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1自由時報   從中國毒奶到中國毒藥:肝素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1001自由時報   


其實,藥品被污染的嚴重性,比三聚氰胺事件,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一月九日,美國聯邦政府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接獲疾病管制局通報,洗腎病人發生過敏性反應病例數異常增多,歷經七日調查後,發現美國Baxter藥廠的注射藥肝素(heparin,一種抗血凝藥)有問題,立即回收九個批次的產品,二月二十八日,全面回收。美國聯邦政府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無法立即驗出有害成份,歷經數個月的研究,才自行發明分析方法,使用昂貴特殊儀器,才發現禍源是自中國輸入的肝素原料藥中,含有從來沒有被發現的過度硫酸鹽化的軟骨素 (oversulfated chondroitin sulfate)。自二○○七年一月一日至今年四月十三日止,總共死亡八十一人,受害國家有中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法國、德國、荷蘭和義大利等總共十二國,但是中國政府自己沒有發覺。

藥品製劑成份比食品多而且複雜,因而國際協調組織會議(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Conference)制訂管理辦法,新藥必須歷經動物毒理試驗和人體臨床試驗,證明藥品有效成份和全部製劑混雜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上市銷售。因此,藥廠平均要歷經八年的研究和投資八億美元,才能研發出一個新藥,所以售價昂貴。

我國健保局為減少虧損,一再壓低藥品價格到不能被廠商接受的程度,許多進口的重要藥品,原研發廠商以停止生產為理由,不供應台灣使用,現在國人所使用的藥品,絕大部分是仿造的廉價藥品,其製藥原料大部分自中國和印度輸入,少數自東歐國家進口,有品質的疑慮。

我國藥政處和食物藥品檢驗局的人員編制、經費和設備,加上此次處理毒奶的表現,可以斷言不可能善盡管理的責任。有鑑於中國製造的肝素被污染事件,我國民眾因為使用問題藥品受害的程度,必須進行檢討和調查。監察院不只要調查毒奶事件,更要調查進口仿造原料藥的管理和檢驗。

筆者建議行政院和立法院,應迅速將衛生署升格為衛生部,擴編食物藥品檢驗局為食物藥品管理署,將全國有關藥品和食物的檢驗與管理集中納入為職掌;同時改革全民健保,讓病人有選擇使用原廠藥的機會。

(作者謝炎堯 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