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
[ 首頁 ] [ 向上 ] [ 台灣一級棒 ] [ 台灣人的春天何處尋 ] [ 望聞問切看台灣 ] [ 身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 ]

 

身 為 台 灣 人,應 知 台 灣 事
  
西元 事 件
1544 世界歷史首次出現「台灣」之記錄,葡萄牙水手於航行中發現台灣,驚喜之餘讚為「福爾摩沙」(FORMOSA),意即「美麗」之島!
1554 台灣首次出現於世界地圖,葡萄牙人歐豪將台灣納入其所繪製的世界輿圖。
1620 「台灣」一詞首次出現於明朝官方文書中。
1622 明天啟二年 顏思齊與鄭芝龍率領三千兵眾自日本渡海來台,築寨、 練兵、墾荒、撫番等,顏思齊被稱為「開台先賢」。
1624 荷蘭人退出澎湖,轉進台灣,於今台南安平建立「奧倫治」城(後改名為熱蘭遮城),開始荷蘭人在台灣為期38年的殖民統治。
1626 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雞籠(今基隆),不久於滬尾(今淡水)建多 明哥城(今紅毛城),開始其在北台灣16年的殖民統治。
1652 在荷蘭統治下,稅捐繁多民不聊生,終於爆發了漢人反抗荷蘭人統治 的郭懷一事件。
1661 明永曆十五年 鄭成功以何斌及澎湖游擊洪暄為前導,直攻台灣鹿耳門。荷蘭人投降後,鄭成功於台灣立「東都」,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
1662 明永曆十六年
鄭成功歿,其子鄭經繼位,改「東都」為「東寧」,建設台灣成一個獨立自主的東寧王國。
何積善等泉州人開墾鹽水港地(今台南縣內)。
1673 明永曆廿七年 沈光明避居目加溜灣社(今台南縣善化鎮),設立私塾,教育平埔族之西拉雅族人。
1683 清康熙廿二年 施琅率兵攻打澎湖,台灣納入清廷版圖。
1684 清康熙廿三年 清廷頒佈禁止渡台令,下詔台灣隸屬福建省,下設一府三縣(台灣府及台灣、諸羅、鳳山三縣)。
施琅奏請清廷加封媽祖為天后,以感念媽祖對其攻略澎湖之護佑,澎湖媽祖宮於是正名為天后宮,為全台第一座媽祖廟。同年,並於台灣府建天后宮(今台南大天后宮)。
1685 清康熙廿四年 ★沈光文創東吟社,為台灣詩社之肇始。★林謙光完成《台灣紀略》。
1688 清康熙廿七年 ★沈光文逝世,享年七十七歲。★王喜著《台灣志稿》。
1697 清康熙三十六年 杭州人郁永河至台灣西部探險,足跡遍布各原住民聚落,並於第二年完成《裨海紀遊》,成為後人研究台灣平埔族及原住民的重要史料之一。
1709 清康熙四十八年 「陳賴章」墾號申得官方的墾照,獲准在台北平原拓墾,這是漢人大規模拓墾台北的開始,對台北的開發具有相當的影響。
1719 清康熙五十八年 半線施世榜築八堡圳(今彰化縣內),此圳為清領時期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設。
1720 清康熙五十九年 巡道梁文宣於今台南建海東書院,為全台規模最宏偉的書院。
台灣府學貢生文達編撰《鳳山縣志》及《台陳灣府志》。
1721 清康熙六十年 「鴨母王」朱一貴於羅漢門(今高雄縣內門鄉)反清起事,規模之大震動全台,最後終於失敗被捕處死。
由朱一貴事件醞釀出台灣南部閩客械鬥,規模龐大,為台灣史上首次閩客械鬥事件。
1731 清雍正九年 中部平埔族爆發一場抗官動亂,大甲西社等八社圍攻彰化縣治,掀起了清代平埔族最大規模的抗官事件。
1732 清雍正十年,張達京與岸裡社番訂立墾約,並邀同漢人組成六館業戶鑿圳灌溉(今葫蘆墩圳),為台中盆地之開發奠定了基礎。
1747 清乾隆十二年 艋舺(今萬華)泉州人創建龍山寺,成為泉州人的宗教信仰中心。
1757 清乾隆廿二年 諸羅人王克捷中進士,為史上首位登第的台灣人。
1771 清乾隆三十六年 匈牙利人莫利斯.貝尼奧斯基抵台灣東北海岸。返歐,將其旅台見聞遊記介紹給西方人,並於倫敦出版。
1776 清乾隆四十一年 清廷為平衡台灣兩性人口,再度准許台灣文武官員攜眷來台,不論年歲若干,有無子嗣。
1784 清乾隆四十九年 鹿仔港(今鹿港)正式開港,與福建莆田蚶江對渡,一時官商雲集,成為中部最大的港口。
1786 清乾隆五十一年 彰化大里杙人林爽文,以天地會名義率眾起事,全省響應,歷時一年四個月,清廷調動四省之兵力才平定,最後林爽文被捕送京處死。
