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5 (part 1) 
 
 
台灣分析論


 

  此篇文章非常值得去參讀,特予介紹給各位。

台灣求生存的深刻經歷

/雲程 

  台灣,一個擁有特殊歷史經驗的地方,也是一個介於陸權與海權兩大勢力的前線。台灣,就在強權勢力的拉鋸中,匍匐但堅毅追求生存的機會。

  歷史上,台灣原本是南島語系族群的海上樂園,但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的到來,為種植經濟作物故,大量的引進漢人,台灣才逐漸成為漢人主宰的地方。其後,鄭成功的海上貿易勢力擊潰荷蘭,建立東寧王國38年後,又被大清帝國摧毀。因大清帝國持續實施海禁,故渡海漢人逐漸與南島女子通婚,形成新的族群。大清帝國領有台灣之後許久,台灣正式成為其一省,但旋即割讓給日本帝國,成為日本的一部份。二次大戰後,日本戰敗,放棄其對台半個世紀的統治權,中華民國政府遂代表聯合國軍隊(聯軍)以「行政長官公署」的身份來台接收,旋即將台灣改為台灣省。其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內戰中被共黨叛軍擊退至台灣,而共黨叛軍成立新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的時間,遠遠超過其統治中國大陸的三十八年時間。從超過的那一刻起,中華民國體制由蔣經國與李登輝聯手,實施「土斷」(本土化)政策。台灣的這種世所罕見的跨種族政權移轉頻率,以及持續引進移民人口,讓台灣的文化摻入平埔、荷蘭、中國、日本文化的成份,也一直無法深化定型,以致於「認同問題」素來困擾各時代的統治者以及民眾。

  地緣上,台灣也是位於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的交匯點。往昔,當中國實施鎖國政策,台灣(包括香港)就是外界進入中國市場的轉運站。台灣,一向也是東亞地區南北貿易的必經之地。當全球戰略形成一體後,台灣是海洋進出陸地,也是南北航線的十字路要衝。就是這樣的兵家必爭之地,台灣,一方面深受外在大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要在大舞台中謹慎應對,不觸怒暴龍與巨人。

  在台灣生活的所有住民,不管對統獨的態度如何,對台灣地位的了解怎樣,對國內政局的有無特別傾向,也不管是否認知道前述歷史與地緣的雙重結構,毫無例外的都深受前述歷史與地緣兩要素的制約。因此,脫離台灣特殊的歷史與地緣因素,是無法正確的理解台灣。

  台灣未來是統?是獨?是否應「脫中」還是「入中」?不同歷史經驗的人固有不同的詮釋。不過,在情緒以外,還要經過理性的分析,並化約為眾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才能檢證自己所抱持的立場是否經得起考驗?是否合乎事理?是否有偏漏?更重要的,是否不會損傷自己的利益?

  以下,即是幾個台灣政局的標題與思考,這些意見和主流媒體不完全相同,那是因為經過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

  應注意的是,本文所用的「台灣住民」一詞,指的是現在生活在台灣及附屬島嶼的所有人,「台灣老住民」則是1949年前即居住在台灣的人及其後代,「台灣新住民」則是1949年後隨國民政府遷台的人及其後代。台灣的利益,則是這兩「時間族群」在理智上的共同交集。

■台灣求生存的接力賽:

  自從二次大戰之後,國民政府由中國大陸遷台,歷經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等三任主要的總統,因應國際局勢變遷,對台灣各有不同的保台策略。

  蔣介石時是冷戰時代,蔣適時的站在美國陣營,成為反共前哨基地,也因之獲得美援、簽訂共同防禦協定,鞏固了台灣的經濟與軍事穩定(但也鞏固了其內政上的極權統治),「反攻大陸」的口號,總結這一時代生存發展主軸。

  蔣經國時代,由於冷戰局面漸漸變成冷和局面,國際列強採取了和解(低盪)的策略,故台灣的國際地位一瀉千里,加上與北京爭奪中國代表失敗,故蔣經國將國家發展策略轉向發展經濟,當時的「十大建設」、「經濟學台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策與口號,都是活生生的見證。但蔣經國的經濟發展在其晚期,受到國內要求民主的挑戰,以及中國即將收回香港的刺激,開始實施初期的民主化--本土化策略(蔣說,「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住民」並率先解嚴,替李日後的民主化開了先聲)。換言之,如果仍舊以「經濟學台灣」為本,台灣勢必無法生存。

