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3大紀元時報  讓西方人失敗的中國「嬪妃經濟」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1113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綜合報導】近日,歐洲媒體引用德國建築材料公司歐倍德創始人曾在中國市場投資失敗的經歷,道出中國經濟是一種嬪妃經濟,西方企業若無強硬的靠山,一般商場上的傳統正規經營方式無法在中國立足,過於天真使西方人士在中國生意失敗。

11月9日,據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認為,在中國做生意,只能與中國人一起掙錢,而不能針對中國人去掙錢。許多西方人士在中國生意失敗,是因為他們過於輕信,因為中國的經濟是一種嬪妃經濟,西方企業必須要有強硬的靠山,就像嬪妃要得寵於皇帝一樣。

《失去新中國:美國人在中國經商、渴望和背叛的故事》的作者伊桑.葛特曼曾以大量的人物事實揭露了中國經濟內部實情中鮮為人知的官商內幕。

書中描述,北京是一個受到嚴厲控制國度中相對開放的城市。進入到這個特殊的新商業圈子裡,葛特曼滿腦子都被灌輸了諸如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盈利和擴增的無限生機的信息。

2000年6月,德國建築材料公司歐倍德在上海西北角開了第一家中國分店。公司創始人曼弗列德•矛斯當時充滿信心,他說:「經過40年共產主義後,中國人在現在可以自己購買產業,這是我們的機遇。」

但這個項目最後悲慘地失敗了,因為千百萬中國人只看不買。此外,歐倍德受到中國上級機構的種種刁難和限制,但卻沒有人能有效地制止這些上級機構的作為。歐倍德最後只能撤出中國。

葛特曼在書中披露,如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代表向他吹牛說他們是怎樣例行公事般地向中國官員行賄以打開市場;亞洲全球交易公司(Asia Global Crossing)的經理銷毀公司的支出紀錄以掩蓋公司的虧損;公共關係顧問用公款向公司代表提供五星級酒店以及妖魅的蒙古妓女服務等。

葛特曼說,在中國,商業活動的結果令人難以預料。在他所在的北京商業圈子裡,成功與否不僅僅是按市場的占有率來衡量,而且還按為中國軍隊建築高科技研究中心貢獻多少和在華盛頓為中國遊說的能力來衡量。

葛特曼以其親身經歷的現場資料,揭示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企業的大規模投資,是怎樣幫助中國實現繁榮,同時也促成了當今遍及中國各個高等院校的民族主義狂熱、網路高科技公司泡沫、以及多如牛毛的商業中心。

葛特曼表示,改革開放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資本大量湧入中國。20多年的實踐證明,外資與貿易非但沒有給新世紀的中國帶來自由,相反地,西方的資本和高科技正在幫助中國營造一個更有利於獨裁統治的嚴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