1796 清嘉慶元年 吳沙率領一千餘名漢人進入蘭陽平原開墾,為宜蘭的開發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1805 清嘉慶十年 蔡牽於滬尾自立為王,以「光明」為國號,並攻擊竹墊、鳳山、東港。
1823 清道光三年 中部道卡斯、貓霧揀等五族因漢人入墾,恣意霸佔其生存空間,遷移至埔里盆地,這是台灣史上平埔族四大遷徙之一。
1824 清道光四年 鹿港官紳合建文開書院,成為鹿港文教發祥地。
1838 清道光十八年 鳳山知縣曹瑾完成曹公圳,引水灌溉,並於道光二十一年完成擴建工程,稱曹公新圳。
1850 清道光卅年 麻豆郭家移植文旦種植,為麻豆文旦之始。
台灣兵備道徐宗幹訂「全民紳民公約」六條,以禁絕英國鴉片的輸入。
1859 清咸豐九年 大稻埕同安人建霞海城隍廟,該廟於是成為同安人團結合作的代表。
1862 清同治元年 彰化四張犁(今台中北屯四張犁)人戴潮春,率八卦會會黨群眾舉兵抗清,攻陷台灣中部,歷時四年才被清兵平息。
1863 清同治初年 西螺、二崙、崙背等地發生廖、李、鍾三姓大械鬥,歷經三年才告平息,此乃清代最大規模的分姓械鬥。
1865 清同治四年 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英籍)來台傳教,並於第二年於旗后創設台灣第一間西醫院。
1872 清同治十一年 長老教會牧師馬偕抵淡水,藉醫療工作展開傳教。從 此馬偕與甘為霖牧師分據北、南兩地傳道,基督教長老會於無形中形成南北教派對立的局面。
1874 清同治十三年 日本藉口54名琉球人漂流至恆春半島,上岸後被原住民殺害,出兵攻打南台灣,爆發了牡丹社事件。事件後清廷才體認到台灣在國防上之重要性,於是派沈葆楨經營台灣,建「億載金城」。
1875 清光緒元年 清廷解除內地人民渡台禁令,於廈門、汕頭及香港各地設招墾局。
清廷增設台北府及淡水、宜蘭、新竹等縣。
1884 清光緒十年 清廷因越南主權問題對法國宣戰,法軍攻打基隆、淡水 ,佔領澎湖,史稱「中法戰爭」。中法戰後清廷愈感台灣戰略地位之重要,加速了台灣的正式建省。
1885 清光緒十一年 台灣正式建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劉銘傳大力推動現代化建設,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一省。
1890 清光緒十六年 ★磺溪書院於大肚建立。★台北電報總局設電報學堂,廣招人才。
1893 清光緒十九年 明道、崇基書院,分別於台北、基隆興建。
台北到新竹的鐵路完工,全部工程歷時二年餘,並於第二年開始通車。
1895 清光緒廿一年 後山西拉雅族人不滿清吏欺壓,再度謀反,燒毀玉里觀音山教堂,為著名之「觀音山事件」。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是謂「乙未割台」。
台灣民主國成立,以黃虎旗為幟,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
台灣納入日本版圖,成立台灣總督府,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
1899 明治卅二年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所正規醫學校,為台大醫學院之前身。
日本領台初期,民間游擊抗日行動不斷,其中以北部簡大獅、中部柯鐵虎、南部林少貓較具影響力,稱為「抗日三猛」。
1900 明治卅三年 黃玉階醫師於大稻埕創立「天足會」,倡導「天然足」運動,為近代婦女運動之先聲。
1901 明治卅四年 台灣第一所現代圖書館一「私立台灣文庫」於淡水落成,在保存台灣珍貴史料上,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長老教會牧師馬偕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1905 明治卅八年 台灣實施第一次戶口普查,平埔族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五三,高山原住民則為百分之一點二。
1907 明治四0年 十一月,蔡清琳鳩集北埔一帶原住民與民眾,襲擊日本官員與居民,殺死57人,最後被日軍敉平,是為「北埔事件」。
