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3自由時報   那倉皇離台的背影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1123自由時報   


從《海角七號》到《一八九五》,有奇異的呼應和巧合。

台灣與日本以歷史上少見的平和姿態結束殖民時代,台灣人和日本人之間愛恨交織的複雜情緒,促使魏德聖導演「回到歷史的原點」,也就是在台日人終戰引揚的失落時刻,歸國卻不知是否歸鄉的日本教師唸著給女學生的七封遺憾情書貫串全片,一個舊時代的能量包裹牽引著組成地方樂團的在地力量。

一九四五年日本時代結束的歷史,在《一八九五》回到了更早的原點。日本接收台灣的過程,從中國清廷官員在台北成立的「台灣民主國」迅速崩墜的樂觀,到南進過程中遭到當地民眾的頑強抵抗,征台親王隨侍軍醫唸著記錄跌宕心情的隨軍日記貫串全片,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抒發牽引著敢人所不敢的在地力量。

《一八九五》偏強於歷史重現的形式。同樣的悠長與深情,《海角七號》很熱鬧、很搞笑,《一八九五》很沉靜、很正經,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閩客之間族群情調的差異,只看到對同一塊土地的眷戀與思憶。

從台片脈絡來看,《一八九五》或可視為對《海角七號》的有力延伸與反饋,例如海角客家角色馬拉桑沒講半句客家話,不無遺憾,來到《一八九五》則一口氣讓客語從頭到尾講到爽。其中一幕閩南賊窟成員潛入客家莊偷東西吃被發現後,以客語自稱是「兔肥」(土匪),讓客家人大感驚奇(小賊以為他們聽不懂他講的客家話),點出閩客文化性格差異,是片中少數的詼諧場景之一。

吳湯興忘不了父親丟下家庭回返唐山頭也不回的絕情身影,經此意識啟蒙,他成為日本親王相對於倉皇離台的中國清廷官兵所指稱的「真正的本島人民」,其堅定的在地意識和保鄉衛土決心,應該是本片對當下政局最大的啟示了。

(作者高志仁 為雜誌撰稿,http://kotsijin.hi-on.com/roller/kotsi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