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08
李遠哲:培養重點大學成學術天地

 

2003.01.20自由時報

◎記者郭怡君、溫春華、林芥佑╱專訪

 九年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在使命感的驅使和乍聞台灣好友張昭鼎過世的警醒下,毅然放棄美國籍回台灣擔任中研院院長一職,當初他回國打拚的心願和目標,這些年來是否都達成了?

 本報記者特別專訪李遠哲談談這九年來的心路歷程。在言談中,李遠哲對於看到很多傑出的海外人才,願意在他力邀下回台參與改革,讓他感到很欣慰。他也希望帶領國內學術研究,迎頭趕上國際水準。

 問:李院長回台服務滿九年了,您自己認為這九年來對台灣社會所作最關鍵的幾件事情?

 答:很多人喜歡去講自己做了哪些豐功偉業,但我認為旁觀者清,哪些事情是關鍵或貢獻,應該是旁人去講的。我只在乎當初我回國前想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做到?決定回台灣前,我就在想要做哪些事。

 第一件,就是要把中研院提升到世界學術最高的水準,如果這點沒做到,我回國擔任中研院院長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第二件,是我所研究的領域「化學動態學」,在台灣也一定要成功,讓台灣的化學動態學研究是領先於全球的;第三件,是在行有餘力時,要熱心投入社會改造。

 當初我決定從美國回台灣時,不少人問我:「台灣是那麼美好的地方嗎?為什麼你要放棄美國的學術生涯和生活回台灣去?」我就回答:「如果台灣已經是那麼美好的地方,就不用我回來了。」我認為,台灣對「願意接受挑戰的人」而言,是個很美好的地方。

 問:院長當初設定的三件事,您認為自己都達成了嗎?

 答:九年來中研院的確已經改進了不少,除了制度改善之外,也吸引很多資深、壯年和年輕研究人員回到中研院作研究,尤其有不少院士陸續返國,一起投入提升台灣學術水平的行列,我不能在這裡一一列出這些傑出學者的名字,不過這名單一直在擴大,像年初翁啟惠院士已經決定為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發展投入心血,今年還有賀端華、賴明詔等院士都會回來參加學術領導的工作。去年底幹細胞專家游正博也接任動物所的所長。

 看到很多傑出的海外人才願意回台一起參與改革,是我回國以來最高興的事之一,因為很多人才回來,讓台灣越來越有競爭力。

 十多年前有人笑中研院是個「研究人員養老的地方」,一般人也都不太知道中研院是什麼,但現在中研院不但已經蛻變為一個「能夠吸引人才的地方」,某些領域在國際上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同仁們對身為中研院一份子感到自豪,而我也對中研院能有這樣的轉變感到高興。

 不過,雖然這幾年國外的諾貝爾獎得主、院士和傑出研究人員,來中研院訪問時,或在國際科技雜誌上,常講了很多恭維中研院的話,我並不覺得「滿足」,中研院還是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

 就像我年紀雖不小,打網球還是一直想改善球技一樣,我的人生態度就是「求進步」,而不是「求勝」,做什麼事都要很認真的求進步。

 台灣學術研究要全力發展,「科學研究的提升」和「行政體系的改善」應該要分開來看,且行政體系應該是協助科學研究做得更好,對科學家的授權應該更大,而不是增加研究人員的負擔和困擾。

 有不少傑出海外人才跟我抱怨,以前他們在美國申請計畫,只要寫一個簡單的計畫書就能得到比台灣多五倍的研究經費,回台灣卻要寫一疊一疊的計畫申請書、報告,經費的使用還受太多的限制,這對研究發展是很不利的。

 中研院在制度和行政革新上,就是希望打開台灣學術風氣之先,打破薪水平頭制、改善所長遴選制、成立智慧財產權和技術移轉辦公室、建立研究技師聘用制以及研究中心的設立等,希望讓台灣的大學和學術機構的發展有參考的價值。

 台灣必須要有個學術機構能在短期間內,提升到世界最高水準,在此點上中研院責無旁貸,但中研院的下一步是要與國內的幾所研究型大學進一步合作,協助這些大學發展得更好。

 二十年前協助中研院籌備原子與分子研究所的成立時,我就很堅持要設在台大校園裡面,中研院跟大學的互動應該要更密切,除了將南港變成比較理想的學術園地外,也要讓重點大學的所在地變成更好的學術天地。

 相對於日本重點大學經費的投入,南韓、新加坡、香港對大學的投資,或是中國大陸這幾年對北京、清華等重點大學所做的全力培植,我們的政府和大學真的都還要好好加油。

 問:院長三年前在總統大選之際,曾公開發表一篇演講,指出台灣正面臨人才斷層等五大斷層危機,而未來五年將是台灣發展「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的關鍵,現在五年已經過了三年,院長認為這些危機有改善嗎?

 答:三年來我們有一些起色,但的確「進步得不夠快」。政黨輪替對台灣的民主化是很重要的里程碑,可惜執政團隊三年來進步得不夠,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也一樣關鍵的是我們在野黨的努力。

 不少外國人看到有些在野黨的領導階層在國外所發表的言論,常覺得很奇怪,問我怎麼會有「一個國家的反對黨跑到外國,去講那些詆損自己國家尊嚴的話呢?」民主先進國家的反對黨,是有責任好好監督政府,但都該是「對國家忠誠的反對黨」,台灣雖然達成政黨輪替,大家對如何做到真正的民主,還有很多需要學習之處,老實說,台灣的民主化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

 問:院長當初回國時,曾說您作院長只要作十年,現在雖已滿九年了,但中研院組織法修正案建立院長任期制,前年十一月才由立法院通過,院長的任期到底要怎麼算,目前對退休生涯有無規劃?

 答:很多人希望我從修法後,重頭開始算我的任期,我覺得雖然法律上的解釋也許是可以,但我不願意這樣做。

 中研院評議會建議修法前的服務算一任,我的第二任任期是從組織法修正案通過後開始算,因此前年十一月總統府發給我五年的新聘書,照這樣算我還有三年九個月的任期。

 我退休後,還是會為台灣的進步,在學術與教育上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