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12
 
 
以媒體暴力打壓言論自由


 

  媒體報導是否公正、公平能反應真實面,是媒體的第一原則,黨政軍退不退出媒體並不重要,其重點在於媒體縱容,單方面批評謾罵的不良文化,對台灣的民主化造成太大的損失,而主持人或主播的刻意誇大不實報導,而引申不報導的資料再製作新的爭論,才是媒體暴力、愚民教育的最大惡習。

  何以李敖、陳文茜的什麼大不大、小不小,皆是引用自己主觀者的證據,其兼司調查員、檢察官到法官的大權,自擁頻道的節目,一面倒的大放厥辭,胡言亂語,久而久之會讓民眾麻醉,而反應不良,可是在高密度的曝光率之下,既有知名度又有高收入,故憂心的是財團接受媒體而產生的惡性競爭,會有璩美鳳的獨家報導的效應,此效應一旦大大發展,我看李敖A片與文茜R片,就可能大行其道。

  過去一黨專政,媒體為國民黨所嚴格掌控,而現在新政府執政,各媒體胡說八道,罵領袖、罵元首,拿假證據,公然吹噓,極端侮辱人權,還自慰喜悅,台灣真是媒體出牢,有如猛獸大肆殺戮,強姦民主道義,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反民主、反自由、反民意、反政府,是中共的白手套而已,如此一來,所謂新聞自由其價值何在?其公理何存?這種變態歇斯底里的神經病媒體工作者,是亡民、亡國、亡自由的妖孽,其等能公器私用,公然辱罵,吾等一般老百姓何不頂著言論自由來反擊辱罵這批利用民主自由,反民主精神的媒體工作者,就請大家開罵吧!反正人民言論自由大於新聞言論自由,有錢一齊來經營媒體,公然回罵亦是有可許之處!尚想舒放身心壓力。

  三十年前我在精神病院實習時,有一批思想家,很會演說,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說個不停,他們受高等教育,有被害妄想,聽其言,似乎合乎道理,但是似乎有不合宜之處,由於這批高等學者辯才無礙,口若懸河,成為妄想症的瘋子,引起社會不安,終於進入療養,現在是講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時代,類此瘋人有了戰場,可樂得吵翻天。

  依吾等觀之,某些台灣的媒體工作者,因五十年困太久了,一下子可以自由發飆,反而成為妄言妄語者,佔著傳播頻道特權,以言語暴力侵害公眾言論自由的權利,在正反無法互辯與傳播力量不均衡的對立之下,台灣的媒體運用所謂聽眾call in 給一般民眾來沾糖吃,亦是無聊透頂的技倆。

  請壹週刊精神站起來吧!多挖挖這種患了病的主播或大亨的隱私,他們嚐到公然自我標榜的甜頭,自然必須嚐到被神化的苦果。

  以下文章可供參考,請看看吧!

 

台灣特定媒體受中資蠶食鯨吞,
難免成為中共統戰利器

2001.12.15/台灣日報社論


 林陳粗話事件,引發社會大眾關注政治人物與媒體的分際,一些遭點名批判的政治人物昨天有了積極回應,立委陳學聖承諾將辭去他所主持的三個廣播節目,立委李慶安也保證不會再跨足媒體圈。不過,李慶安也對民進黨提出強烈的抨擊,指責民進黨過去在野時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如今掌握權力後,就成了小綿羊、小烏龜,反而縮回去了。李慶安的說詞,似是而非,表面上堂而皇之,一經檢驗,則屬脫離現實時空的高調。

 台灣媒體過去最大的問題,乃是黨政軍的介入操控,此一現象是整個威權統治體系的一環,也就是,統治者藉由對媒體的掌控,箝制異議,散播官方唯一的意識形態,對人民進行洗腦,以利於政權的鞏固。這種專制力量的介入,使得媒體的表現,只符合政治正確的原則,違背新聞專業標準與要求,更背離了社會多元生態,以及自由化、民主化的趨勢。

 所以威權體制下的媒體,對於萌生於本土的反對運動,極盡抹黑醜化之能事,假國家安全之名,撻伐民主改革的聲音,扮演著統治者的鷹犬,乃是民主化與本土化的絆腳石。這才是當初反對黨要求黨政軍勢力(實則指涉威權統治集體及其代理人)退出三台的背景。

 如今,民進黨取得政權,政府握有股權的媒體,體質上出現良性質變,已不再是執政黨攻擊反對黨的工具。而政府依法派出擔任官股代表的董監事,均為傳播界人士,其專業素養與經營理念頗受外界肯定,與威權時代酬庸式的人事安排絕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政府是否不應經營媒體,仍有爭議,以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為例,著名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即為國營,但是它在新聞領域上的表現,以及不受特定政治勢力介入干預的良好傳統,一直備受讚譽。也就是說,在民主化之後,台灣應否擁有國營媒體,其實是可以從新聞專業、社會公義與國家利益的角度來探討,不必侷限於朝野政治力拉扯的狹隘範疇,否則可能窄化此一議題的嚴肅的內涵。

 政府是否退出三台,固然是媒體改革中一個重大爭議,卻非當前最迫切的議題。事實上,當前台灣媒體最大的問題,乃出在媒體生態逐漸出現統派的群聚效應,從媒體的所有權、經營理念,以及工作者、受訪者,幾乎一以貫之的表現出特定族群的觀點與親中態度,讓台灣本土的聲音遭到淹沒。

 從去年總統大選,台灣完成政黨輪替之後,叩應節目更為興盛,幾乎已到了各家電視台都必須開闢談話性節目的地步。可悲的是,這種現象所代表的並不是民主改革的開花結果,反而是對台灣進步的一種拉扯。

