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
 
 
美國人有話要說 台灣人仔細聽 


 

   由於中共在福建沿海建立新的飛彈基地,把目標指向台灣,對台灣造成威脅,於是美國參議院,請駐太平洋的大將軍Dennis Blair 來分析台灣的狀況,其重要內容為:

  • 美國會重視台灣的安全與中共的武力部署。
  • 中共向俄國購買新式武力,已經大幅度升高中共的科技。
  • 美國會加強台灣的軍事能力以平衡差距。
  • 第七艦隊會在危急時有所因應。
  • 現階段台海無事。

評曰:
  台灣購買武器不像中共方便,中共有錢就可以向全世界選購,而台灣有錢買不到貨,中共的阻擾無孔不入,一手拿鞭,一手招安,台灣人兩邊走,心理很矛盾,每天扮兩面人,在大陸喊祖國萬歲,在台灣發洩情緒,這亦是台灣人夜夜不得高眠的原因。

  以下是英文參讀資料:

DEFENSE: The US' Pacific military commander played down China's missile buildup in areas facing Taiwan, but warned that more missiles could `force a respose'

2001.03.29
By Charles Snyder
STAFF REPORTER IN WASHINGTON

  Tens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e about the same as they were a year ago, despite the continued Chinese military buildup facing Taiwan in the Fujian area, the US' Pacific military commander, Admiral Dennis Blair, told a congressional committee.

  The military balance across the Strait is "stable" and has not yet been altered by the missile buildup, Blair,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US Pacific Command, told a hearing of the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on the Penta-gon's 2002 budget on Tuesday.

  But he warned China that its missile buildup, if it goes on long enough, will "force a response" militarily from the US.

  Blair, who held talks in Beijing with Chinese leaders last week, also said the Chinese buildup will require an "enhancement" of Taiwan's military strength, but he did not say how this might affect the weapons package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will sell to Taiwan next month.

  He gave no indic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s thinking regarding its decision on whether to sell Taiwan four destroyers equipped with sophisticated AEGIS radar and battle management system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China has engaged in a steady buildup of its coastal missile force facing Taiwan, with Western estimates putting the number of short and 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s at 300 in and around Fujian Province. China is said to be adding 50 missiles a year of the CSS-6 and CSS-7 type.

  Blair called this "the most destabilizing part" of the Chinese buildup against Taiwan.

  "I've told the Chinese directly on numerous visits, including the one last week, that the buildup of these missiles, which presently are weapons of destruction and terror, not of military significance, but as their numbers increase and as their accuracy improves, become militarily significant, will force a response by the United States eventually" to maintain Taiwan's defense, Blair said.

  "My overall assessment is that for the near term, the balance across the [Strait] is stable," he said. He also said that cross-strait tensions, despite the buildup, are the same as they were a year ago.

  Washington's aim is to maintain the current balance in the Strait, and that the balance is "well attainable" under present conditions, Blair said. While China has built up its forces, there have been improvements in Taiwan's armed forces that have offset the Chinese moves.

  To further maintain the balance, "there has to be an enhancement of Taiwan's capabilitie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what they buy from us, what they manufacture themselves, and what they buy from others," he said.

  "China right now cannot be successful in aggressing and therefore coercing Taiwan," he said. "The Seventh Flee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other forces that I can bring to bear can ensure that China would not be successful," he said.

  Blair played down US concerns over the introduction into the Chinese coastal fleet of Russian-made Sunburn missiles that can destroy an aircraft carrier.

  "The carriers in the Taiwan Strait can carry out their jobs, Sunburn missiles or no Sunburn missiles," he said.

  He added that China is having "mixed success" with the weapons they are buying from Russia, especially in the areas of logistical support, training and integrating with other systems.


美國新思維

評曰:
  美國布希總統的台海政策,亦延續一貫的作風,以台灣關係法為藍本,做為基礎,在與中共談判的時候,做言語上的讓步。

Bush Hopes for Good China Relations But Stands Firm on Taiwan, Religion

  Agence France Presse, Mar. 23, 2001 WASHINGTON --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looked Vice Premier Qian Qichen in the eye and said he wanted good relations with China, despite a testy dialogue with Beijing in the first two months of his administration. Bush told Qian at White House talks Thursday he would be "firm" but "respectful" and publicly broached differences with China on Taiwan, human rights and religious freedom, but that he believed there was common ground. Before the talks, which lasted 55 minutes, Bush told Qian in front of reporter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honor its obligations under U.S. law to provide Taiwan with the means to defend itself.


