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4自由時報   台灣國民會議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724自由時報   

在阿扁總統執政後期,台教會若干幹部就深感中華民國體制如何成為台灣人民從內到外的枷鎖,它的不良影響除了轉型正義無法實現,甚至大部分的國家機器仍然「依法」被舊勢力控制,所以已經預見了二○○八年的失敗,而開始籌備體制外的「台灣國民會議」。

回顧解嚴後的政治發展,民進黨摸索走上選舉總路線,是與李登輝領導國民黨的台灣化互相激盪,而形成的,不能說不對,何況二○○○年還果真取得政權!問題是台灣國際地位的困境,與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荒謬性都已經積重難返,民進黨無力改變只好順應;包括兩岸關係也是如此,今天馬政府的包機直航、人民幣兌換、取消四十%投資上限、開放觀光、開放八吋乃至十二吋晶圓登陸,在民進黨執政時期不是已經躍躍欲試?怎樣的開放是必要的、安全的,怎樣的開放是危險的、趨統的,民進黨的領導人如果沒辦法向民眾說明清楚,如何能動員足夠的群眾向馬政府作有力的反抗?

此外,阿扁執政時代渴求的「新憲法」,若依照二○○五年通過的增修條文規定,修憲必須立委四分之三出席、四分之三的通過,加上選舉人總數過半以上的複決贊成,真是中華民國永久化的設計!由此可見修憲比制憲還難。台教會在一九九一年創會之初即發動過制憲聯盟,根據國民主權原理不受中華民國憲法的框限,如今歷經民進黨執政又在野、國民黨下台又上台,所出現的危機表面上是錯誤政策所造成,實際上應該是國家體制的危機,「台灣國民會議」提醒大家要有所準備,建立新國家、新體制的機會如果到來,不可以多頭馬車,以免錯失機會。
(作者陳儀深 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