 只要稍微瀏覽這些節目,(事實上多數人都無法耐心觀看)即可發現,不論是主持人的意識形態、族群情結、議題的設定、以及邀請的來賓,幾乎是清一色的批扁反李人物。這些人每天在電視頻道上,口沫橫飛,上天下地,無所不談,彷如博通古今,知曉萬物,其實主題只有一個:批扁批李揚中。幸好,台灣的民眾早已學會了判斷,不再受到妖言所惑,在選舉中做出了最有力的反擊,讓急統反台分子紛紛中箭落馬,也使一味製造政局不安的國民黨嚐到最大的敗績。

 台灣媒體的統派群聚效應,另一個重大的警訊在於媒體逐漸受到中資的蠶食鯨吞。日前新生報易主,即有中資參與其間,而最近幾個台灣媒體遭到香港財團的購併,其金額之大,令業界行家不敢置信,以一家商業雜誌集團竟有近二十億的價值,則購併者的真正動機與背景,不免令人質疑。

 而不管資金來源是透過海外第三地或香港,此種媒體購併行動越多,台灣媒體的親中聲音就更加強化,群聚效應就越來越大,台灣的新聞與言論市場也等於淪陷了。因此,三家無線電視台的官股釋出,是否會淪入財團手中,成為金錢控制輿論的工具,抑或成為中國的囊中物,質變為赤色媒體,絕非杞人憂天,朝野都應該具有高度的警戒心。

 

 

 

兩蔣政權虛構的族群優越論應該到此為止了!

2001.12.18 台灣日報社論


 國策顧問蕭新煌曾在六月下旬的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專題報告上,針對台灣的族群問題一再受到少數政治人物蓄意撩撥,提出了深入的批判分析,他指出民間社會已經能以欣賞、包容的角度,看待「閩南、客家、外省和原住民」並列的多元族群文化,政治圈子卻還以舊時代的「本省人」、「外省人」二元對立思考模式,誤讀新時代的四元族群差異現象,且在選舉之時訴諸族群動員,散發政治煽動作用,拉大了不同族群之間的國家認同矛盾。

 蕭新煌的中肯剖析,遺憾的是,汲營權位的在野人士並未引以為鑑,仍在立委大選期間肆無忌憚、明目張膽進行族群動員,即使敗選之後仍未死心,且在立法院搖著國旗哭泣,民主化的台灣竟非這群在野人士的認同依歸,讓人痛心。

 自從李登輝、陳水扁先後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以來,每逢選舉,台灣的省籍問題、族群關係就要被切割一次,操作的手段愈顯極端,尤以今年的立委大選為甚。
 ●新黨立委候選人馮滬祥的競選總部內,懸掛的是蔣經國、江澤民的肖像;
 ●新黨黨魁謝啟大多次公開辱罵李登輝、陳水扁;國民黨主席連戰則是批判李登輝「大放厥詞」、「退而不休」,講什麼國民黨是外來政權;
 ●參選立委的章孝嚴指稱李登輝「對不起」國民黨總裁蔣中正、前主席蔣經國,更對不起中國國民黨;
 ●曾經代表新黨參選總統的作家李敖,更是在其主持的電視節目當中宣稱「外省人優越論」,鼓吹新黨執政的「福建省金門縣」脫離台灣宣布獨立……

 諸如此類的言論主張,只因為仇視李登輝、陳水扁的心態作祟,因而撩撥族群關係、刺激省籍和諧的說法,盡在立委大選前後輪番搬演,至今仍無歇止的跡象,在這群絕大多數是外省籍第二代的在野人士眼中,似乎在台灣主張本土化政治改革、堅持台灣主體性立場的人,就是「數典忘宗」的壞東西,然而實情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有人願意態度恭謹、和顏悅色去跟中國的領導人相談甚歡,卻以冷嘲熱諷、惡聲咒罵的姿態敵視台灣人民選出的國家元首?為什麼「本省籍」的台灣選民願以手中選票支持外省第二代的政治人物,「外省籍」的台灣選民卻不願意支持主張台灣主體性路線的候選人?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出在國民黨主政五十年的教育偏差。

 來到台灣的國民黨統治者,曾以文化控制手法,強行灌輸台灣人民虛幻的文化優越感,於是乎台灣本土的歌仔戲、布袋戲遭到貶低放逐,甚者須以北京話發音才准在電視搬演,至於中國大陸地方戲曲之一的京戲來到台灣成了「國劇」;台灣人民日常使用的語言,則被貶成不登大雅之堂的「方言」,孩子若在學校說了母語就得接受處罰;透過統治者虛構的文化優越感,許多移民來台的外省籍人士竟也逐漸養成「族群優越感」,不願學習或接受台灣的語言或飲食,這股心理情愫若在選舉之時受人撩撥,自然激生而出「血的團結」的集體意志,於是乎眷村成為外省第二代政治人物的「鐵票」。

 若以政治心理學的角度觀之,外省籍台灣選民的「血的團結」乃是建立在少數的凝聚之上,而非融入於台灣做為一個生活社群之中,因而也就容易衍生過度猜疑、自我防衛的危機意識,誤以為在本土化的政治生態結構底下,外省籍的官員隨時會遭撤換,故對任內更換郝柏村、李煥閣揆職位的李登輝,甚感怨懟,連帶也以猜忌眼光看待陳水扁主政;然而讓人憂心的是,經由選舉過程的族群關係不當動員,外省籍選民「血的團結」意識升高,相對也會刺激本省籍選民的「本土意識」抬頭,兩相激盪下來,愈是撕裂台灣的族群和諧。

 今後唯有透過教育體系、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發展,台灣各個族群的住民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台灣主體性的必要,政黨與政治人物的以身作則尤其重要,我們希望,這次的立委選舉是族群動員的最後一次。〈為了突顯其中的一些論點,本報對文中的段落略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