何必如此麻煩

大陸組/綜合報導

  親民黨大陸訪問團將於4月1日晚間抵達北京,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人士透露,海協會將於 2日在北京西苑飯店,與親民黨大陸訪問團交換對兩岸三通問題的看法。

  根據中央社引述一位海協人士指出,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級官員,將在雙方會談結束後,在釣魚台國賓館宴請親民黨訪問團成員。這名海協會人士表示,親民黨成員還將拜會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及和在北京的台商座談。

評曰:
  中共圍堵阿扁的兩岸交流,是一種無理與不智的行為,台灣人民對此種方式的交流會有反感,應該是政府才能與政府談。


困獸之鬥

評曰:
  駐北韓的美軍已經了解到,軍事的充份準備非足以克服暗中滋長的危機,光是外交的努力,而缺乏對抗之軍事實力,則一切皆是空想。

記者陳開明/外電報導

  駐南韓美軍指揮官史瓦茲將軍27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說,儘管北韓仍為嚴重的飢饉所困,過去一年北韓的軍事威脅已上升。

  史瓦茲在作證時說:「如今的軍事威脅較去年我作證時更加嚴重。」北韓「更加強大、進步、團結、和更危險,軍事訓練等級升高,且持續對外出售飛彈」。

  在被詢及北韓的饑荒情形時,史瓦茲說,外界難以獲得有關於此的確實資訊。他說:「我們估計同期約有多達一百萬人活活餓死,這是一個嚴重的、廣泛的問題,且仍持續未解決。」

  北韓當局已宣布在過去18至24個月間有2萬5000人死於饑饉。

  史瓦茲說:「我絕不會建議在此刻縮小駐韓美軍規模。」參議院正在審查十月開始的新會計年度軍事預算案。軍事委員會部份成員有意削減部份地區駐海外美軍規模。史瓦茲承認駐韓美軍代表龐大的資源需求。

  他主張應提高駐韓美軍待遇和服役條件,並表示將駐韓美軍現有的45個主要軍事設施整合為25個可望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改善他們的安全。

  史瓦茲說,唯有政治氣氛改善,駐南韓美軍規模才得以縮編。他說:「倘若我們在未來邁向和解之道,以及採取可獲證實和互惠的建立信心措施;倘若我們看到北韓採取行動,不要口惠不實,降低威脅,那麼,駐韓美軍規模相對可以縮編。」

  史瓦茲說,北韓曾向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敘利亞、葉門和埃及出口飛彈。他說:「北韓是全球頭號飛彈擴散國家。」


呂副總統有話說

2001.03.28/中央社記者陳幼臻台北28日電

  呂秀蓮認為,未來兩、三個月,兩岸關係將漸趨敏感,包括達賴喇嘛來台訪問、美國對台軍售、漢光演習、前總統李登輝訪問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及日本、五二0陳總統就職一週年的談話、以及總統預計五二0後出訪友邦的計畫,都是兩岸關係變化的可能變數。

  因此,她提醒大家要預期中共各種可能的干擾,但仍要「做該做的事」、「走該走的路」,把危機化為轉機,對於干擾沒理由驚嚇,有些干擾可以一笑置之,但有些干擾就要仗義執言。

評曰:
  中共內部的鬥爭,表面平靜,而實則暗潮洶湧,而對台灣的武嚇會成為其轉移內怨的最好方式,台灣不可以成為“沉默的羔羊”。


扁政府的大考

<摘錄自天下雜誌234期外商投資意願調查:迷霧中,優勢正漸漸消失/作者:李明軒>

  根據《天下雜誌》第十次「外商投資意願調查」,將近六成的外商認為,上台半年的陳水扁政府施政表現不佳。持肯定態度的,則是三六.九八%。

  外商認為新政府表現不佳,主要理由是新政府經驗不足(三六.七三%),另外超過兩成的外商認為,新政府施政缺乏願景和方向。

  在外商的心目中,新政府的當前急務是,確認執政方向,形成全民共識(三七.四九%),提出具體的產業政策(二五.四五%)。

  這種急切感,主要來自台灣經濟面對內外大環境的挑戰。在台投資近十億美元,設有七個廠的台灣杜邦公司總裁蔡憲宗就指出,新政府上台,剛好碰上國際經濟形勢惡化,讓財經表現不如預期。如果又出現政策有變,「新政府其實應該更加倍謹慎,用更多力氣做說明。」

