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25 自由時報
記者蘇永耀/特稿
過去台灣民眾對於中國的國際打壓,感受或許有限,但從這次SARS蔓延以來,中國從阻撓台灣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之後又矮化與阻絕台灣出席相關國際會議,甚至聲稱台灣的疫情與醫療已獲北京政府的照料,的確是「孰不可忍」。
中國的政治化處理,台灣民眾都可感受,卻仍有部分人士不明事理,拿著中國的邀請函參與國際會議,更坐實中國將台灣附屬化的伎倆,顯見台灣不僅要向國際發聲,更有必要說明兩岸的不同。
這次APEC(亞太經合會)首度舉行的衛生部長會議,與過去部長級會議的行禮如儀不同,具有高度的時代與實質意義,尤其這次SARS重創許多亞太國家與地區,如新加坡、台灣、中國、香港、加拿大,都是APEC會員體,顯示傳染病的防治與控制,已提升為亞太地區的重大議題,如不正面以對,恐將衝擊區域經濟榮景。
也就是說,因為這次衛生部長會議的重要性,加上會員體間得以平起平坐,台灣得以有完整空間表達態度與看法;同時,相較於WHO做為專業性的國際醫療組織,APEC將更為關切SARS對區域的經貿、旅遊等的影響,對於疫情的發展,也會有更為敏感的反應,並不獨以是否列為「旅遊警示區」或「感染區」為依歸。
尤其WHO昨日在無預期地情況下,突然宣佈中國北京自「旅遊警示區」及「感染區」除名,完全超乎外界的意料。
首先,中國的疫情是否已經控制,外界一直有所懷疑,對於隱藏在中國農村的疫情,目前的統計仍付之闕如,WHO敢為中國擔保,但多數國家,應不作如是想。
再者,從「旅遊警示區」到「感染區」,按規定需經過二十天的無病例期,WHO率爾宣布,背後是否有其他因素影響,不得而知;但從中國急於除名的動作不斷,甚至還傳出一定要早於台灣除名,種種訊息,透露相當的不尋常。
所以,在政治凌駕專業的陰霾下,台灣要突破中國的國際封鎖,就一定要善握任何機會,這次APEC衛生部長會議將是一項契機,除期待與會官員能將台灣醫療團隊與民眾對於疫情控制的努力,讓國際明瞭外,更要反制任何中國的矮化伎倆,爭取台灣最大的國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