1908 明治四十一年 為慶祝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於台中公園興建湖心亭,並於此舉行通車大典,同時於嘉義建立北回歸線塔標。
1915 大正四年,第一所招收臺灣人子弟的中學「台灣公立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創立。
台北新公園內的台灣省立博物館竣工,該館原為總督府附屬紀念博物館,建館資金籌措大部分來自台灣人民的捐款。
余清芳等人於台南西來庵,藉佛祖聖地宣傳抗日思想,並籌畫抗日行動,不幸事蹟敗露,部眾被捕千餘人。日軍趁機濫殺無辜,屠殺當地居民,史稱「瞧吧年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
1918 大正七年 台中櫟社社員蔡惠如、林幼春等人倡立「台灣文社」,以挽救日漸式微的漢學文化。
1919 大正八年 總督府公佈「台灣教育令」,准許台灣人與日本人就讀同等學校。
日本治台行政中心「台灣總督府」落成(今之總統府),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
1920 大正九年 連橫完成《台灣通史》之著作,全書三冊,分二年出版,為後世研究台灣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1921 大正十年 一月卅日,林獻堂等一群台灣社會菁英抵達日本東京,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設置台灣議會之請願,從此展開長達十四年之「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十月二十一日,全台人士,假台北市靜修女子學校舉行「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典禮。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之宗旨在提升台灣文化,同時宣揚民族主義。
1923 大正十二年 十二月十六日,日本當局對議會設置請願活躍份子進行全島性的大逮捕,一時風聲鶴唳,此即所謂「治警事件」。
1924 大正十三年 宜蘭線鐵路通車,沿線地區為台灣煤礦礦藏豐富地帶,意義非凡。
1925 大正十四年 二林等四庄之蔗農為自身之權益向製糖會社提出要求,因而與日警發生衝突,最後集體遭到逮捕、判刑,此即「二林事件」。
1927 昭和二年 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於台北樺山小學開幕,台展遂成為日後台灣美術發展的主導。
台灣文化協會左右派分裂,台灣民眾黨成立,為台灣史上第一個反對黨。
1928 昭和三年 台北帝國大學設立,即今台灣大學之前身。
1930 昭和五年 興工歷時十年之嘉南大圳完工。
泰雅族霧社抗日事件爆發,族人死傷過半;至翌年第二次霧社事件終了,起事六社族人只剩二百餘,日人更強迫這些族人遷移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
《台灣民報》更名為《台灣新民報》,為台灣新文學作品的重要刊載園地。
1934 昭和九年 「台灣文藝聯誼」成立,為積極推展台灣新文學運動而發行《台灣文藝》。
六月三日,日月潭第一期水力發電廠竣工啟用。
1935 昭和十年 十一月廿二日,台灣歷史上首次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員選舉,投票率相當高,當年台灣人口達五百卅一萬五千多人。
1937 昭和十二年 日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全面禁止使用漢文,各報章雜誌之漢文欄,均奉命停刊。
台灣總督府內務局規劃大屯山、次高山(雪山、含太魯閣)、新高山(玉山、含阿里山)三個國家公園,為台灣國家公園規劃之始。目前之國家公園,除墾丁及雪霸外,大都依原有之規劃設計。
1943 昭和十八年 十一月二十五日,盟軍飛機空襲台灣上空,從此台灣人民飽受戰火的摧殘,過著「躲防空洞」的日子,直到日本投降為止。
1945 民國三十四年 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派陳儀在公會堂(今中山堂)接受日軍投降,此為台灣光復節之由來。該日《台灣新報》改名《台灣新生報》為光復後第一家公營報紙。
