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自由時報   你的小生意與ECFA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130自由時報  

ECFA簽署之後,限期內必須對中國開放絕對多數的服務業。服務業的產值超過台灣總產值的七成,就業人數佔總勞動人口的六成。服務業之中,商業,包括零售、批發、餐飲、住宿,約佔台灣總產值的二成,就業人數約佔二成五,總就業人口約為二百五十萬人,是台灣就業人口最大的產業。

馬政府要比照給予其他WTO會員國的待遇,開放零售、批發、餐飲給中國投資;ECFA簽訂以後,中國商人可以來台經營零售、批發、餐飲業務。在台灣都市、鄉下、大街、小巷所看到的大部分商店,中國人都可以來開店競爭。問題是,台、中語言類似,中國人口眾多,欲往台灣淘金者眾,而且中國企業與個體戶的法律與道德觀念低落,擅用法外方法競爭,又有宣稱台灣為其領土的鴨霸獨裁母國為其奧援,台灣零售店面將面臨生存不易,甚至遭鯨吞、蠶食的命運。

比照其他會員國的待遇,自然包括給予中國零售商管理階層的居留簽證。現行承諾是初簽三年,之後每年一簽,可以無限期延長。這就衍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中國企業或個體戶在台灣開了一家店面,總可派個店長過來。一家小店戶,店長加員工也不過三、四人。因此,假如一家中資店面替代了一家本土店面,台灣就多了一個失業人口。以台灣小店戶之多,一旦准許中資經營零售、餐飲,失業率必然急遽向上躍升。中國企業常用經理、顧問、專家名義違法僱用大批中國員工到外國工作。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工程承包案,違法大量僱用中國工人,就是如此。這種情形,台灣政府與行政體系擋得了嗎?

第二、由於「一個中國」的糾纏不清,商業簽證居留一久,很難不轉為台灣的身分證。這又衍生出外來人口取代本土人口的政治與社會問題,甚至產生類似新疆烏魯木齊的維、漢族群衝突的社會問題。

各式各樣的零售與餐飲業、小到如早餐店,是台灣平民百姓賴以維持生計的最重要就業管道。馬政府不告訴人民ECFA對這條就業管道的負面影響,也不讓台灣人民舉行ECFA公投,讓ECFA有討論的空間。台灣人自救之道之一,就是在選舉的時候,不要投票給馬英九支持的候選人,以免馬英九以為ECFA獲得支持,繼續蠻幹下去。


(作者林健次 為留美經濟學博士、台灣教授協會社經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