  到了李登輝時代,由於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也由於蔣經國後期的幾項作為,故李可以順勢展開純然的民主化、本土化的改革,以拉開中國的差距,並向世界證明華人世界一樣可以實施民主。此時期,韓國的民主化也是另外一個國際交叉參照的例證。

  因此,從歷史與國際的觀點來看,台灣戰後的幾任總統,無一不以因應時代的策略,抵禦中國的壓力,並求台灣在國際間生存的價值。不但「反共」如此、「經濟奇蹟」如此,連「寧靜革命」也是如此。站在總統這一職位上,就必須做該做的事,可以說三任總統都「恰如其分」的做了「該做的事」。外界胡亂的批評,若非沒有歷史眼光,就是落入政治既得利益者的煽動而不自知。

  當然,為了解決生存的燃眉之急,蔣介石「漢賊不兩立」的政策,讓我們失去國際空間;蔣經國特務治國與忽略環保,讓我們生活苦悶、文化無法生根;李登輝為延續執政權縱容黑金,讓我們錯失改造的機會,的確都是歷史學家應批判的過錯,不能卸責。

■地緣戰略與民族大義:

  多數人以為,北京之所以要台灣,是要恢復盛清時代的民族光榮與版圖,是狂熱民族主義的行為。對一般民眾而言,或許被教育成這樣的認知,但對應該計算利害得失的國家掌權人,即使目標相同,理由卻另有不同。

  中國在日漸強盛,要成為區域或全球性強權的過程中,不能只依賴經濟實力,而必須仰仗戰略佈局。世界上從沒一個只求經濟發展,不同時搶占戰略要衝的國家可以稱為強權。英國佔領直布羅陀、印度,美國佔領巴拿馬、菲律賓、夏威夷、阿拉斯加,蘇聯領有西伯利亞、金蘭灣、海參崴、阿富汗,日本佔領台灣、東北等等,都如出一轍。職是之故,中國要成為強權,必須東出太平洋,才能和美國等以海權為主的西方世界一爭長短。北京覬覦台灣,不過是其躍上世界舞台爭霸的標準戲碼,哪裡是虛幻的民族主義所能解釋。

  若將世界地圖倒著看,以北京為中心,就可以很明瞭的知道,中國的爭霸的企圖,被以美國為首的冷戰圍堵安排所圈住。北從阿留申群島、日本、韓國、琉球、台灣、菲律賓、紐澳等國,與美國有條約或國內法的緊密關係,在在都是封鎖中國這個大陸強權的銅牆鐵壁。中國一日無法掙脫這銅牆鐵壁,就永遠無法晉身世界強權,甚至連區域強權也辦不到。

  環視前述「花彩列島」(第一島鏈)的封鎖線,對中國而言,日本則太強、菲律賓則是另一種民族、國家與文化,師出無名,最有可能的突破點就是台灣,其次是琉球。這兩個地方都曾經是中國的領域或進貢國,尤其台灣過去更也聲稱代表中國,算起來是國內的叛亂政權,染指台灣屬於國內事務,更具有排斥國際干預的侵略「正當性」。

  如果,中國再度領有台灣,則不但封鎖了日本的資源補給線,對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更能發揮「寒蟬效果」,中國就可以將南中國海變成其內海,直下東南亞,因而可成就中國的區域霸權佈局。再以此為基礎,就可以東進太平洋與美國對峙,西抵印度洋控制歐亞咽喉。

  由這樣的戰略觀點,才能夠解釋共產中國從未領有台灣一天,但其對台灣企圖心之強烈,又遠遠超乎所有項目之上的原因。

  在從更大的戰略佈局來看,一兩百年以來,世界戰略思想上就有陸權與海權的兩大主流。但無論陸權思想也好,海權戰略也罷,在東亞地區海陸雙方的接壤點就是「花彩列島」(第一島鏈)。換言之,誰佔領這個接壤區域,誰就控制了對方陣營。西方世界控制「花彩列島」,就封鎖中國與俄羅斯。相反的,中國與俄羅斯控制「花彩列島」,就能破西方世界的棋局,而與其雙雄並立。這也解釋了二次戰後,美國開放其市場以繁榮日本、台灣、南韓經濟並穩固其政權的原因。

