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65
SARS的香港經驗

 

2003.05.06 自由時報

 ☉林成龍

 自從和平醫院爆發SARS疫情後,全台籠罩在「疫情擴大」的恐慌中。政府有關部門已果斷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然而初期遭到不少民眾,甚至醫護人員的抵制。台灣疫情要受到控制,恐怕尚需一段時間。

 香港的SARS疫情,據信是因一位廣州中山醫科大學教授赴港入住飯店,參加喜宴而傳播開來。不過目前也有證據指出香港的SARS病毒可能有多個來源,即使沒有那位劉姓教授之「無心之過」,香港遲早也會由其他來源爆發感染。初期香港民眾與現今台灣有相同的恐慌,而香港政府也因不了解及低估此病毒之高度傳染力而於初期反應過慢。經過二∼三個月的努力,目前香港疫情已趨緩和,每日新增確診之病例數由最高之超過五十人,降至日昨之八人。除了民眾配合之因素外,筆者相信疫情漸受控制也與中國嚴厲之防疫控制配合有關。否則以每日多於二十萬人進出羅湖口岸看來,只有香港本地的努力也會事倍功半。據此,以下幾點可供台灣目前防疫之參考:

 一、建立嚴格但具人性之防疫網:由於不與中國直接相連,台灣的埠岸管制(Border Control)要比香港單純,所以關鍵因素是島內所有人的配合-居家隔離、工廠停工、學校停課等都是必要的措施,沒有人可以說「不」。但為顧及反彈,應該要有合人性的配套措施。和平醫院「封院」後數日方有「分級隔離」,稍晚了些。大陸台商包機返台醫治,也應協助。SARS不是不治之症,不應如舊時對待「麻瘋病人」之作法。有人故意不配合,應予譴責,但如因被隔離人士感到被遺棄而出走,受害的還是整個社會。

 二、個人防範措施:目前已知SARS病毒多由口沫傳染,因此常戴口罩與勤洗手應可大幅減低被傳染的機會。

 香港大學自己的研究指出,外科口罩的防病毒效果不亞於N95型口罩。港大附設醫院員工也幾乎人手一支輕巧型酒精噴霧器,以便隨時消毒雙手。此外,目前香港與加拿大也發現疑有僅具輕微症狀或無症狀的「帶原者」,這群人有可能成為社區傳播者。個人防護措施不只在於保護自己,也是社會道德與責任。

 三、勿過度恐慌:目前對SARS病毒沒有非常準確的快速診斷法,因此初期的懷疑多半基於臨床判斷,許多疑似病例後來被證實與SARS無關。以香港為例,有許多往年非因SARS之其他「非典型肺炎」的病例通報在最近幾個月內都已「絕跡」,相信與SARS過度被診斷有關。香港固然出現因為「擔心」已被感染,再加上受疫情影響、收入銳減而跳樓自殺的例子,也有執業醫師因感染SARS而死亡,台灣也損失了一名護理長,但這些往往是防範措施不足所致。香港目前SARS的死亡率約百分之十,但多數為長期慢性病患同時感染所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香港的死亡率高於其他國家之百分之三∼六,可能與治療方式有關(類固醇加抗病毒藥物Ribavirin)。台大醫院建議使用之治療(類固醇加免疫球蛋白)應屬合理,可能會有更好的治療成績。

 對照台灣目前的恐慌,香港已漸趨冷靜。已有人提議推行除口罩運動,以重建人與人之間之信任。港府也著手商議重建香港。期望台灣的親友能相忍為防疫,一時不便一定會有,但香港會贏,台灣有何理由會失敗?(作者林成龍╱台灣台南縣人,現為香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港大附設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