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8
扁擔與彩券

 

2004.05.18自由時報

陳茂雄

 孫中山先生講過一個令人深省的故事:一位勞苦終日的苦力買了一張彩券塞在扁擔裡,對獎時發現他中了大獎,想到以後不必再過苦力的生活,一高興就將扁擔丟棄,最重要的是,他忘了扁擔裡有他的彩券,結局是他不但不能脫離苦力的生活,連賴以維生的扁擔都丟棄了。孫中山先生講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可是這一個故事現在卻出現在民進黨身上,民進黨再度執政,在分配政治資源時,竟將彩券與扁擔一起丟棄。

  依民進黨的實力,再過二十年都沒有執政的機會,二○○○年民進黨是依賴國民黨分裂,加上發生棄保效應才獲得政權,二○○四年則依賴中國國民黨連續出現數個錯誤,才讓民進黨繼續執政。中國國民黨有機會執政卻下野,民進黨不夠實力執政卻執政,中國國民黨的一連串錯誤只要少了一個,民進黨就要失去政權。

  幾十年的執政,使中國國民黨形成網狀的組織,若不是兩度出現意外,中國國民黨是不可能下野。李前總統當初也認定台灣要去殖民地化,只有從中國國民黨內部著手,所以積極推動黨內改革,使外來的政黨變成本土化的政黨,十二年的執政,使多數台灣人並沒有將中國國民黨視為外來政黨。可是在上一次總統大選期間,連團隊卻積極使中國國民黨「去李登輝化」以及「去台灣化」,逼得李前總統到中國國民黨外改革,使台灣三足鼎立的政局變成藍綠對決。可是多數台灣人缺乏國家觀念,心中更沒有公共政策,很容易被利益共同體所網羅,所以泛綠營的勝算本來不大。

  真正使泛綠營出現轉機的因素,除了李前總統的正名運動與牽手護台灣的運動外,中國的打壓與中國國民黨選戰的錯誤也是重要的因素,本來台灣人對中國並沒有深刻的印象,可是中國數年來的打壓,促使一向缺乏國家意識的台灣人產生了國家意識,民進黨也因而有能力與泛藍營一拚。中國國民黨的策略錯誤更使民進黨有機會再度執政,中國國民黨的特色是組織嚴密,但意識形態模糊,這兩個特色囊括了絕對多數的選民。可是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中國國民黨卻改變以往的作風,由溫和的形象轉為尖銳的態度,正好這段時間台灣政壇已形成「台灣」與「中國」的對峙,中性選民也因為中國國民黨過度尖銳而跑到民進黨陣營。

  多數人將民進黨的勝選歸功於槍擊案發生後陳文茜刻薄的評論。陳文茜對選舉結果是有影響,但不是在槍擊案後的評論,而是將中國國民黨由溫和的形象導向尖銳的嘴臉。以前陳文茜在民進黨時的伶牙俐齒的確使中國國民黨吃過不少苦頭,所以中國國民黨將陳文茜當作寶,他們認定由陳文茜出擊,會把民進黨打得落花流水,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陳文茜站在民進黨立場打擊中國國民黨是發揮了相當大的功能,可是到了中國國民黨陣營,就像將水師當作騎兵來用,只有負面的功效。中國國民黨雖有嚴密的組織,然而執政太久,要承擔五十多年來公務人員所犯的錯誤,所以由伶牙俐嘴的陳文茜來攻擊百年老店的中國國民黨當然效果非凡,可是她跑到中國國民黨來攻擊民進黨不但不容易發揮功效,反而促使意識形態嚴重對立,加深「台灣」與「中國」對峙的局面,有利於已佔據「台灣」政治版圖的民進黨。

  民進黨這一次所以能夠繼續執政,除了因中國國民黨下野,使利益共同體暫時解體外,主要的原因是正名運動、制憲、公投等一系列訴求加強了中性選民的台灣意識,民進黨誤認為是他們的政治版圖大增,他們還不知道有太多選民並不是選「民進黨」,而是選「台灣」,是中國國民黨自己不爭氣,死抱著「一個中國」的圖騰,不知道近幾年來多數台灣人已相當厭惡中國,若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主張能隨著主流民意變動,憑著其嚴密的組織是可以很輕鬆的擊垮民進黨。

  沒有政治資源時,大家都會共患難,朝著理想而前進;得到政治資源時,大家只知道搶政治資源,將理想拋諸腦後:政務官只會想到要如何做、如何說才能保住官位,民意代表因為屬多席次,所以個個只抱著部分選民的期待,因而提出光怪陸離的主張,那些「不制憲」、「不改國號」的主張都出籠,被政治資源沖昏了頭,丟棄扁擔時竟然將塞在扁擔中的彩券也一起丟棄。為了和諧,總統就職時有太多話題可以談,是可以不必提國家定位問題,但總不能說出違反競選時所主張的言論,民進黨不能只注意反對者的聲音,疏忽支持者心在淌血。

  由於總統大選之後,中國國民黨的策略錯誤,造成中性選民的離心,所以若是現在再來選一次總統,民進黨當可以贏得很漂亮,藍綠雙方都很清楚這一個事實,民進黨也因此出現驕兵的現象,誤以為年底立法委員的選舉泛綠營的席次可以衝過半數,這是天真的想法,民進黨的實力只能夠使泛綠營的席次超過泛藍營,但距離半數還有一段距離,若是策略錯誤,更會輸給泛藍營。立委的選局與總統完全不同,總統選票大部分屬「空氣票」,選民與候選人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人脈不容易發揮功能,立委選戰人脈的票源與「空氣票」同等重要,在人脈方面民進黨遠不如國民黨,在「空氣票」方面,民進黨若真的將「彩券」丟棄,將會出現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

  (作者陳茂雄╱中山大學教授)

 

亂講無罪 胡說有理

 

2004.05.18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