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9自由時報   中資入侵 恐掐我「金」脈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219自由時報  

〔記者王孟倫、高嘉和/台北報導〕過去三次江陳會,曾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發表「陸資來台共識聲明」,檢視實際狀況不難發現,非但未如馬政府聲稱兩者有助台灣經濟,反而帶來不少副作用。

學者直言,金融合作協議不僅一再淪為馬政府炒股議題與工具,且未來陸銀來台可透過我國聯徵中心,取得個資;中國也將「以大吃小」,操控我國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之命脈。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指出,兩岸金融業規模懸殊,光是中國的中國銀行總資產,都比台灣所有銀行加起來還大,可以預見,陸銀來台設點後,勢必搶光我國銀行原有的業務,本國銀行有能力與其競爭嗎?

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也說,中國「以大吃小」的心態非常明顯,「如果馬政府還不踩煞車,未來台灣經濟命脈,會被中國狠狠掐住。」

再者,前國策顧問黃天麟指出,等到陸銀正式設分行後,即可以透過我國聯徵中心輕易取得企業與個人資料,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國安。

至於「陸資來台共識聲明」,馬政府今年中開放中資來台,截至十一月底,經投審會核准中資投資案僅廿二件、金額不到三千七百萬美元;但檯面下,中資早透過在香港等地設立公司的迂迴方式、或藉由第三地私募基金模式進入台灣。這些中資來台,經濟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

在經濟部尚未公布中資來台政策前,今年四月底,遠傳就宣布與中國移動簽署合作協議,中國移動將認購遠傳十二%私募股,掀起中資「移動」台灣的爭議。

用戶數逾四.七億戶的中國移動,砸四十億港元入股僅六百多萬戶的遠傳,要的只是台灣市場商機嗎?就算中國移動未來只拿一席董事,但有機會調閱相關資料,進而掌握我國政府要員、情治人員、將領個資與通聯紀錄。

頂新集團打著鮭魚返鄉口號,積極拿下台灣地標台北一○一僅次於官股的股份、董事席次,也被質疑背後是否有其他「指導」力量。

此外,被質疑與中資扯不清的香港中策集團,去年還虧損四.五二億港元,股價曾跌到○.○七五港元、市值只剩八.六二億港元,竟有本事找到一批金主,發行高達七十八億港元的可轉換票據及融資貸款,拿下南山人壽經營權,也讓外界會拿放大鏡看這筆交易。

上述案例是可以曝光,接受公評的,事實上,有更多的中國資金早已取道香港、開曼群島與維京群島的紙上公司或基金,迂迴潛入台灣,其背後目的恐怕更令人不敢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