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25 自由時報
◎林文政
台灣要舉行公投決定重大公共政策,這是純內政事務,竟然牽動台灣與美、中兩國最敏感的外交神經,引得兩國頻頻關切。內政問題國際化,這是始料未及的發展!
行使直接民權,對美國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事,從中央到地方選舉,總會有一堆公共政策附在選舉中,一併由選民公決。對美國司空見慣的事,卻對台灣的公投有意見,令人不可思議。其實,以美國的民主素養,公投不是問題,拿一波三折的核四案來當公投議題,多災多難的核四好不容易才要安裝核心機組,如果公投翻案,嚴重影響美國奇異公司的利益,美國當然視核四公投為紅線。
行使直接民權,對中國而言是太遙遠的事。民主對共產黨政權而言是毒蛇猛獸,只要開了口,人民享受民主的滋味,九○年代蘇東波的民主浪潮就終結了共產國際的未來,中國連間接民主都不願讓人民和同志淺嘗滋味,更何況是直接民主。中國怕民主更怕台灣獨立,只要台灣有任何自主意識的動作,就杯弓蛇影地劃紅線,祭出「急獨」、「漸進式台獨」的帽子,大肆口誅筆伐。
雖然直接民權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但是外來政權的國民黨怕台灣人民要求當家做主,翻掉國民黨的政權,因此不管過去半世紀執政或現在,都千方百計地不讓人民擁有這項權利,跨越紅線。
不管是創制複決權或是公民投票,直接民權都是沛然莫之能禦的潮流。但在台灣的特殊環境下,行使直接民權,路是無限寬廣。直接民權對代議民主和行政權都有極大的約束性,適用的法源和議題必須慎重,有些紅線仍不宜輕易踐越。行政院意圖以行政命令做為公投法源,雖不違憲,但明顯違反中央法規標準法,並不可取。至於公投加入WHO這種全民共識沒有爭議性議題,就難免有為公投而公投之譏了。(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