  戰略專家眼中所見,豈是不著邊際的民族主義口號所能及於萬一的呢。


■統獨是光譜,不是是非題:

  在總統大選的時候,中國總理(這是他的正式頭銜,世界上並無「中共總理」這件事)朱鎔基曾公開發表言論,評定各組候選人。按照他的官方定義,除了李敖、許信良之外,其餘三組候選人(陳水扁、宋楚瑜、連戰)都是廣義的台獨,北京都不接受,但李敖、許信良兩者的選票加起來不超過5%,屬於台灣民意的枝微末流,無足輕重。換言之,在台灣,即使是自認統派的人,在中南海的眼中還是不同面貌的獨派。

  大家雖然能輕易介入討論「統獨」,其實,其內容卻極端的隱諱與不確定。搞不清楚前卻隨意討論「統獨」,最終也是徒然。

  多少年來,許多人絞盡腦汁研究出來幾種台海難題的終局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至少包括:中國一省、一國兩制、聯邦模式、國協模式、邦聯模式、歐盟模式、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國論或維持現狀)、台灣共和國等九種。這些方案排列起來,呈現一種如光譜般的連續體。而北京除了自己想出來的方案之外,一律不接受,這是他僵化或霸權之處。

  其實,空泛的「原則」與「認為」,到頭來都可以,也非得要落實到具體的的柴米油鹽之中不可。那,你我屬於哪一種統獨的柴米油鹽?

  王永慶說:「如果能夠平等,接受一個中國有什麼不好?」

  這句話,「原則上」並沒錯,但問題就出在「如果能夠平等」這個前提,是否存在。

  如果,「能夠平等」的話,那按照現實有效的存在狀態,則兩岸的談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華民國」的「國對國」談判,那不就是李登輝所說「國對國的關係」(或至少是「特殊的國對國關係」)了嗎?反過來說,否定台灣是中華民「國」的狀態,就不是「平等」,也非「對等」,更無所謂的「對口」談判。

  在談判桌上,一造是舉世承認的「國家」,一方只是「政治實體」。恐龍與蜥蜴同台,那,未談就知道結果了,不是嗎?王永慶會在商場上接受這種安排嗎?所以,他自以為聰明的「一中」聲明,到頭來卻自打嘴吧的承認「兩國論」的有效性,不是證明自己很沒學問嗎?

■「一個中國」三段論的迷思:

  北京到處宣傳「一個中國」的口號,他的三段論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前提),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小前提),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能分割。

  北京的推論,雖然在邏輯的「語法」上無法過於挑剔,但最大的缺失是:刻意隱藏立場與不符合事實。

  其實,北京從來不明說的立場是:北京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台灣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在邏輯上,「真假」與「對錯」是不相干的兩回事,「真假」與真實世界的存在與否有關,而「對錯」僅專注於邏輯的推論有效與否。問題是,實際上存在的「中華民國」體制,北京無法處理。

  因此,國際上有頭有臉的國家,對北京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立場,僅敢說「聽到了」(Acknowledge),而不敢隨之起舞而予以「承認」。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之日起,從未有一天統治台灣。

  於是,可兼顧事實與邏輯演繹的三段論,應該是:

  一、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北京、國際皆承認)。

  二、台灣「過去曾是,但目前不是」(had been once, but not is)中國的一部份(不僅事實如此,也因為中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代表)。

  結論是: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爭議,應以民主和平、不預設立場的對等方式解決。

或者;

  一、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北京、國際皆承認),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對台灣行使管轄權(事實如此)。

  結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片面主張台灣是其一部份。

■九種終局安排的簡述:

  歷年來,許多學者與當事人提出各式各樣的終局解決方案,立場由純粹的「統一」而純粹的「獨立建國」,依序大概有以下幾種:

•中國的一省:

  這個定義很明確,缺點是台灣的中央政府必須取消(中央級公務員的失業),也沒有總統與國會的自由選舉(除非中國也實施民主化),要用簡體字、漢語拼音、接受共產黨專政下的「四個堅持」,以及解放軍進駐,沒有言論與宗教自由(法輪功),也不能拒絕龐大的盲流與所有北京的安排。台灣住民半世紀打拼所累積的外匯存底,也全歸中南海所有,並一舉解決所有中國的外債問題。