1946 民國三十五年 四月二日成立「台灣省推行國語委員會」積極推行國語運動。然因手段之偏差致使學生忘了母語,嚴重地違反教育宗旨。
四月十五日選舉省參議會議員,應選名額三十名,候選人竟高達1180人,投票選舉人(各縣市參議員)只有523名,競選之熱烈為人類選舉史上所罕見。
1947 民國三十六年 二月二十七日,因查緝私煙案引爆「二二八事件」,由於長年累月台灣人民對政府之政治壓迫及昏庸官員之不滿,加上戰後新移民歧視台灣人等種種因素,終於引發群起抗暴事件,事件發生後,國民政府依然故我,採大力鎮壓和恣意屠殺之手段,使許多無辜人士犧牲寶貴生命。
1949 民國卅八年 六月十五日,為抑制惡性通貨膨脹,台灣省政府實施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台幣四萬元折合新台幣一元。
十二月七日,國民政府遷都台北。台灣省實施戒嚴。實施三七五減租。金門古寧頭大捷。
1950 民國卅九年 總統蔣中正復行視事。愛國獎券開始發售。正式實施地方自治,並重新調整行政區域,縮小縣市所管轄的範圍。
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兩天後,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並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
1951 民國四十年 ★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提供台灣各種經濟援助,對台灣經濟發展有相當的影響。★立法院通過「三七五減租條例」。
1952 民國四十一年 ★聯合國會通過我國「控蘇案」。 ★中日簽訂合約。
1953 民國四十二年 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
1954 民國四十三年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
1956 民國四十五年 大專院校正式採聯合招生,舉辦第一次聯考。
1957 民國四十六年 五月廿四日,群眾聚集美國大使館前,抗議美國駐台軍事法庭無罪釋放槍殺華人劉自然的美軍上士雷諾,造成暴動。
1958 民國四十七年 八二三砲戰爆發。中共砲轟金門,兩小時內落彈四萬餘發,戰火持續44天雙方損失慘重。十月廿三日 中美發表聯合公報,美同意協防台澎金馬。
1959 民國四十八年 中橫公路宜蘭支線通車,中橫公路工程到此完成告一段落,後因八七水災而延至第二年通車。
台灣中南部連日暴風雨,導致河水暴漲,造成歷年來最嚴重的八七水災,損失慘重。
1960 (自由中國)雜誌社社長雷震等因籌組中國自由黨,以涉嫌叛亂罪名被判刑十年,反對黨之籌設因而胎死腹中。
1962 民國五十一年 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首屆金馬獎舉行。十月十日,台灣電視公司開播,台灣從此進入電視傳播的時代。
1963 民國五十二年 花蓮國際港開放。
1964 民國五十三年 具防洪、發電等多項功能的石門水庫竣工啟用。
1967 民國五十六年 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並擴大行政範圍。
1968 民國五十七年 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布農族紅葉少棒隊與日本少棒隊舉行比賽,以七比0之佳績大勝日本隊,為台灣少棒隊在國際友誼賽中的勝利,首開先例。
1969 民國五十八年 第一屆中央公職增補選舉行。金龍少棒隊勇奪世界少棒賽冠軍。
1971 民國六十年 1964年動工,橫跨澎湖白沙嶼和西嶼的跨海大橋完成通車,為遠東最長的公路大橋。
釣魚台事件發生,美國聲明將釣魚台列嶼交還日本。數千名學生發起保釣遊行,抗議美、日協議。
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決議案,中國代表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我國正式退出聯合國。
1972 民國六十一年 中、日斷交。南部橫貫公路通車。
1973 民國六十二年 政府大力推動「十大建設」。