  因此,儘管新政府奮力與跌跌不休的股市纏鬥,但是將近三成六的外商認為,今天台灣的問題,不僅是股市漲跌而已,其他如核四案,失業率升高、台幣貶值等問題,也都是影響台灣經濟的重大課題。

  不過,在政壇和媒體渲染的核四是否興建的爭議,有意見的外商只有一成七。

  「在國際間,無論在哪個國家,核能發電都已經成為高度敏感,外人不方便評論的問題,」歐僑商會理事長,荷蘭銀行台灣區總經理施赫恩(Paul J. Scholten)展現外商對台灣內政的尊重。他也認為,外商最關心的是,電力供應是否充足,有沒有效率,而不是電從哪裡來。

  不過,也有三成四的外商表示,過去三年,他們有遭遇供電不足的困擾。另外有二成五外商面臨工商用地不足,還有近兩成的外商受困於交通的不方便。

  「供電只是整個工業生產的一小部份,但是這方面出問題,卻有牽動全面的影響,」一家工廠在桃園的外商謹慎地說。

  外商期待政府能有效率解決問題。在這種期待之下,近五成的外商(四九.三一%),不看好十月中旬臨危授命,處理財經危機的張俊雄內閣表現。

  不看好,一部份理由是少數政府的運作難度高,施展空間受到重重限制。台北市日僑工商會理事長,日本亞細亞航空台灣地區總經理長谷部和也指出,九○年代的日本雖然處於政黨戰國時期,但是政黨之間會以組織聯合內閣推動政務。相較之下,台灣的少數政府要推動「全民」政治,障礙要高出許多。

  外商對新內閣的信心不足,還來自行政院舉行財經會議後推出急於求功的「八大措施」,雖有特效藥的效果,但是缺乏中長期做法。

評曰:
  台灣的亂源,在於新政府受50年來國民黨官僚的牽制,而有計劃的被打壓與渲染,造成上下行政倫理的失序,立法院的一院獨大,掌控全民生死與歸的命脈,則是民主台灣的不幸,如何因應多變的時局,展現執政的氣魄,就必須壯士斷腕,不理會是否能繼續執政與否了。

 


台灣空洞化的思維

 <摘錄自天下雜誌:空洞化?全球化?台灣競爭力何在?>  

  新政府政經協調能力的生疏,與基本教義的扞格之外,這陣恐慌的另個元兇之一,就是台灣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身為全球經濟體系的一員,台灣經濟對外界的變動越來越敏感。美國去年四月網路泡沫破裂、個人電腦產業不景氣引起的衰退,以及中國大陸加入WTO市場開放前的卡位戰,對台灣是兩個主要的打擊。

  「全球化也帶來風險,」《時代雜誌》指出:「這是個越來越小的世界,但也許太小了。」特別是對以美國為產品終極市場的台灣來說,這波衰退打擊更大。

  除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威脅,另一個令台灣人民焦慮的發展是成長飛速的中國大陸。

  台灣一向引以自豪的「製造王國」、「代工王國」競爭力,最近迅速被中國大陸取代中。

  根據《天下雜誌》去年八月號的報導,中國大陸不僅在電冰箱、電視機、錄影機、冷氣機等家電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生產者,在個人電腦、手機等資訊產品上,更直追日本、台灣。去年,中國大陸的資訊硬體產值也頭一次超越台灣,成為世界資訊硬體第三大生產國。

  傳統產業外移之外,更令台灣政府、人民恐慌的是所謂「高科技」的資訊電子業者,也在短期內都衝進大陸設廠。半導體之外,眼看中國大陸三年內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行動通訊市場的電訊業者,也紛紛出走到中國大陸卡位。一瞬間,台灣陷入產業全面「空洞化」的高度焦慮。

  島外快速累積的威脅,加上島內紛擾難解的政治前景,到底台灣還有什麼競爭力?

