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25 自由時報
〔駐英特派記者魏錫賓╱倫敦廿四日報導〕由英國擁有三百年的直布羅陀,於去年底再度舉行公民投票,三萬住民中,接近九成九堅決要當「英國人」,反對由西班牙和英國共擁主權,雖然英國及西班牙外相都表示不承認這項公投,但英相布雷爾近日在國會答詢,明確表示「若無直布羅陀住民的同意,不會達成任何結論」,使得直布羅陀主權談判再度延宕。
英國擁有直布羅陀近三百年來,西班牙政府一直想要收回領土,邊境封鎖、控制水電,甚至曾和法國出兵四年包圍進擊無功而返,雖然無所不用其極,但卻使得直布羅陀人的心愈走愈遠,並且自力救濟發展出水電系統,在六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有如磐石的基地,在多次投票中,也都堅定表示要留在英國的決心。
直布羅陀人心向英國,但為了與西班牙建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英國卻有意妥協,經過多年談判,英外相史卓於去年中在國會宣布,將和西班牙共享主權,這一個主張將近幾年來政府所持態度檯面化,同時惹惱了直布羅陀人,直布羅陀政府表示將舉行公民投票表達意見。
直布羅陀政府在去年底舉辦公投,接近九成九住民傳達明確訊息,他們只想保有英國國籍,直布羅陀的公投結果,使得急於達成協議的英國政府,在國內面臨更龐大的反彈,而西班牙政府則對主權共享仍不滿意,原本去年就將確定的協議,因而無法達成。
幾乎完成的談判最後功敗垂成,英媒體歸因於西班牙對直布羅陀長期施壓,阻礙電話通訊設施的建立等,而英外交部高層官員也指出,經過了解,除非和西班牙有一段長時間的和平互動,否則直布羅陀住民都不希望主權有任何變動,他甚至建議,有關直布羅陀主權的談判,可以再緩廿年。
公投 可以讓聲音更大
駐英特派記者魏錫賓/特稿
直布羅陀作為英國領土的一部份,它與西班牙的關係,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當然無法類比,不過直布羅陀主權之爭中,有關公投及區域互動,卻恰如一面鏡子,提供給最近國內的公投爭議,與長期以來的兩岸關係,一個清楚的對照。
當直布羅陀政府決定舉行公民投票,直接表達不願擁抱西班牙時,「心意已定」的英國外相史卓批評那個公投是勞民傷財的決定,公投結果將只是反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這和先前民進黨主張公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時,國民黨連戰及多位在野立委所批評的理由其實是一樣,他們認為「加入WHO是全民共識」,所以不必公投。
公投,可以讓聲音更大,而且讓舉辦公投的政府更理直氣壯地根據直接投票決策,更有力地在國際發聲,連戰和在野黨立委為何「不希望」公投?他們或許可以舉出一堆藉口,但差一點和西班牙達成交易的史卓,為什麼怕公投?從後來英國國內輿論受直布羅陀公投影響,甚至首相布雷爾必須公開表達肯定民意的立場來看,原因顯然是相當明確的。
小小直布羅陀緊鄰西班牙,且過去就曾是西班牙的一部份,和英國距離卻在一千公里以外,為何直布羅陀人不認「土」歸宗?原因或許不少,但最清楚的理由是,西班牙一向就是「惡鄰」斷水斷電阻礙經濟貿易,甚至出兵圍攻,局外人很清楚地可以看到,這樣的男女朋友是結不成連理的。
所以,英國外交部官員會說,要直布羅陀人回歸西班牙,一定要有很長一段和平共處的時間,至於時間要多長?「至少一個世代吧」,他說。因此,對台灣恫嚇不遺餘力的中國,怎能怪台灣愈走愈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