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97
SARS風暴 戳破中國的大國神話

 

2003.04.21 自由時報《白樂崎專欄》

 這段時間以來,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報導佔據了所有新聞媒體的大半版面,其程度已屆其他新聞因而語焉不詳,連正常報導均不可得之境。戰況新聞盤據約九十五%的電視新聞時段。除頭版新聞外,大報更以特別分版擴大報導美伊戰事,其他新聞的能見度因而大減。然而,在屬於後段新聞的版面上,排名第二順位的國際新聞係由北韓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平分秋色。中國在這兩起事件中的表現並不出色,至少在美國媒體的報導中是如此。

 僅數月之隔,中國的國際形象已出現重大逆轉。不久前,中國似乎力求表現出是國際社會重要領袖之一的形象。不論是雙邊或多邊場合,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均積極營造與世界領袖水乳交融的風範。此一目標亦獲世界領袖義助,他們認為中國融入國際社會乃一可取的正面發展(即使北京的意圖不時受到質疑)。

 即使是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中國前述形象仍不動如山。中國對反恐戰爭確有一些貢獻。然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正面態度,其出發點究竟有多少成份是為了鼓勵中國對其行為負責,有多少成份是實際反映中國日益上升的影響力,卻從未獲得釐清。然後,伊拉克問題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中國做為一世界級強權的形象也緩慢地開始變化。

 或許肇因於美中關係正常發展的重要性,還是因為日益依賴中東油源,不論如何,中國堅定依循騎牆觀望的立場。儘管中國公開聲明聯合國的重要性與戰爭行為的不義,中國還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立場一致的情況下投下一票,而非另闢蹊徑。若中國言行一致,台灣或可稍事鬆懈。中國需要聯合國同意才能對台灣發動攻擊,若北京在未獲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對台動武,則將違背其眼下念茲在茲的道德原則。不論如何,這種貌似中立的外交表演或可稱為高明手段,但此舉並未提升中國做為世界領袖的形象塑造。

 在北韓核武危機成為國際矚目的火線話題後,基於進一步塑造強權形象為其目標之一的假設,中國的形象持續朝相同方向邁進。北京對平壤的投資極為驚人,目的即為助其維持做為中國與其他東北亞國家之間的緩衝區地位。基於此,中國當年參與韓戰,並因而折損數以千計的青年官兵-其中大多數均在既定戰術運用下直接攻入自己一方所交織構築的猛烈火砲網-我當時是一名年輕的步兵軍官,曾親眼目睹這種慘狀。

 此後,中國持續援助北韓,包括協助平壤發展飛彈與核武戰力。因此,當北韓違背其與美國的協議,揭露其仍持續發展核武的消息時,華府自然尋求北京協助處理此一問題。北韓的行徑顯然未曾改變。但其背後緣由卻鮮為人知。北京堅稱其對平壤的影響力並不如外界預期般舉足輕重,並聲稱已暗中開始影響北韓。然而連最低限度的透明度均付之闕如無寧啟人疑竇。在這類條件下,一個強大中國敦促一個弱小鄰邦規矩行事的形象並未凸顯。事實上,此一形象正好與北京的國力日盛背道而馳。

 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申辦二○○八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外交戰場上的勝利,做為一個快速崛起的強權,中國的形象已因其他問題的處置不當而受損。當前世人矚目的焦點,已轉移到顯然源自中國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迅速擴散。相較於前述事件,北京對SARS疫情的拙劣處置,不僅有損其形象,同時也揭露了中共政權的一項基本缺失。

 在某些層面,北京對法輪功教派的無情鎮壓,也呈現相同的缺失。中共當局無法接受這類教派逸出領導階層的控制。同樣地,約在五個月前,北京亦赧於公開揭露一種未知病毒,最終導致疫情失控。此一缺失的後果已釀成一場災難,不僅有愈來愈多人死於這種神秘病毒,SARS疫情對香港經濟的衝擊仍持續發燒,復甦遙遙無期。SARS疫情已擴散至其他國家,但由於病毒如何擴散迄無定論,如何因應也因而莫衷一是。

 台灣絕對有權公開批評北京,因為北京的錯誤處置已危及台灣公民的身家性命。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政治置於其存在信念之上的作法,也可堪訾議。除了中國之外,有哪個世衛組織會員國會質疑其在這個危機時刻直接與台灣交涉的作為有誤?若SARS議題和中國形象改觀有其正面意義,當為在經過爭取加入世衛組織的多年努力後,台灣如今終於可能獲得較佳待遇。

 然而,SARS疫情擴散還有更廣泛的意義。對世界各地的民眾而言,尤其是對台灣和對年輕人,各國政府在處理SARS之類足以威脅生命的危機時,其處理問題的優先順序排列,將可互相比較,一目了然。中國的威權體制將穩定與政權存續列為第一優先。像台灣的其他民主政府則將人民放在首位。試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台灣當局竭誠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緊急救援團體。中國卻在發現一種傳染病毒後自絕於國際社會的援手。你願意在哪一個政府統治下過活?中國若要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要角,便應以實際行動展現其大國風範。(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白樂崎先生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