  的確,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就看能不能運用全球的資源,快速在全球經濟中佔到不可取代的位置。而全球化競爭的條件,就是講求速度、規模--在無疆界的市場中運用科技快速且大量地複製。

  台灣電腦廠商以往成功的代工營運模式,到了需要轉型的時候。 感受這個全球市場轉型趨勢的台灣廠商,早已迫不及待地開始動作。

  儘管「戒急用忍」的金箍咒尚未完全解除,但是被迫逐漸從「製造王國」、「代工王國」脫身的關鍵時期,許多台灣廠商已經開始把中國大陸新開放的市場,當成儲備實力、跨入全球化經營平台的「跳板」。

  去年剛在中國大陸獲經銷商選為「最佳服務通路」的全友電腦,就是例子。

  沿著大安溪河堤進入台灣中小企業集中的台中縣大甲鎮,「台灣競爭力」的多年表率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冷靜地指出,儘管當初巨大的自行車是從歐美市場打品牌成功,才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但是九四年後巨大能維持自己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靠得仍然是中國大陸廠提供的經濟規模。

  「大陸廠是我唯一沒有量的上限的地方,把台灣的實力,加上大陸的量,我就可以雄霸天下了,」總經理羅祥安解釋。巨大生產的捷安特自行車,果然在五年內從一五○萬輛的年產量,擴充到五百萬輛,「我們在全世界這個行業裡才能真正具有角色,」五十四歲的羅祥安眼中閃著驕傲說。

  「我當時並沒有中國大陸的市場讓我玩,」董事長劉金標解釋他贊成目前台灣廠商把大陸當進軍「跳板」,是因為這個時機對把台灣從「代工的宿命」中解脫出來,非常關鍵。「現在把中國大陸當做國際品牌跳板還有可能,可以讓自己的品牌在大陸先成為一個高級品牌,再進軍世界市場,」他傳授打品牌的策略。

  為什麼中國大陸願意接受台灣的品牌?

  參與過跨國大廠牌飛利浦全球經營決策的荷蘭總公司前董事羅益強,用他多年累積對台灣競爭力的了解指出,事實上中國大陸自己的品牌一直比較不成功,是因為他們自己做的產品都不夠流行。而台灣廠商因為替國際品牌做過很多ODM和OEM,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的能力都很強。

  「若是台灣和大陸廠商合在一起,用他們便宜的勞工,用台灣的設計,共同在大陸市場面對外國品牌,這就比較有機會,」但是羅益強也強調,在中國大陸自己品牌快速與外商結合的競爭壓力下,這段台灣廠商能利用大陸市場打國際品牌的「窗口期」(window period),最多只有十年。

  當然,中國大陸對台灣廠商來說,的確是風險較高的選擇,也因此政府至今不放鬆「戒急用忍」的口訣。但是企業界卻也慨然表示,承擔風險是企業個別必須面對的事,政府應該考量的是台灣下一波的競爭力在哪裡?

  擁有全球最大鞋廠的寶成鞋業董事長蔡其瑞也堅持,企業會為自己做最好的打算:「我們把大陸看成是我們發展的一個過程、一個階梯就可以了,而不是把所有的錢、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大陸。寶成現在也發展到越南、美洲,而大陸還可以被用來作為台灣推廣到其他地區的一個資源。」

  「中國大陸的成長對台灣是有利的,他的衰敗才會帶給台灣更大的生存危機,」這位跨黨派小組的成員指出,如果內部動亂,大陸領導階層為解決國內問題,將增加另掀戰端的可能性。

  儘管「空洞化」的焦慮甚囂塵上,不管政府是不是喜歡,台灣企業為了自己的全球化競爭,早就開始往外延伸台灣的競爭力。剩下來的,就是台灣社會與政府如何面對企業出走的問題。

  剛剛訪問過中國大陸的工業局長施顏祥,認為自己的心態已經調整過來:「我不太擔心台灣的產業和企業,企業自己會找出路,只要企業不放棄它繼續生存的意志。我比較擔心的是企業出走後,台灣中高年低技能的失業人口的問題。」據經濟部的估計,未來五年,台灣面對全球化經濟的轉型期,將有十四萬製造業的勞工失業。

  「台灣要先有個覺悟,不管我們高興不高興,中國大陸的成長都繼續會威脅台灣,」專心經營自行車業二十九年的劉金標堅定地指出,以往台灣靠中國大陸的封閉而迅速發展的時機已過:「台灣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要回到國際市場的現實水準,開始面對全球的競爭。」

  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就在一月號《康健雜誌》專訪中指出:「現在走到全世界,我不相信你會找到一群人感到非常舒服,因為全世界做事的方法都在改變,而且非常快。但是台灣過去幾年的富裕讓我們認為富裕是一個常態,」她說:「台灣的人還講得很粗淺,談什麼『傳統產業出走』,事實上全世界大家做事情的方式都改變了,台灣的人就不要再去做那種夢想,認為事情不會改變。」

評曰:
  台灣不必擔心生意人或企業家有沒有錢賺的問題,他們對商機的敏感度最為尖銳,現在政府應關注的是空洞如何來填補。

 


