰影。當然,我們還是要提醒,台灣文化的特色是多元開放、兼容並蓄,面對民主化、全球化的潮流,更要以開放的心靈迎向未來,發揮台灣文化的優越性,否則,矯枉過正非但無法「去政治化」,反而會坐實「去中國化」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