  其實,中央政府沒有了,不僅僅是公務員的失業問題而已,那些領月退俸的退休人員,憑什麼確信北京會全盤接收台灣的既成退休制度而不黃牛?數年前我們「凍省」時,若無中央政府全盤接收「省政府」的公務員與所有債務,根本無法成功。尤其,每個月領一萬三千元榮民津貼的退伍老兵,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榮民」可是「叛軍」啊,你認為北京要如何解釋,才能說服其國民以他們的納稅金來補助「叛軍」?

  更擔心的問題是︰如果屆時改口說台灣住民沒有受過「社會主義」的訓練,若不經過適當的「教育」(勞改、訓政),還不能具有完全的公民權利,怎麼辦?

•一國兩制:

  此方案好像較「省」的待遇為佳,有目前的香港做榜樣。但且看香港大學所做的民調,不以中國人為榮的高達六成,認為生活變差的人也高達六成八。陸委會2001年七月的民調顯示,台灣國內民眾贊成中共「一國兩制」主張的比例由今年三月的百分之十六點一降為百分之十三點三;在此同時,不贊成「一國兩制」的比例也由三月的百分之七十三點九降為百分之七十點四,創下八十二年一月以來的新低。有人批評陸委會的民調有,台灣將成為地方政府等「提示」,但這難道不是事實嗎?填問卷的人,怎可不知道未來將如何發展。

  其實,關心台灣未來的人,應多上「陸委會」的網站,因為裡面有持續觀察港澳回歸的多篇學術報告,頗有值得一觀。舉例來說,江澤民與北京大小官員的越級指導香港媒體應如何報導新聞,真令人作嘔。近日,北京還片面修改「基本法」,讓中南海隨時可以撤換香港特區首長。

  怎能放心?

  7月12日新黨「大陸事務委員會」代表團到中南海紫光閣進行「黨對黨」工作機構的對談時,錢其琛具體提出「一國兩制」的七項內容,包括:一、繼續使用台幣;二、繼續保有軍隊;三、單獨關稅區;四、繼續保持政府架構;五、不拿台灣一分錢,不會調動台灣資金;六、台灣人民、企業家保有原有財產;七、人事自主,不派任何官員到台灣。

  這七項內容,輿論普遍認為比起葉劍英時代開出的條件,已經退步不少,但對相信中南海的人而言,仍有絕大的吸引力。只是,錢其琛所說的這些權利,台灣住民不但已經擁有而且還更多。而錢其琛並未解釋:為何台灣要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

  但對不相信北京任何「保證」的人,錢其琛引發的問題更多。舉例而言:所謂「繼續保有軍隊」,什麼是他所指的「軍隊」?是「中華民國國軍」嗎?是「民兵」?還是「人民解放軍」?進一步說,這個「軍隊」的指揮調度權歸誰?現在是歸「中華民國總統」。擁有「軍隊」但未擁有「統帥權」,不就是空話一句嗎?又,錢七項中為何不提對「中華民國」與「中央政府」?若無一字提及,那不也是空話一句?他又說,可以「繼續使用台幣」,可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新台幣」,他所謂的「台幣」與「新台幣」是一樣的東西嗎?那這樣的「台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還是由「人民銀行」發行?還有,「不派任何官員到台灣」,董建華不也是香港人嗎?這些該澄清的疑問,錢其琛都含糊帶過,只有新黨人信受奉行。

  還是台灣民間的智慧點得最直接:不待北京「恩賜」,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所享有的自由與權利的一小部分而已,有何值得新黨黨員大書特書?

