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25 自由時報
☉李長貴
自台灣政黨輪替後三年,國民黨因不適應民主秩序的轉變,初期表現出極端抗拒政黨輪替後權力的轉移。國民黨在下野的初期,幾乎陷入人格崩潰的狀態,此後泛藍軍便一直吵著連、宋配或宋、連配的謀權活動。
從連、宋簽署政黨聯盟的備忘錄,籌組「國親政黨聯盟決策委員會」,協商總統大選策略,操作競選活動及推動輔選團隊的國親選舉合作的平台。委員會由兩位主席共同主持,小組由宋主持,並由馬英九在小組中擔任要角。
連、宋權力爭奪,在表面上似乎平息,但還不是國民黨和親民黨的整合,僅是謀權活動的結合。這種結合暗藏著結構性的矛盾,並將陸續出現兩黨內部及兩黨間的戰術性和策略性的爭鬥。連、宋私下互推連為總統候選人,宋為副總統候選人,他們兩人都知道這種結盟謀權的作為,會破壞民主政黨政治的體制,而兩人卻仍以不倫不類的續緣結合來比擬。這樣,國民黨的副主席王金平、蕭萬長、吳伯雄被拋棄一邊,這種續緣聯姻的感受,會不會導致國民黨戰術層次的紛亂,值得進一步觀察。
國親謀權的合作,從組織體制和功能來看,本來就存著潛在的分裂因素。連、宋二○○○年總統選舉失敗在於國民黨的分裂,分裂的創傷造成他們心理上有如戰犯的感受,隨即投靠中華人民共和國,藉其力量想來鬥爭陳水扁總統,抵銷陳競選連任的實力,使國民黨有本土意識決策層和執行層幹部間開始埋怨連宋的權謀姻緣。國民黨決策層和執行層幹部間相互埋怨甚深,傷痛至今也依舊未解。
在連開始推動改造國民黨之初,宋見狀招兵買馬,掏空國民黨的地盤,搶走國民黨立委,匯集支持「一國兩制」的群眾和國會議員,組成專權的一人政黨。為此,國民黨在全會上還通過排宋法案,開除宋的黨籍,並附有永不錄用的但書。現在,宋儼然以二娘的姿態鑽入連家,況且還變為冤家的準「大房」,掌握及操控黨機器的大權,如此必將威脅國民黨中常會以及國民黨籍的立委。所以,國民黨這種結構性的紊亂,已經種下黨內離心的種子。
本土的國民黨黨員已經從如今的國民黨體會到,國民黨又再度重返二十世紀中葉鬥爭性「中國國民黨」的老路,只有權謀、沒有黨紀、理念,因此國民黨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忠誠度,已經開始遭到質疑了。
宋在「建構台灣未來的願景」裡,清楚地表達出台灣在未來,將不是一個主權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地方,換句話說,「一國兩制」的台灣殖民仍然是宋楚瑜和親民黨一貫的政治立場。宋當前也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事實,他從來就不說「台灣人民」,而把台灣人民改稱為「台灣民眾」。從這些種種的政治表現,我們非常擔憂,宋將藉著連、宋錯綜複雜的權謀結合,會在二十年內把台灣送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懷抱裡。
連戰對台灣前途的立場,是採取國統會「一個民主中國」的理念,即靠著二○○四年奪回總統的寶座,把台灣變成「一國兩制」的特區,心裡夢想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神話。連從來不提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含糊其詞,以「優質民主」、「給台灣民眾過好日子」(也不提台灣人民)等口號,來吸引及討好選民。
其實連、宋兩人都濫用「優質文化」、「民眾的快樂」和「民眾的福利」等等的甜蜜說辭,來掩飾空洞內容背後欺騙的玄機,這樣做是非常不道德的。除非連戰鄭重地宣誓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們是選這個主權已經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統和副總統,否則他目前這種含糊的政治定位,讓人弄不清楚他到底是選中華民國的總統,還是選「一國兩制」下的台灣特首。
連、宋的權謀鬥爭,連肯定不是宋的對手。在「國親聯盟委員會」的組織結構和功能裡,連戰不過是一名中立的主持人而已,宋卻是擁有實權的檯面上人物,因為「提名小組」、「競選策略及動員小組」,甚至連戰擔任總統候選人的「政見白皮書」,這些都掌握在宋的手中,可見連的權力和勢力,在「國親聯盟委員會」的競選總部裡,便已經遭到架空了。
連戰到底想當什麼樣的總統,他沒有講清楚;而宋要任什麼樣的備胎副總統,他卻講得很清楚,他要當喧賓奪主、出賣台灣的黑手,這是民間一直都在懷疑和質問的問題。連、宋對「未來的一個中國」的主張,也不過是「一國兩制」在時間上的延長罷了,目前的連、宋配,將來還很可能變成宋、連配,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連宋婚外結緣已宣示,要嫁台灣人民給中國共產黨,使中華民國在台灣能和平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殖民地。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也視台灣人民為國際的流浪漢,預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收留。台灣的前途若交連宋來支配,即如清朝醜化台灣及台灣人:花不香、鳥不語、男盜女娼,台灣必然遭到出賣。所以說這種出賣台灣的結合,將置台灣於死地,奸哉,連宋聯姻毒辣的謀略;悲哉,台灣本土意識、人文歷史和台灣優先的遺失。(作者李長貴╱台大管理學院教授、台北時報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