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5-4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115 自由時報 敗在媒體、選制

綠營敗選的理由很多,包括喪失理想、執政不力、忽略教育改革力量、缺乏公義的福利政策。追討黨產是轉型正義,是平日工作,不只是選舉議題等。然而首當其衝的兩個原因,無非是選舉制度與媒體政策,這兩件事阿扁總統與執政黨背負最高責任,也已自食其果,只是苦了恨鐵不成鋼的支持者。

國會減半與單一選區兩票制,人時地未成熟也無配套,不該前主席說了算,不該以大黨自居而未審慎評估;至於毫無媒體政策更是最大敗因。八年當政,阿扁總統一方面受制於四不像的憲政體制與朝小野大的國會,一方面又感染中國人的偽君子作風,以「寧要媒體不要政府」,換得新聞自由國家之浪名。主政期間,提出「黨政軍退出媒體」,結果是人不退我退,退出後空間被趁虛而入,造成親中媒體日漸猖狂。

擁有社會現象解釋權的媒體,長期以來至少以四大方法攻擊本土政權,包括隱藏政績與佳評、擴大解釋負面事件、勇於無中生有,以及移植犯錯事實於對手。以絕對優勢存在的親中媒體,總在第一時間主導大小事件的詮釋,透過平面與電子媒體交相應用,成功營造另類二二八─人格謀殺與國格謀殺。

本土政黨得票率約四成,這是台灣(非民進黨)的基本盤。基本盤沒有明顯流失,卻換不到四分之一席次,加上未選先輸的十一席(花東金馬澎與原住民六席),可以驗證是制度殺人絕對是主因。若以四成選票換二十七席比上六成選票換八十六席,綠營的票值只有○.六七五,藍營的票值達一.四三,我們的票值不到對手一半,非常不合理。

許多評論指出我們將回到二十年前。當年,政治獨裁而反共,今日,國家自由而傾中。當年,不到三成選民承認自己是台灣人,今日,七成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投票率創新低原因之一是許多台灣人不相信投票可以改變命運,但對方陣營卻明白投票才能夠保衛既有利益。

我們的機會是,如果三月大選能出現前兩回高達八成的投票率,應當還有近四百萬的選民是我們爭取的對象。這期間,執政黨與行政團隊的表現,參選人兼黨主席謝長廷的競選策略,支持者與本土社團的角色扮演,便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關鍵。

(作者陳昭姿 為台灣北社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