  再換個角度說,既然如此「大方」,北京為何不能接受德國模式、邦聯、國協,甚至於中華民國在台灣等模式?他們在乎的,僅僅是「一個中國」的「名份」而其他好談嗎?難道沒有一點利益的成份?如果像江澤民、朱鎔基一樣,什麼都可以談,像錢其琛一樣,可以有包括保有軍隊、保持政府架構等等最大的優惠,為何北京堅決反對所有非「一國兩制」的選項?顯然中國方面的「一國兩制」,有極深極深的意含。而,「一國兩制」所承諾的最優惠的東西,不就是我們早就享有的自由?北京老是「買空賣空」,此種穩輸不贏的買賣,還是躲在一邊旁觀較安全。

•聯邦模式:

  聯邦就是以各州、省以州憲或省憲為基礎,參加或組成一個國家,各州、省擁有外交與國防之外的獨立權力。聯邦不得干涉各州、省的事物,且各邦、省派員監督國政。這模式北京也堅拒如昔,不必談。

•國協模式:

  以大英國協為範本,大家原先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因為建立自己的國會制度成為主權國家後,在1931年成立一種以奉英國元首為自己國家名義上的元首並參與友誼合作的特殊制度。每兩年,成員國政府首長參加國協會議解決共同事務。1946年,取消「大英國協」中的「大英」字眼,成為「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

  這是個「主權國家」可自願性的加入與退出的制度,並且實務上取消了「母國」的名號(即把「大中國協」的「大中」拿走,變成「國協」),這恐怕是北京所絕不能接受的。而和大英國協眾多成員不同,大中國協的成員也只有一大一小的兩造,怎麼看都是怪怪的,怎麼舉手投票都輸。

•邦聯模式:

  邦聯就是以獨立國家為基礎,參加或組成一個國家。參加的各國擁有獨立的主權。邦聯的實際成例不多,普魯士是一個、美國革命初期是一個。邦聯模式是在大選時候由連戰所推出(事實上早有學者倡議),但因恐影響選局,故隱忍至今年中才著書推廣。不過,連戰的邦聯看起來並無固定且可資辨識的內涵,也有臨時安排的意味,這點還須繼續補充:例如台灣的國名還叫中華民國嗎?總統與五院繼續存在?邦聯與現行憲法的關係如何?台灣的利益與北京的利益發生衝突時,以何為準?如何解決?中國國內總共要劃分為幾個邦才行?在在都是問題。

  「邦聯」和「國對國」不同之處,是「邦聯」內主權國家的地位,是由互相承認而來的,可以出現「北京承認台灣而國際不承認台灣」的情形。而「國對國」的主權地位,是由世界各國承認而來,只要世界承認台灣,北京承認與否無足輕重。這一點是連戰未想到,還是想到卻不說?真令人擔心。

•歐盟模式︰

  歐盟模式是大選時候宋楚瑜所推出,也是為了選舉考量隨即不說,到了今年才又大張旗鼓的推廣。歐盟模式是由法國與德國的「煤鋼共同體」所發軔,經由歐洲共同市場「內六外七」等五十餘年多階段的不斷演變,才有目前設立歐洲議會、理事會等,以及各國交出部份主權成立共同的歐元等歐盟的建制。

  歐盟模式的主要基礎是各國國會所通過的平等條約。在此「國際條約」之下,各國的國名與政治制度不改變,但有關會影響互相的事物,不能一意孤行,須交出部份主權共同決議。

  歐盟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參與歐盟的國家必須是民主國家,原因是唯有民主國家才能夠在經濟事務上有公平合理的對待,這對以經濟共同體起家的歐盟至關重要。極權體制國家,雖然在經濟事務上似乎較有效率,但是,一者,經濟的利益並非由全民共享,而是由統治集團的相關人士所囊括;二來,經濟政策繫乎一二人,對外之承諾不穩定,將影響歐盟全體的運作。因此,北京一來不願民主化、不願放棄共產專政,二來無法容忍台灣和中國外交與國防各自獨立,三來排斥與台灣平等以待、更反對簽訂國際條約,其反對歐盟模式,無疑是相當自然的事。

•德國模式︰

  德國模式,是兩個相互承認的對等國家關係,兩國各在聯合國各有席次,無礙的參與國際事務。更特別的是,兩國分屬北約與華沙兩東西陣營。對於此模式,北京以新華社、中新社通稿的形式,於1998年12月17日發表署名「陶正華」、題為「『德國模式』不適用於中國統一」的文章,而予以否決。

•中華民國:

  依據原始憲法的規定,中華民國的領域涵蓋了中華民國(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三國。想想,一國的憲法涵蓋三國,就知道其不可行之處。其次,依據憲法學的「國民主權」原理,制定中華民國憲法的絕大多數基礎選民(大陸人),已經在1949年之後,不只一次(而是三次)制定了新的憲法與國家。