股票新解

  台灣沒有精確的數字研究,但是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中書研究發現,股價上升時,的確會刺激民眾消費、壓抑儲蓄。

  相對的,當股市下跌,民眾也會減少消費。三月中,美股大跌;四、五月份,美國便出現零售成長減緩、電子消費產品等耐久財訂單萎縮、新屋與汽車銷售下降等過去二年所未見的狀況。

  全球一般民眾持有的股票不斷增加,這些效應還會不斷擴散。

  在美國,有一半的家庭透過共同基金持有股票,如果加上個人購買的股票,股票佔全美家庭資產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日本,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在股市開戶交易。

  在台灣,有二百多萬人口經常在股市交易。另外,還有無法計數的人透過共同基金投資股市。十年來,共同基金的規模從五百多億台幣成長到一兆三千多億台幣,平均每年成長一三八%。

  愈來愈多人投入股市,因此,在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年會上,各國財經官員都在問,美股大跌會不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甚至拖垮世界?

  目前世界各國的經濟成長中,至少有六成以上的力道來自消費,他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

  政府似乎只管「跌」不管「漲」,從來不談高股價的風險。近年來,除了前財政部長邱正雄說過一次股市須「居高思危」,其他官員談的不外「萬點是健康的」、「股市上到一萬五千點」、立委逼財政部長「預測」股市底線、總統要大家買股票。

  許多學者擔心,如此一來,將誤導民眾認為股市會不斷上漲,政府會不斷護盤,忽略股市也有下跌的風險。

  「有超漲,就會有暴跌,」東吳大學國貿系副教鍾俊文說,問題就出在,一旦股市暴跌,政府一年的預算才二兆左右,各大基金的規模也都不超過一兆,如何護起十多兆市值的股市?

  股市挑動經濟神經的力道,恐怕只會愈來愈強。國際資金自由化、各種海外共同基金熱賣、國外籌資盛行,加上全球各大股市合併的計劃甚囂塵上,未來,台灣的經濟將更容易受到國際股市的牽絆。

  而台灣股市又擁有世界第二高的周轉率(表三)、市值佔GDP比率(表四)與本益比(表五),股市動盪的程度超乎尋常。

評曰:
  台灣股市在制度面必須做全面性的規劃,但是有相當的困難度,因為卡位的政商利益者太多,對立法院的影響力甚大,有關公正而敏感性的立法、修法,會受到相當的打擊,但是施政之氣魄亦在此關鍵點來表現。

 


帝王觀念

中時電子報/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華盛頓郵報」在北京專訪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昨日意猶未盡又發表一篇「江澤民的疑惑」評說,認為江澤民是用史達林主義者的世界觀看待人權和台灣問題。

  上週五,江澤民在北京中南海會見「華盛頓郵報」四名記者。江在受訪中侃侃而談。記者從江的談話中,發現江雖然幽默,但他顯然不了解、甚至不諒解美國的價值觀和外交政策。

  郵報評論認為,江澤民真正的是用史達林主義者的世界觀來看問題,認為如果你是強者,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管弱者的事?如果一個小國家阻礙大國的戰略 利益,為什麼不乾脆摧毀它,或允許它被摧毀。

  當訪談接近尾聲前,江澤民著實談到他的信仰 問題,並稱他實在不了解「邪教」法輪功的練習者,會 受到如此不理性的控制。記者問江,這是否意味喪失共 產信仰的中國民眾在尋找新的信仰?

  報導說,江澤民很快轉移話題,並用英文堅稱 他至今仍堅信共產主義信仰。

評曰:
  江澤民繼承中國之帝王觀念,一切以中國為“上國”做出發點,不理會民主國家以世界村、地球村為主流的觀念,故津津樂道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拿歷史來做為結果,而忽略台灣人的想法與全球的民主思潮。

 


中共軟硬兼施

中時電子報/俞雨霖

  中共已經調整過去相對模糊的對台政策,而採取了「戰略清晰」的對台政策。

  中共採取戰略清晰的對台政策,有可能是因應布希新政府傾向的「戰略清晰」的中國政策,也不排除是為了因應台灣民進黨政府的「台獨化」傾向,但其目的應在於,試圖以更清晰的政治語言與軍事部署,防止各方的誤判。

  日前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最具代表性。江澤民在訪問中,明確否定了以邦聯或聯邦制做為兩岸統一的模式,此一公開表態不僅緊縮了兩岸未來談判統一的可能選擇方案,也明白透露了中共對台戰略的重大改變。

