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97
對美關係 台灣慎防過分自信

 

2002.05.12 自由時報
《白樂崎專欄》  

 在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最近訪問華府之前,甚至在他停留華府期間,美國媒體的相關報導都相對有限。中東情勢緊繃和阿富汗戰火持續,成為媒體更為關注的重大國際新聞。此外,胡錦濤此行也毫無意外可言。不過,在胡訪美期間,我倒有兩點觀察,其一是現在美國在兩國關係中似乎更懂得善加運用對於中國政局的可觀知識,以及自身的能力;其二則是台灣似乎對台美關係愈來愈有自信,或者該說是過分自信了點。

 可想而知,國際新聞媒體對胡錦濤此行將如何改善美中關係,或者他未來可能採行那些改革措施,有較多的臆測。報紙在描述對胡錦濤此行的預期與結果時,則比較中性客觀。華盛頓郵報針對美國轉向支持台灣做了一篇平衡的報導(而且細節遠較過去其他媒體報導更詳盡),紐約時報則報導了中國共產黨內部正進行黨務改革辯論。其他新聞報導多半強調胡錦濤此行,以及胡錦濤其人都和美國原本的評估相去不遠。

 胡錦濤此次訪美期間極力保持低調,例如並未舉行記者會,似乎是因為胡錦濤幕僚不希望在胡返國後面臨政治問題所致。美國政府雖為胡錦濤打開了與數名內閣官員、副總統及總統舉行會談的大門,但至少並未公開表現出曾與胡錦濤進行任何實質討論。

 在台灣問題上,過去中方總是會要求美國重申三不立場或簽署第四聯合公報,或和中方發表聯合聲明,即使是像胡錦濤這種層級的官員也是如此。現在中國對布希總統至少已經提及三個聯合公報(雖然一定也會同時提及台灣關係法)一事感到放心。美國宣稱會持續一中政策,似乎也已成為純屬形式的次要議題。隨著中國與台灣間經貿關係愈來愈有利於中國,胡錦濤也遵循北京立場,把焦點集中在美台軍事關係上。根據媒體報導,對於中方的抱怨,美國則再度以中國把飛彈瞄準台灣,作為回應。

 美台關係無疑較過去穩固許多,至少是自一九七九年以來最穩固的時期。這項發展顯然讓台灣在追尋國際目標時更有自信。在某一層面上,即使對美國而言,這也是一項正面的發展,因為如此一來,美國可向太平洋盟邦證明,美國確實遵守其安全承諾。此外,過去也一直有人主張,台灣愈有自信,就愈可能與中國展開對話。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台灣也將因此肩負起必須在自信與謹慎間保持平衡的責任,這不僅是對台美關係負責任,更是對全亞太地區負責任的表現。

 美國針對與台灣加強關係所提出的論據,整體而言是要在美國與中、台兩造的關係上重新取得均衡,確切而言則是要在中國隔著台灣海峽不斷增建飛彈部隊的情況下,盡到台灣關係法中規定的義務。同時,在台灣民主化之後,美國也早就有必要調整對台政策。

 不過,美國的基本政策並未改變。美國在太平洋及東亞地區的安全利益仍和過去相同。美國在東亞地區經濟利益的重要性也和以往並無二致。美國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恐怕也只會愈來愈重要。這些政策所衍生的許多問題,例如美國行政與立法部門間對中國政策的歧見,或者保持模糊立場以利彈性運作,卻難讓外人理解的作法,也依然存在。

 同樣地,美國仍將繼續避開主權議題,拒絕充當兩岸調人,並堅持兩岸問題應由雙方自行解決,條件是必須循和平途徑。美國在發表上述聲明時,通常都會強調中台任一方都不應片面解決爭議,不過近來美國則轉而強調雙方應重開對話,而且不得有挑釁動作。

 在這種情況下,對台灣而言 ,在改善自身國際地位的自信努力,以及可能被中國及美國視為挑釁的行動之間到底界限何在,應該如何拿捏分寸呢?答案是,這恐怕並不容易。事實上,「挑釁」一詞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加,例如要求雙方都應保持自制避免挑釁,反可能使兩岸事務字彙中多增加一個曖昧字眼。究竟何謂「挑釁」,目前尚無明確的詮釋。這或許包括把飛彈瞄準台灣,因為此舉明顯意圖恫嚇台灣,但同時又是美國依照台灣關係法規定,協助台灣強化防禦設備的理由。阻止台灣參與國際性組織或許應歸入挑釁的範圍,然而北京領導當局對台灣的口頭威脅,卻似乎又不算 是挑釁。

 在台灣這邊,「挑釁」甚至可能指的是北京當局所不願聽到的言論。這看起來或許很容易解決,卻忽略了此舉在台灣國內所造成的問題。在一個開放且競爭激烈的政治制度中,就任何議題公開陳述任何立場,都可能成為重要的政治議題,尤其是像國家認同這樣一個涉及情感的根本性議題。政治領袖在國家認同辯論中不論是站在那一邊,那怕只表現出些許挑釁,便可贏得不少選票,或輸掉不少選票。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的執政黨勢必多所顧忌,而反對黨卻擁有寬廣的攻擊空間。

 因此,美國展現出強烈支持台灣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讓台灣在處理兩岸問題時更有自信,但美國的態度並不能取代台灣國內的力量與支持。美國的承諾或可減少台灣對自身安全的不確定感,不過唯有穩固的國內支持,才能確保台灣在談判桌上堅守立場。(國際新聞中心俞智敏譯) (白樂崎先生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