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21
有骨氣的人…

 

2003.01.25自由時報
◎李敏勇

 在我們的時代裡,在我們的土地上,從人到台灣人,到台灣國民到世界公民,視域裡存在著令人省思的課題:

 有霸氣的人多,但有骨氣的人少。

 有財氣的人多,但有才氣的人少。

 有人氣的人多,但有義氣的人少。

 從前,國民黨統治,威脅利誘之下,人性被扭曲。入黨這個詞語從帶著中國南腔北調的口音聽起來就像「吃糖」。黨外時代的民主運動演講會,常有人調侃輔導長(那時是王昇的部眾)夜半搔台灣兵的腿問說:「要吃糖嗎?」

 許多乖寶寶寧選胡蘿蔔不選棒子。想要在公家機關廝混的人著眼於升遷,哪裡記得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戒嚴統治時代,被去歷史的台灣人紛紛投靠國民黨,軍公教尤多,在那統治機器的染缸裡,共犯結構和分贓體系是一體兩面,人性之破壞成為台灣不能承受之重。

 被害者的台灣人如此,加害者的中國人呢?附和統治機器者根本很少能夠反省。國共內戰是共匪作亂,因此要消滅共匪。因為要消滅共匪,所以批評統治權力的聲音都是附匪份子,都要治罪。(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一體,統治機器的附和者都是其徒眾。)從中國大陸來台,有些原為追求民主與自由的知識份子和文化人,命運也多災多難。

 在加害者群裡有被害人,在被害者群裡有加害人。在惡質的政治生態裡,人性被倒錯化。而國民黨統治就建立在這樣的文化和政治情境中。

 被日本人化的台灣人是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的歷史形跡;而被中國人化的台灣人是一九四五年,或從一九四九年到現在的形跡?(或說到一九八九年,那年鄭南榕自焚身殉,原籍福建的他說自己是台灣人,他當然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陳師孟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人。看看他在涉入政壇的發言,那樣的真實是稀罕的聲音,當國會裡面對裸體國王的許多委員瞎說時,敢於真實的堅持。若說不適應現今的台灣政治,也應檢討被破壞的政治生態吧!捨資政而寧取凱達格蘭學校主事之職,又何其耿介!相應之下,多少小人現形。

 從日本人而中國人,進而台灣人,歷史的積累不要成為積病,而應成為砥礪。台灣人應尊崇有骨氣的人、有才氣的人、有義氣的人。

 沒有骨氣,奢談「台灣獨立」!(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