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7
 
 
中華民國退退退

 

  台灣中華民國自從老蔣漢賊不兩立的政策作祟,不但聯合國會籍不保,到現在還積極主動求退,終於成為外交孤兒。  

 

最後一次撤退

-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撤退年表

1985.12.21~27 八十年代週刊
張懷德


中共已正式向亞銀提出入會申請,預定在明年三月進行表決,這種情勢非我所願,然而我國斷然退出亞銀,無異使中共企圖在國際社會全面孤立我國的陰謀得逞。為此,我們鄭重要求外交當局在處理亞銀會籍問題時,應採以「非常的手段」,以突破外交困境,絕不再有過去的「輕率作風」,任意從國際組織撤退。

  十二月十七日佔國內增額立委絕大多數的王清連、張俊雄、黃正安等,向行政院提出一篇聯合黨內外立委的緊急質詢,要國民黨外交當局接受以「中國—台北」的會名繼續留在亞銀的條件,力保這一個我國碩果僅存的國際官方組織,然而隔天外交部長朱撫松在立法院的一席報告,卻註定這場亞銀會藉保衛戰,又將失敗,他堅定地表示「無論是『中國台灣』或『中國台北』,我政府絕不能接受。」

  國民黨政府自大陸撤退來台後,三十幾年內,前前後後共退出二十幾個重要的國際官方組織,而它的退出方式也隨著情勢的發展各有不同,第一階段是基於財政的困難—「主動退出」;第二階段則因中共進入聯合國—「被迫退出」;第三階段,因「漢賊不兩立」退出國際貨幣基金會及世界銀行;而最後一個的國際官方組織「亞銀」,國民黨為了堅持無法接受「一國兩制」,又勢必再做一次「撤退」。以下是我們在國際組織的「撤退」年表:包括各次的撤退時間,原因與不利的影響結果: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西元一九五0年到一九五一年之間,國民黨政府退出的重要國際官方組織計有:一九五0年退出「關稅貿易總協」(GATT)、「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一九五一年退出世界農糧組織。

  相當諷刺的是當時國民黨政府退出這些組織的方式,都是採「主動退出」的方式,而所持的官方理由一律是因「動員戡亂及財政困難」,但據一些資深的外交官員在國內的校園內授課時,則回憶說:「當時退出,只惟恐中共因而獲利,事實上這種作法是昧於情勢,不瞭解國際組織的軍要性。」

  一旦宣佈主動退出,想再重新加入更有困難。三十幾年來我國政府一直不斷地想嘗試返回前述三個組織;但惟有「民用航空組織」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所以於一九五三年重新批准加入,但在一九七一年又因我國退出聯合國,將我國排除出會,至於「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與「農糧組織」則一直無法進門一步。

  它們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

  1.退出「關稅貿易暨貿易與總協定」使台灣不能享有歐洲共同市場、北歐、加拿大給予開發中國家的關稅優惠待遇,使台灣產品在各國受到各種不公平的貿易障礙,如今台灣對歐貿易一直無法突破,與退出此一組織有極為重大的關連,它造成的損失至少高達千億美元以上。

  2.「聯合國農業暨糧會組織」,它的宗旨主要為「以集體合作的方式,提高人類的營養品質、確保農產品生產與分配效率的改進;以擴展世界經濟及保證人類免於飢餓。」。現今我國的農產品輸出困難,主要無法藉由此一組織作妥善的安排,而一旦我國有嚴重的旱象、災荒發生,也將因退出一組織,無法獲得應有的救助。

  3.「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它因一九四四年的芝加哥航空公約而成立,它主要在規定各國的領空權、航空機的停留、飛越及各國在民航上爭端的裁決。進出此一組織。對一國民航事業的影響甚鉅,過去華航另開闢荷蘭航線問題,因希臘反對經過其領空,差點受挫,日本限定華航只能停在成田機場等,都與我國不是該組織的成員有關。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西元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二年間,短短一年間國民黨政府退出了十餘個國際官方組織,較重要的有國際海事諮詢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等。

  當時我國民黨政府之所以會在一年內,不斷被迫退出各重要國際組織的主因為,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依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通過中共入會並排除我國會籍案,緊接著與聯合國相關的專門機構亦相對地迫使我國退出。

  雖然我國外交當局在退出聯合國時,再三地向國內民眾「絕不影饗我對外的實質外交關係」、「我國仍將屹立自由世界」等等,但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呢?