  換言之,在憲法學上代表全體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已失去了被研究的存在實體。再加上,中華民國的憲法雖然是「一個中國」(代表全中國),但在聯合國中,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中國代表權」的爭議已經解決(2758號決議),不必再議。也就是說,在國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等於「中華民國」(注意,並非「中華民國」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出現「中華民國」字眼的法律文件,都自動轉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也就是為何韓國漢城的中華民國大使館會被北京繼承,而駐美大使館「雙橡園」要趕緊以一美元的代價轉移所有權,日後再轉回來的法理原因。

•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透過「修憲」的過程,將其實質「有效管轄」區域轉化為「主權獨立」的範圍,亦即變成「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台灣中華民國)。如此一來,就避開了(至少單方面的期望)與北京爭奪戰中,台灣方面的無理之處(避免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同時也兼顧政治體制不須大幅度更迭的困境。

  但這樣的「修憲」安排仍舊有瑕疵,因為極少部份人(台灣住民)是否有權修改和推翻極大部分人(大陸)所制定的憲法?更何況他們已經不只一次的表達意願,制定新憲法與新的國家。

•台灣共和國:

  中央政府仍舊存在,也沒有總統與國會的自由選舉,在社會變動的角度上,可以說也對內的維持了現狀。不過,北京激烈反對,美國不支持(柯林頓口頭聲明),東亞各國也因怕戰亂而不支持。故,目前國際支持度低。

  目前,北京能夠接受的唯有中國一省、一國兩制而已,即使在台灣看來也屬於統一範疇的「中華聯邦國」、「中華國協」、「中華邦聯」、「中華民國」等方案,北京也是連聽都不聽的堅拒。更甭說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國論或維持現狀)、台灣共和國了。相反的,在台灣的民意中,「中華民國在台灣」雖然北京也反對,但擁有最高的支持度。

  應該注意的是,為何北京只接受「一個中國」、「一國兩制」?說是「只要接受一個中國,一切好談」,但北京卻已限定了不能談邦聯,不能談聯邦,也不能談國協。為什麼呢?唯一的解釋是,邦聯制、聯邦制、國協制雖然實例不多,但總有先例可援,總有受國際監督的壓力。唯有自創加上「一個中國」前提的「一國兩制」,才為史無前例的制度,才不受國際監督。如此一來,「一國兩制」的解釋權就牢牢掌握在北京手中,怎麼說怎麼算。這樣的憂心,雖然可被評為有點小人之心,但攸關台灣千萬人身家性命,怎可不謹慎?

  北京支不支持是一回事,我們可以不管。不過對獨立派人士而言,相當難堪的是,「台灣共和國」本身雖有完美邏輯推論,但也犯了未尊重現實的毛病。現實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體制」雖不合法但卻有效佔領並有效統治台灣半世紀以上,已經超過了國際法上十年、十五年(最多三十年)的「先占原則」的時效。當年不具「合法性」(Legality)與「正當性」(Legitimacy)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體制」統治台灣行為,已經隨著歲月的更迭,逐漸獲取其「合法性」。更何況,所有台灣住民(公民)都參加了代表承認國家體制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以及更重要的兩次總統選舉,更使得「中華民國在台灣體制」,擁有了統治台灣的「正當性」。也就是說,以民主方式建立「台灣共和國」之時,必須處理也是經過台灣住民「同意」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體制」,在這一點上,有技術上困難(但非不能解決)之處。

  其實,在這些相似的安排之外,還有一種日本學者「中島嶺雄」所提倡的「七國論」,也就是將中國依據地理、歷史與經濟的條件,分成七個國家(大致上是華北國、華中國、華南國、西藏國、新疆國、東北國與內蒙國)。當然,這項安排主旨在降低中國超大國家規模的經營壓力,以及減少對鄰國的軍事威脅以維持東亞和平,對台灣的政局影響較為間接。

  對台灣來說,變動最小的方案,應當是最可行的辦法,所以我們選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兩方案,雖各有缺陷,但誰能苛責。要跨一步,向邦聯、聯邦、國協靠近,那是變動較大的選項,還要所有台灣住民說了才算,更不必提一國兩制、一省、台灣共和國等翻天覆地的變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