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19
向前走,倒退行

 

2003.03.08 自由時報

◎李敏勇

 台灣的兩條政治發展路線;其一,是阿扁總統以非國民黨、台灣系、延續李登輝時代本土化、民主化的重建路線;其二,是國民黨、中國系、剷除李登輝時代建樹,回返蔣體制的黨國化路線。除了這兩條路線,看不出其他力量能夠左右形勢。

 國民黨、中國系路線,現在以連宋配進行整合。已分解在親民黨、中國新黨的力量,其實是其中派系。他們奉厝的是中華民國憲法的行屍走肉,但骨子裡盤算的是神主牌下仍然餘溫猶存的統治滋味。黨、政、軍、特、團,五路縱隊在台灣我行我素半世紀,其站在被統治人民頭上的感覺對於已失去原本國土和人民的黨棍政客、官僚軍閥、特務們,何能失卻?

 這條路線以中國之名,其實是在台灣的中國。從前,我漢彼賊;現在,彼漢我賊。即使在台灣,實際上大多海外另有巢窟。連宋之未承認阿扁總統、民進黨政權,移交典禮避身海外,是為證明。他們也未承認非國民黨,台灣系的國家條件。

 阿扁總統、民進黨的非國民黨、台灣系路線,從一黨盤踞獨占五十年的形勢,接下統治台灣這個因國民黨作祟的不完全國家的權力,面臨的反撲和復辟勢力何等巨大!改革的阻力、重建的困難,非概括承受體制的阿扁總統、民進黨可以想像。

 但,改革與重建畢竟具有正面意義,非反撲、復辟的不道德性可以相比。戰後國民黨以外來人口率不到百分之十五,可以統治宰制台灣五十年,民進黨、阿扁總統豈可受制選票未過半的掣肘?改革與重建的力量來自哪裡?來自道德性的堅持,應該和台灣社會運動的形式連帶起來,也應該和台灣文化運動的精神形成一體。

 國民黨、中國系不足懼!但是,阿扁總統和民進黨,必須持續強化道德張力,在改革與重建之路大幅前進。讓這個島嶼先來後到人民一起向前走,唾棄那倒退行的幽靈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