  在此之前,中共人士對於台灣各界提出的統一模式,不論是邦聯制、聯邦制或其他,縱使不表贊同,但只要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仍會表示理解,偶爾若干大陸學者在與台灣人士討論類似問題時,也會表達部分肯定態度,甚至認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也非不能協商,至少兩岸可以談。

  如今,江澤民正式否定兩岸邦聯制與聯邦制的統一模式後,未來兩岸若要談統一,剩下的將只有鄧小平生前倡導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也就是兩岸未來的統一談判,已不再存在談判統一體制的問題,而只有如何實現統一的政治協商,這個協商談的是統一的條件與步驟,即使是統一的條件,江澤民也已再次重申中共的立場,這就是台灣可以保留軍隊、中共政府不派人去台灣,不派兵也不派官,台灣可以管理自己的黨、政、軍。

  其實,中共戰略性推進統一政策,還不只於統一體制的「唯一化」-一國兩制,中共領導層還將「和平統一」辯證結合。二月中旬,中共國台辦副主任周明偉銜命前往美國進行交流。他在與紐約華僑進行座談時清楚地闡釋了這項轉變,「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是不能只要和平,不要統一:只要兩制,不要一國。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才有和平,在一國兩制的大傘下才有安定。」一旦中共將「一個中國」「明晰化」,將「和平統一」「一元化」,其結果勢將去除任何過去可能存在的模糊性對話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未來兩岸進行政治對話或統一談判,在談判場上剩餘的彈性空間恐怕已經有限。

  就目前所知,中共領導層對統一政策進行戰略調整,原因不排除下列三項:一、對民進黨兩岸政策不寄希望,加強對民進黨當政者施壓;二、預防其他統一模式形成聲勢,衝擊「一國兩制」模式;三、表達統一緊迫感,因應黨內強硬派壓力。

  然而,此一統一戰略的明晰化,勢必縮小兩岸未來政治對話的空間,對兩岸關係可能造成的衝擊,必將極為深遠。首先,迫使台灣更為慎重是否重開兩岸政治對話;二、可能使台灣內部統獨論戰更為兩極化;三、將使執政的民進黨更難調整其台獨黨綱。

  若循此思路發展,未來兩岸的互動將以兩種脈絡之一呈現:一,台灣承認「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在中共「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政治協商;一是,台灣不接受「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互動短期內將完全侷限於民間。錢其琛在江八點六周年已經提到,把兩岸三通看作一個國家內部事務,即可以用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協商的辦法,儘快地通起來的說法,就說明了此種方向。

  平實而言,以目前的形勢看,中共領導層已大幅度壓縮了與民進黨對話的空間,但其副作用則是,對於台灣其他傾向統一的政黨,甚至中共本身,中共當前的戰略清晰政策,也將緊縮兩岸政治對話的迴旋空間。

評曰:
  中共對台政策,顯示出與布希政治對抗的強硬態度,而另方面又以最禮遇的方法,懷柔台灣在野黨派,並對台商加以招撫,形成台灣朝野與政商的對立,中共對台統戰,這步棋是高招。

 


政治環保

2001.03.28/中央社記者陳幼臻台北二十八日電

  立法院國會殿堂今天爆發嚴重暴力衝突。副總統呂秀蓮下午表示,最近性與暴力的問題不斷在政壇上演,絕非全民之福,更是民主之恥,她希望提倡「政治環保」運動,呼籲政治人物共同淨化政壇,以淨化環保方式問政。

  無黨籍立委羅福助與親民黨立委李慶安上午因景文工商事件發生口角,進而演變成肢體衝突,而民進黨前青年部主任王銘源涉及性騷擾女工讀生一案也持續發酵,使得近日政壇瀰漫「性」與「暴力」議題。

  呂秀蓮表示,從一個公民的立場來看,性與暴力充斥政壇絕非全民之福,更是民主之恥,特別是當大陸人民仍然未能享受民主之前,不希望看到性與暴力污染台灣的民主成就。

  呂秀蓮說,這些問題不是任何黨派的事,應該當作民主化運動的最後一道課題,她希望提倡「政治環保」運動,期盼政治人物共同淨化政壇的語言、肢體和思想,以淨化環保方式問政。

評曰:
  台灣的教育界須藉此來掃黑,而立法院打出降龍伏虎的全武場,這種黑白不分的虛偽民主,得由全民來負責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