  (一)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被迫退出「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ESCO)的影響為;聯教組織成立的主要目標在於促進各國文化、科學及教育上的交流合作,許多開發中國家藉由該組織所訂的公約,而獲得在國際視聽器材上的援助、官方文物的交換、與科學、教育制度的改革等。我國政府的退出,致使得上述關乎整體文化與科學教育發展的交流,完全因而斷絕。

  (二)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被迫退出「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影響為,國際組織主要在消除勞工階級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困楚,各國的勞工可以藉由此一組織下的公約,到他國進行勞務工作,如果受到不平等待遇,可以向國際勞工提起申訴等,我國因退出此一重要組織,近十幾年來一直無法參加世界性的勞工會談活動,國勞組織也無法向世界反映我國國內當前的勞工困境,來督促我國政府改善勞工待遇。

  (三)一九七二年四月十二日,萬國郵政聯盟(UPU)以通信投票決定,排除我國政府會籍的影響為,在未被排除會籍前,我國之一切郵件、包裹、郵政匯兌等皆可以直接向他國傳遞,但如今則必需以透過第三國居間的方式傳遞,其不僅增加郵政負擔,亦影響郵件傳達時間。

  (四)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二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以我國已非聯合國會員國為由,在第二十五屆大會中將我排除而接受中共入會,未退出該組織前,二十幾年間,世衛組織至少曾提供我國十餘項以上的計劃援助,如全省各地下水道的改進,砂眼的防治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大家都記憶猶新,然而一旦退出,上述之援助計劃終告終結。

  (五)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九日,我政府退出聯合國後,國際電信聯合會(ITU),也同時通過排除我國會籍,由於電聯會主要是在促進各國間電信、電報線路的合理使用。而隨著人造衛星的發展,更在尋求建立一個可供全人類共同使用的通訊衛星系統,退出後,我國雖與各國因所有通訊的合作條約,電訊仍得以保持通暢,但對於他國電信的干擾糾紛,卻無法經由電聯會仲裁,而人造衛星發展的新知識也無由獲得。

  (六)一九七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國際海事諮詢組織(ICMO)依組織公約第十一條之規定「任何國家或領土不得在違反聯合國大會決議的情況下繼續為海事組織的會員國」而將我國排除。其影響為,我國以貿易為主導的國家,在貿易運送過程中如有海上事故的發生,或與他國有海事方面的衝突等無法藉由ICMO的援助與仲裁,其對我國航運的發展甚為不利,國內許多船舶常登記他國為船籍國亦與此有關。

  (七)另外與聯合國有密切聯繫,但法律上並非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國際原子能總署」亦於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九日將我排除而接受中共入會。這一個決定,對國內當前正發展的核能發電亦有極不利之影響,因依規定,該總署必須派專人隨時檢查會員國核能設備的安全與維護狀況,而其使用後廢料的處理方式,也必需受其嚴格監督,國內的核電設備目前弊端迭生,又與該總署無法正式連繫,安全性如何?會有怎樣的危機?無從得悉,令人憂心。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西元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間,國民黨政府在與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完全斷絕關係後,又於一九七九年左右相繼退出世界最重要的金融組織—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與世界銀行(IBRD),一九八五年三月可能退出亞洲開發銀行。

  我國會退出上述的重要組織,主要與中共和美國與一九七八年建交有關,美國在此之前,一同支持我國在上述組織保有「中華民國」名義的會籍,但與中共建交後,則支持中共入會,當時外交當局基於「漢賊不兩立」的立場,遂立即宣佈退出,但此一措施,對日後國內整體財、經體系的發展,顯有相當重大的影響,主要為:

  (一)國際貨幣基金會的主要功能,在於促進國際匯兌的穩定,保證各國貨幣的價格,以及提供各國的國際收支情況,黃金及外匯數額等。參加該組織,表示該國的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受尊重,並能經由該組織之規範使該國的幣值能夠持穩定的局面。我國因退出該組織,目前在國際工程的包攬和鉅額的貿易時常遭到他國的拒絕,新台幣一直無法成為國際貨幣在各國流通,皆是最明顯的弊害。

  (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簡稱世界銀行IBRD),世銀主要的宗旨,在於協助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及一般開發中國家從事經濟建設,另外它也常提供巨額資金,供世界各大民營機構,從事建設性的事業,許多亞、非國家常藉由從世銀的低利巨額貸款,來進行重大建設,現今韓國基礎工業的發展,得利於世銀不少的協助。然而我國自退出世銀後,遂無法獲得前述的援助,只得向一般的國際性大商業銀行借入高利息的貸款。

  由於國民黨當局日前聲明拒絕以「中國台北」的名義留在亞銀,依情勢的發展,我國在明年三月會退出這個類似世銀性質的國際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屆時我國與世界各國官方的國際性組織,將完全斷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