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62
過台灣本土的端午節

 

2002.06.15自由時報
☉王崇堯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與春節、中秋為台灣三大節慶。端午起源古時吳越民族的龍圖騰祭祀,是早期濱水部族的祭祀活動。夏季划著龍形舟楫舉行河祭,以樹葉裹物拋入水中來祭祀祖先。慢慢地它也與夏季風俗結合,再附會歷史人物如屈原的憂國,做為節慶的文化意涵。

 食粽本是避寒驅毒的風俗,如諺語所說「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另外,夏季也有以粽子祭祖之禮儀,祈求祖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五月同時也是春、夏交替之時,蚊蟲日趨繁殖,暑熱時疫增多,因此五月會被視為「惡月」。端午以菖蒲、艾草及雄黃酒做為保健避疫應可理解。

 龍舟競賽是端午活動主軸,除了珍惜水源,及從水源神話傳奇賦予文化豐富想像空間外,歷史人物的附會更讓節慶的意義能根植於人民的生活情境。且可藉著每年一次的龍舟活動,來喚醒人們心中的歷史記憶,以此凝聚生命與共的「此時此地」共識。因此,在台灣我們要過的不應該是「中國風情人物」的端午,而是「此時此地」充滿「台灣風情人物」的端午,且成為我們每年食粽、划舟的共同歷史記憶,並以此來凝聚台灣意識。

 其實與端午有關的中國民間流傳人物不只屈原一人,還有介之推、伍子胥、越王勾踐到孝女曹娥等等。可見歷史人物融入節慶被民眾紀念有其時代性,以此角度思考來過台灣端午節慶才有意義。端午已在台灣本土匯成一個新的文化風貌,雖然食粽、划舟習俗存留下來,然歷史情境與人物已迥然不同,台灣人應可在台灣的文化情境中來過台灣本土的端午節慶。

 以宜蘭礁溪二龍村龍舟賽來說,最早定居二龍村的是噶瑪蘭人的淇武蘭部落。漢人移民入墾後,在隔溪之處建立洲仔尾村。兩村隔著水深小溪,不只阻隔了不同族群的來往,也淹死了不少當地婦孺。兩村居民因著相信是水鬼作怪,而有協議共同划舟,柤互守護河溪之舉。爾後就形成每年一次的龍舟競賽。這就是台灣端午故事,象徵著不同族群,先後來到這塊土地的人民,願意共同守衛鄉土,同舟共濟來克服環境的困局,且讓這樣的互愛、互助在台灣的端午節慶中流傳。

 另外,在端午舉行的中港「祭江洗港」、中部犁頭山的「木屐競走」、台南永康的「蟋蟀大賽」與東港佳冬的「石合戰」(石頭戰)等等,皆可作為台灣本土的端午故事。

 位於苗栗竹南西邊的中港,是中北部泉、漳移民墾荒之地,因位居雞籠與鹿仔港之間而有中港之稱。日據明治四十一年,縱貫鐵路通車後,竹南取代中港運輸地位,而使中港漸趨沒落。然此地傳承已久的端午龍舟賽及祭江洗港之儀,祈願漁業豐收,闔境平安的風俗仍然流傳下來。這樣的台灣端午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護河川,洗濯環境污染與淨化人心。台中大肚山南端的犁頭店(今南屯區)是中部早期開墾區,當地因有諸多打造農具的商店而得名。相傳犁頭店位屬穿山甲穴,而被視為福地。每年春臨或端午前後,居民要以巨響來吵醒冬眠的穿山甲,以期醒來的靈獸能帶來地區一年的蓬勃發展。這就形成現今仍保有的木屐競走活動。這樣的台灣端午故事,帶給我們如何凝聚社區意識,提昇社區活力的啟發。

 台南永康市豐榮里社區在端午後所舉行的蟋蟀大賽,與東港佳冬粵籍與閩籍的石頭戰有相同之含意。蟋蟀會相鬥、人們會丟石頭,是因具有直覺的領土觀念。這樣的台灣端午故事,提醒我們有過族群排斥的成長過程,進而凝聚國家與國民意識,來保衛台灣領土,與外來的侵略者戰鬥。

 但願,今年在台灣所過的端午佳節、所說的端午故事,不再是「中國風情人物」的端午,而是洋溢「台灣本土風情」的端午。(作者王崇堯╱英國劍橋Westminster學院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