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5
李:日本太在意中國 像被閹割的牛

 

2003.02.12 自由時報

 〔記者王星婷/大內報導〕李登輝前總統昨天在李登輝學校研習活動演講時表示,日本是被閹割的牛,分不出性別,就連首相到靖國神社參拜,都要擔心中國的反應,如果是他當首相,才不管中國說什麼。

 李前總統說,現在的日本比台灣還不如,台灣精神應該移到日本,讓日本人學習。

 李前總統表示,雖然有人要推動台日建交,但現在根本別想,日本有他的困難之處,台日之間應先推動文化的交流。

 李前總統說,日本首相去參拜靖國神社,還要在意中國的意見,教科書內容也是一樣,而瀋陽領事館遭中國大陸進去捉北韓人,也不吭聲,置國家尊嚴於不顧,簡直就像是被閻割的牛,比台灣更不如。

 李前總統說,如果他是日本首相,對於中國的抗議,一定會回說「你管我」。他說,日本有自己的武士道,但卻變成這樣,台灣的精神應該移給日本,讓他們好好向台灣學習。


建立以台灣為主體史觀

記者王昱婷/特稿

 台灣人遺忘的事情太多,遺忘在政權的遞嬗之間,連台灣人當家做主人的權利都忘了。

 如果李登輝前總統主政的十二年推動的民主寧靜革命終於使得台灣政權得以和平轉移,那麼如今年輕一輩的台灣人沒有辦法理解身為台灣人的幸福,就是寧靜革命要付出的代價。

 在外來政權的統治下,台灣的歷史觀呈現斷裂及分歧。

 台灣史的起點始於明鄭,在日治時期斷裂,在國民黨政府初來時的二二八事件中隱形。

 二二八事件發生超過五十年,年輕一輩很少得悉,就算耳聞,也都認為過去的應該遺忘。

 李前總統曾說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不僅是被兩個時代所遺棄的孩子,更是必須廁身外來政權的無奈。

 如今在民主改革開放之下,年輕一輩享有台灣經濟成長的富足,以及叩應節目口水滿天飛的言論自由,是幸福的一代。

 而這幸福的一代其實離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還很遠。

 李前總統說,有人對大學裡四十個學生詢問,敢回答自己是台灣人的不到五位,答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一半不到,另一半則是茫然。

 台灣是海島,接觸其他文明機會很多,政權的轉移之間留下歷史的傷痕,但唯有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才能健全地看待這些,才能解釋台灣的定位,而這也是幸福的一代亟須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