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兩手策略
首頁 向上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介石正在中國東北、華北各地和共產黨打焦頭爛額之際,忽然接到陳儀於 3 月 2 日的急電:「祈即派大軍,以平怨氣。」當時的蔣介石竟不顧國共內戰的吃緊戰況,緊急抽調 21 軍的兩個師和一個憲兵團,限期赴台,執行鎮壓的工作,同時還派遣國防部長白崇禧及蔣經國赴台「宣慰」,並由監察委員何漢文會同閩台監察使楊亮功「徹查」此事件,同時派兵和宣慰,這正是蔣介石慣用的的兩手策略。

 蔣介石為明示其「寬大」,於 3 月 6 日要求 21 師師長劉雨卿:「寬大處理,整飾軍心,收攬民心。」3 月 10 日,在總理紀念週上說:「一年來台灣農工商學各界同胞,原有守法精神,其愛國自愛之精神,實不亞於任何省份。」同時又說,「將派大員赴台,協助陳長官處理此事件,本人已嚴電留台軍政人員,靜候中央處理,不得採報復行動。3 月 13 日電令陳儀,「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令論罪。」

    而另一方面決定徹底鎮壓。3 月 8 日大陸軍隊一到,陳儀、柯遠芬等就開始對無辜的民眾進行大規模的屠殺,尤其對於知名士紳、菁英份子等展開濫捕濫殺的行動。如基隆軍隊用鐵絲穿過人民的手或足踝,三人或五人一組綑綁在一起,裝入僅能容納單人大小的麻袋,拋入海中,基隆海邊到處是屍體。台北則將捕獲之人民約四五十人,從三樓推下,摔成肉餅,未死者再補以刺刀。高雄則將人釘在樹上,任由餓死,此種慘絕人寰的行徑,令人髮指。

    3 月 17 日,白崇禧部長以「宣慰」名義來台。白氏知道大略真相,台灣人民已被「成功」的鎮壓下去了,但若仍持續採取這種方式,恐將引起台灣人民持續的頑強抵抗,台灣將遭嚴重破壞。故在徵得蔣介石同意之後,於抵台當日,便發布國防部宣字第一號布告,對台灣宣佈四項改善措施,茲略述如下:

 1.改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台灣省政府,各縣市長,提前民選。

2.警備總司令不由省主席兼任。各廳、處、局等長官,優先任用本省人,

一職務或官員,不論是本省或外省,待遇一律平等。

3.民生工業及公營範圍應盡量縮小,而區分方式由經濟部及資源委員會迅速審擬呈報行政院核定實施。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現行之經濟制度及一般政策,與國民政府頒行之法令相牴觸者,應分別修正及終止,並由中央派員聽取地方意見,隨時呈報以供修正或廢止參考。

4.台灣省各級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及臨時類似之不法組織,應立即自行宣告結束,而參與此次事變有關人員,除煽動暴動之共產黨之外,一律從寬免究。同時解除戒嚴令,撤換陳儀,以安撫台灣民心。

 白氏的四項措施,雖省主席不兼警備總司令,但卻換上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擔任警備總司令。軍事鎮壓戡亂雖然暫告停止,但大陸軍隊長期駐紮台灣,繼續執行「清鄉」的工作,至於白崇禧所提的四項改善措施,只是在安撫台灣人心,並沒有真正的執行過。

 而根據官方說法,蔣介石決定派兵,是因「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提出「無理要求」,其實蔣氏派兵鎮壓早在 3 月 5 日即已決定,而其所指稱的「叛亂」之「四十二條處理大綱」,直至 3 月 8 日尚未正式提出。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