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9 自由時報
陳水扁總統日前與交通大學學生座談時,有一位學生問起什麼代表台灣文化的特色。陳水扁總統立刻回答說,「海洋文化」是台灣的特色,台灣之子就是海洋之子,海洋並非人家的邊陲,而是無限的延伸,海洋納百川,也吸納文化。陳總統這一言簡意賅的說法,清楚指出台灣的自我認同,也指出台灣全方位發展的必要性,十分值得大家進一步思考。
從地理上來看,台灣位處西太平洋的樞紐,是東北亞與東南亞的橋樑,也是亞洲大陸進入太平洋的門戶。由於地理特性使然,在二十世紀航空時代以前,台灣都是透過海洋與其他地區聯繫。而國際上對台灣的認識,從大發現時代以來,也都明確地認定台灣是海洋中的島國,葡萄牙人將台灣稱為「福爾摩沙」,其意涵即指「美麗之島」。
從歷史來考察,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來自南太平洋地區。明清時代從中國東南沿海遷徙來台的移民,以及一九四九年前後隨國民政府來台的新移民,都是渡過台灣海峽的驚濤駭浪,來到這裡追求自由家園的理想。縱使許多人來自中國大陸,但是經過冒險渡海的考驗,以及在海洋島國長期居住,實際上都已經成為海洋之子了。數百年來,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透過海洋將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地,早已不是大陸經驗所能侷限。
然而,過去半個世紀,因為國民政府將大陸政權帶到台灣,把大陸體系照搬到台灣來實施,利用媒體與教科書灌輸大中國意識,甚至在國防上也採取大陸軍主義,導致台灣的海洋特性退居隱性角色。由於與中國軍事對峙,台灣的海岸嚴密管制,民眾活動被嚴格限制在陸地上,造成有些人誤以為台灣是與中國一樣的大陸國家。即使這樣,台灣的商人仍然積極從事對外經貿,把台灣的產品推銷到世界各地,並把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帶回台灣,奠定台灣經濟奇蹟的雄厚基礎,也為後來的民主改革播下種子。
近年來,隨著台灣人民主人意識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體認到台灣是個海洋國家,尤其是二○○○年政權輪替之後,大家對台灣的歷史與未來有了新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虛構的「大陸意識」一一鬆解,而本能的「海洋意識」則愈益彰顯。但是,在大陸意識尚未完全褪色,海洋意識還在甦醒之際,台灣應當「回歸大陸」,還是要「迎向海洋」,反而演變成新的爭議。主張「回歸大陸」者,一再鼓吹錢進中國,以促成台灣與中國經濟統合、政治統合,也就是台灣的大陸化與中國化。
這種中國迷思的論述,顯然與台灣迎向海洋背道而馳。講到這裡,我們必須比較一下,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究竟有何差異。大陸板塊的第一特性是空間的有限性,大陸內部的各地發展講求同質化,有限資源必須進行宏觀調控,在大一統的政治架構之下更是如此。不論出於自然或人為,大陸板塊都需要建立一個中心,作為政經控制的腦神經中樞。因此,在大陸文化之下,必會產生中心與邊陲的關係。可想而知,台灣如果大陸化、中國化,就會變成中國大陸板塊的邊陲,既會失去政治主體性,經濟上也無法自足。
反觀海洋文化,不論沿海陸地或海島,在海洋之中都可以無限延伸。海洋國家的興盛,關鍵不在於領土的廣狹,而在於創造能力的強弱。而且,由於海洋是動態的交通網絡空間,中心與邊陲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各地所擁有的自主性相對較高,民主、自由、人權、市場經濟等價值才有保障。當今的台灣獨具特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長期以來同時吸納了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而且以來自海洋的現代文明,彌補了來自大陸的封閉心態。面對全球化的潮流,迎向海洋而不是回歸大陸,更是台灣作為海洋國家的合理抉擇。
台灣四面環海,面對生存與發展的挑戰,當然要以海洋為思考平台。有些人以大陸板塊的觀點,把台灣矮化為蕞爾小島,與中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台灣要大舉錢進中國,因為台灣的希望在中國。這種「陸權」觀念,與「海權」觀念正好相反。從海洋國家的角度來看,相對於台灣的靈活創新,中國反而顯得笨重無比,中國吸納現代文明的速度也遠遠落後台灣,台灣根本不必感到自卑或矮人一截。
翻開地圖就可發現,台灣位在大陸與海洋的交界,是亞洲通往世界的重要橋樑,其價值不言可喻。認清海洋文化是台灣的特色,攸關我國國家生存發展的戰略選擇,可謂十分緊要。三百多年來,台灣以海洋之子活躍於世界舞台,在海洋之母的哺育下發展經濟,吸納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逐漸實現了一代接一代不斷追求的理想家園。目前的朝野之爭,有人或明或暗以大陸化、中國化為號召,殊不知,如此將使台灣失去海洋國家的自主性,成為以中國為中心的邊陲。朝野若認同這塊土地,肯定台灣優先,便應為台灣保留無限延伸的活動空間,不能以全球化之名行中國化之實,更不能讓二千三百萬海洋之子淪為中國大陸的邊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