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7大紀元時報 台灣新政府如何解決台商困境
上一頁 向上

2008.03.27大紀元時報 

案例介紹

受到最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升的影響,以出口為主的大陸台商面臨匯差的損失,繼2007年底與2008年初大量關廠潮之後,體質較弱的台商在2008下半年極可能爆發另一波關廠潮。廣州台協前會長吳振昌表示,他擔心這波倒閉潮將會很嚴重。

2008年初大陸新年長假過後,廣東即發生兩家開設十多年的台資廠商無預警倒閉,數百工人上街抗議工廠拖欠近2個月工資以及多年的社保金。抗議工人將一座大橋堵死,使得往來交通全部中斷。中共當局對待示威勞工的方式是出動100多名手持防暴盾牌的警察到場鎮壓,半小時後4輛大巴載滿示威者帶走。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廣州台協前會長吳振昌指出,近來廣東台資廠一連串的倒閉是這3、4年來累積爆發的,從全面缺電、缺工,到退稅問題、保證金繳納、物料上漲、土地租金上漲,再到新勞動合同法等都是原因。現在傳統產業台商都在評估繼續經營下去的可能性,他聽說至少十家以上台資企業已做好關廠的準備,且最近就會陸續浮現。

其實企業夜逃的問題不只是大陸台商。韓國工商協會在2008年2月對大約350家公司企業進行調查,其中在中國投資的企業中,將近3成的企業打算或正在準備從中國撤出,理由是工資遽升以及經營環境迅速惡化等原因,致使韓商必須放棄生產設備、不經清算程序「趁夜而逃」。

根據韓國進出口銀行的一份綜合調查顯示,從2000年到2007年,僅山東省青島地區的韓國企業8,344家公司中,不履行清算手續,突然從中國撤離的夜逃企業高達206家。乘夜逃跑現象從03年時候開始突出,到07年規模逐漸擴大(夜逃的數字不包含正常關廠的數字)。

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新政府上路之後若依據馬蕭競選時宣示的兩岸政策:贊成三通、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並擬與大陸簽定綜合的經濟合作協定,內容包括投資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等等主張,能否解決台商在大陸面臨的種種問題──包括工廠土地被強徵、資產被侵占、行政權不受節制、司法不公、法令遽變以及勞資糾紛?

案例分析
中國投資環境惡化  台灣政府無法插手

依據海基會統計的台商人身安全與投資糾紛案件數,中國投資環境不僅沒有改善而且呈現惡化攀升的趨勢(附表參照,製表者:《新紀元周刊》)。而且海基會統計的案件只是回台投訴的案件,這只是台商被侵害案件的冰山一角。按照2007年4月中共國台辦公布的台商投訴案件,近5年來即高達10,966件!


「投資保障協定」效果存疑

由於台商在中國投資受到侵害的案例層出不窮,而且得到解決與滿足賠償的案例罕見,對此馬蕭的競選政策中有一項與中國簽訂「投資保障協定」的政見。但是要保障台商投資,一紙「投資保障協定」能夠發揮多大的效力?

對此童文薰律師表示:「中共現在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可是台商從1993年起開始大量赴中國投資,15年來台商在中國發生糾紛的案件年年攀升!我認為即使再來一個什麼投資保障協定,也無法保障台商的投資。」

「台商投資保障的關鍵在中國的司法與行政不公。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台商投資自然有保障。而且不只台商有保障,全部中國人的權益都得到保障。但中共都保障不了中國人的權益,又怎麼保障得了台商的投資?」

「不過我贊成台灣與中國簽訂這一類的協定。」童文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投資協定的問題。「萬分之一的機會,中共能夠兌現承諾,那很好,台商與中國人民可以一起受惠;更大的可能是中共無法兌現空洞的承諾,那麼台商就不必再吵投藍或投綠,不必吵誰才能保護台商,台商應該認清一旦在中國投資,就得面對中共的司法與行政問題。即使是美國政府也保護不了在中國投資的美商,更何況台灣政府!」

童文薰舉出葛特曼《失去新中國》一書裡揭露美商投資大陸血本無歸的悲慘遭遇,還有向「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投訴的200多件台商受害案件。根據高為邦博士的調查,這些案件沒有一件得到解決。

「台灣可以努力推動簽訂投資保障協定。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投資保障協定之後,我相信只會讓核心問題──中共扭曲了行政與司法的問題更加突顯。台商自然會思索什麼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是否要繼續在中國投資。」

開放投資上限 影響有限

馬蕭兩岸經貿政策擬放寬對於大陸投資上限,放寬對大陸投資產業別限制,同時推動台商返台上市、放寬陸資來台等等。

關於開放投資上限與產業別限制這項政策,一位外商創投經理人表示:「宣示性大於實質面。因為國際資金的流動早已經超越政治的疆界,而且也很難查清楚資金的『國籍』。對於台商而言,在政策嚴禁的時候都能夠以第三國的名義赴陸投資,現在才談開不開放,對於中小企業為主的台商影響不大。」

「開放直航對台商的實益較大。這大概是台灣新政府能夠造福台商的最顯著政策。」

期待新政府改善台灣投資條件

台商從1993年起開始大量赴中國投資,這和台灣的勞工政策息息相關。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先生在選前接受中廣訪問時指出,現在更是吸引台商回流的最好時機,大陸廉價勞工時代已經過去,政府只要營造好的環境,台商自然會回來,也可以帶動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

蕭萬長進而主張,要讓台商回流,除了外勞政策更有彈性,在研發上提供租稅優惠之外,更要直航,讓台商在大陸的半成品或成品能夠回台做更前端的加工,台灣和大陸自然做成分工,在台灣的投資自然增加。

對於蕭萬長吸引台商回流的計畫,一家堅持留在台灣的五金零件工廠負責人陳先生表示:「現在企業的競爭是國際性的,我們要和全世界的同業競爭。那麼政府就不要管制太多,應該讓我們擁有和那些到越南、中國投資廠商一樣的勞工條件。我舉雙手贊成台灣政府重新調整外勞政策!」

陳先生認為台商去大陸投資,所有的問題操之於中共這個政權,台灣政府能夠做的很有限。但改善台灣的投資條件卻是操之在我的。

「當然,本勞的工作權要受到保障。但這就是就業安定基金的作用不是嗎?」陳先生不認為讓外勞的引進回歸市場機制會造成台灣本地勞工失業。

「相反的,台商回流了,不但要在台灣繳稅,更重要的是如果台商不回來這些工作機會都不屬於台灣人,只要回來一家台商,即使讓他雇用80%的外勞,還是增加了20%的本勞就業機會!這還不包括這些勞工百分之百在台灣消費所帶來的邊際效益!連計程車與路邊攤都能受益不是嗎?」

「從台商開始大量外移之後,我們這些留在台灣的廠商付出比外移競爭對手更高的成本,在這場不公平的競爭裡堅持了十幾年。請新政府趕快做出立竿見影的措施,這樣不只產業不會繼續外移,而且不僅台商會回流,外商也會大量重回台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