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00
清明時節政客紛作秀

 

2003.03.29 自由時報

☉王正中

 又到了清明時節,就傳統華人的習性,清明掃墓是個慎終追遠與家族團聚的重要日子,大家在事前約定出日期,在掃墓祭祖的同時,也多討論一些家族事務,促進親戚間的互動交流。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有另一個族群每年此時卻可能面臨著一個完全不同的窘境,一如朱天心早年的作品裡描述,外省族群在早年共同的記憶,除了過年時的思鄉情懷之外,就是清明節無墓可掃的窘境與不安。時至今日,這樣的問題,多少有了不同的發展,媒體上所謂的外省第二、三代,其實都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了﹔逐漸年邁凋零的第一代外省移民,也多在台灣入土為安,一如筆者那些在台灣生活大半輩子的父執輩,在台灣找到最後的歸屬。清明掃墓,也漸漸成了我們這些所謂的外省第二、三代每年重要的節日。

 然而,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改變,卻似乎完全與媒體報導的內容絕緣﹔要說到與清明時節相關的新聞內容,相信大家絕對是耳熟能詳﹔每年只要到了清明時節,在大溪朝拜兩蔣的政客魚貫而入,在鏡頭前跪的跪拜的拜,放聲大哭頭如搗蒜等戲碼年年上演。看到如此感人肺腑的行動,想必這些人應該要是徹底奉行兩蔣堅決反共的遺志才對﹔但是,我們卻經常可以發見這些政客所說出的話,剛好和不斷文攻武嚇,意圖吞併台灣的敵人所說的話一模一樣,「剛好」 都是罵同樣的話、喊同樣的口號、擔同樣的憂,現在甚至還高舉著同樣的五星旗,但卻大搖大擺的,打著畢生以反共為職志的兩蔣傳人的名號,並爭相在鏡頭前跪拜以搶正統,這種打著藍旗反藍旗的行為,實在不倫不類!

 還記的嗎?是誰說要為三民主義而戰?為民主自由而戰?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轉變成只要不打仗就好,讓誰來統治台灣都沒關係?近年來不但公然與中共高唱一個中國的雙簧,一再的與中共吹一樣的調,罵一樣的話,甚至利用職務之便,藉機把中共的五星旗公然高掛在台北市,像這樣對兩位蔣故總統的反共聖諭陰奉陽違,並對兩位我國的民選總統:李前總統與現任陳總統惡言相向的人,有誰能相信他們是真心的跪在兩蔣靈前致祭呢?

 我們不妨也看看鏡頭過後,這些人有誰認真去為兩蔣身後下葬的問題做規劃呢?沒有,真的沒有,這幾十年來,我們只看到這些政客吃大拜拜般的,跪完哭完隨即拂袖而去,除了滿足一下偶像崇拜者的胃口,撒出自己師承正宗的迷霧外,兩蔣切身相關的安葬入土事宜,竟然無人關心,包括蔣家遺族似乎也無人聞問,卻是按時在領台灣給的供養金。

 若說兩蔣在台灣仍有其指標性的意義,我相信不少人會想起蔣經國晚年的「也是台灣人」之說;讓兩蔣能夠早日入土為安,也該是所有真心懷念他們的人所願,也期望此舉能起示範作用,讓部分屢遭政客操弄情感歸屬的族群,能夠早日認同台灣,落地生根﹔寫在清明節之前,除了希望喚起大家該注意的焦點之外,也期望媒體諸公莫再模糊焦點,只知為頭如搗蒜的投機政客宣傳。(作者王正中╱外獨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