1975 民國六十四年 蔣中正總統逝世,嚴家淦接任總統。
1977 民國六十六年 ★十一月十九日縣市長選舉日,中壢發生疑似選舉舞弊,引起群眾抗議暴動,此即「中壢事件」。 ★核一廠開始發電。
1978 民國六十七年 蔣經國當選第六任總統。南北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1979 民國六十八年 中美斷交,廢除共同防禦條約。
桃園中正國際機場落成。 高雄市改制直轄市。
(美麗島)雜誌創刊。十二月十日,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辦紀念世界人權日群眾大會,爆發警民衝突,為著名的「美麗島事件」,又稱「高雄事件」。
1980 民國六十九年 連接蘇澳和花蓮間的北迴鐵路正式通車。
十二月二十五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正式成立,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開啟新紀元。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正式成立。
1984 民國七十三年 立法院通過勞動基準法,勞工的基本生存權、工作權終於有了保障。
1986 民國七十五年 九月二十八日,黨外中央後援會在圓山飯店召開的推薦會中正式成立「民主進步黨」,第一任主席為江鵬堅。
台北圓山動物園舉行搬家大遊行,新園位於台北木柵。
1987 民國七十六年 政府正式宣布台灣地區自七月十五日零時起解除戒嚴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1988 民國七十七年 ★「報禁」解除。★一月十三日,總統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
1990 民國七十九年 萬名學生在中正紀念堂集合,要求國民大會解散、老國代下台,為台灣近代最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史稱「三月學運」。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為保存「客家文化」,爭取客家人權益而奮鬥。
1991 民國八十年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廢止懲治叛亂條例。總統核定國家統一綱領。
1992 民國八十一年 國大臨時大會修憲,改選第二屆中央民意代表。
中韓斷交。
1994 民國八十三年 台灣地區舉行首屆省市長民選,宋楚瑜當選台灣省省長,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吳敦義當選高雄市長。
1996 民國八十五年 三月二十三日,台灣在中國飛彈試射的恐嚇下,舉辦有史以來首次總統公民普選,李登輝、連戰當選首任民選正副總統。
十二月,李登輝召集朝野人士召開國家發展會議,凍省之議在國發會中獲得共識。至一九九八年底,台灣完成精省改革。
1999 民國八十八年 七月九日,李登輝回答德國記者的訪問時,明白表示海峽兩岸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集集大地震,震幅遍及全島,死亡兩千多人,傷者逾萬人,對台灣經濟乃至世界電腦業產生影響。
2000 民國八十九年 三月十八日,民主進步黨提名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擊敗代表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與獨立參選的宋楚瑜、張昭雄,當選中華民國第十屆總統、副總統,完成台灣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
十月二十七曰,行政院宣佈核四停建,在野黨醞釀罷免總統。
2001 民國九十年 九月十七日,納莉颱風來襲,滯留台灣上空49小時創下歷史記錄,造成台北捷運停擺,基隆河潰堤,東南亞最大的玉成抽水站淹水,台北陷入交通黑暗期,全台人畜財物損失慘重。
八月十二日,台灣團結聯盟成立,李登輝挺台聯遭國民黨撤銷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