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1自由時報   馬英九還沒學乖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211自由時報   

十二月五日的縣市長選舉雖然為地方百里侯之爭,然而由於中央執政績效不佳,因此不少人認為縣市長選舉也是對馬政府信任與否的投票。選舉結果雖然國民黨保住了十二席,但是總統勤跑十一次的宜蘭縣現任縣長呂國華卻以兩萬多票敗北。若非中央政績不佳,國民黨理應輕鬆獲勝。

在此次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有七位縣市長競選連任。根據過去經驗,國民黨縣市長競選連任由於有執政的優勢、加上該黨一向地方實力堅強,因此都能輕鬆連任。剩下七個藍軍原先執政的縣市有兩個離島(金門縣與連江縣)和花東,這四個地區傳統上是民進黨最弱的地區。所以真正開放地區就剩下新竹市、新竹縣、桃園縣。而桃園縣與新竹縣市的民進黨候選人都是臨時被徵召的。在桃園縣四年前朱立倫狂贏民進黨的鄭寶清十八萬票,原先以為十月才被民進黨徵召的鄭文燦以小蝦米對抗桃園政治世家的代表吳志揚,應輸得更慘。沒想到吳志揚只贏五萬票,讓吳家顏面無光。一向為馬總統所重用的嘉義市黃敏惠市長,竟然僅以八千多票險勝沒有任何選舉經驗的涂醒哲。國民黨認為穩贏的澎湖縣卻出現兩黨一路拉鋸,最後國民黨的王乾發以不到六百票險勝。更令大家跌破眼鏡的是在台東縣,四年前僅得三十八.二三%選票的劉櫂豪,此次代表民進黨的選票卻增為四十七.四一%,雖敗猶榮。反之,在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國民黨不僅沒有扳回一城,反而差距更大。

儘管馬總統南北不斷的奔波、支票不斷的開,得到這樣的結果對國民黨絕對是一種警訊。雖然國民黨在花蓮、新竹與金門等選區,嚴重分裂,但這絕對不是國民黨得票率下降之主要原因。角色錯亂、領導無方、閉門造車、黑箱作業、缺乏透明、決策同質、漠視民意、螺絲鬆弛是馬政府最大的問題。

照理說,面對各種不同的反對聲浪以及選舉結果所傳達之訊息,總統宜虛心檢討,並仔細傾聽來自人民的聲音。沒想到總統的做法是任命金溥聰為國民黨秘書長,來強化其對黨的控制。儘管金溥聰善於謀略強於文宣,但是沒有實質的政績,文宣只能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時,金的上台讓人質疑馬政府是否會以改革之名,以達權力集中之效。從此馬總統的決策圈不僅更小,且更為同質性,又如何瞭解基層民眾的想法?

(作者黃秀端 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