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0台灣日報
◎侯榮邦
教育部長杜正勝致力於教育改革,其在歷史教材方面將台灣史定位為本國史,中華民國史歸類為中國史。適逢立委選舉迫在眼前,因而引發藍綠兩陣營激烈的爭議與對立,稍後,法務部長陳定南拋出中國是敵國,孫中山是中華民國的國父而非台灣的國父。此言論有如火上加油,藍軍乘機加強火力,口不擇言的批判政府官員,痛批綠軍撕裂族群,是搞民粹之舉等不一而足。然而綠軍也非省油之燈,列舉具體事實強力反擊,幾天來愈演愈烈,鬧得滿城風雨,難免有為選舉造勢之嫌。姑且不談孫中山是否中華民國的國父,惟李登輝前總統說他是中國人,幾乎與台灣沒有緣分,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孫創立中國是歷史捏造
回憶昔日小學的國文課本就有一篇「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官方宣揚中華民國建國史製作的電影,首先就出現孫中山指揮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的映象與說明。
依據對中國近代史有深博研究的旅日知名作家黃文雄氏的著作《國父與阿Q》(二○○一年一○月出版•前衛出版社)的論述卻與國民黨史持不同的觀點。茲參考其著作,列舉幾點供關心台灣教育改革的社會人士做參考。
所謂中華民國創立的契機是緣起於辛亥革命,這是巷人皆知的事實。可是其為「國父孫中山」所創立的說法則完全是歷史的捏造,違反事實。那是由國民黨史觀而來的歷史認識,這也許是因稱孫中山為「國父」而使這樣的形象無形中固定化。
其實,發生辛亥革命的「武昌起義」之際,孫中山正在美國,閱讀新聞始知支那發生革命推翻滿清王朝。辛亥革命發生前,中國南方諸多革命團體湊集而成的革命同盟會,實質上已是瓦解的狀態,孫中山近於被革命同志遺棄的情形下,隻身離開革命運動,遠居美國,過著孤獨失意的生活。這是因為頭山滿(協助孫中山從事革命的日本人)苦心整合廣東人的興中會,湖南人的華興會,浙江人的光復會三派系而成立革命同盟會,不能認同孫中山固執己見的革命路線。他主導的邊境革命蜂起的失敗與無謂的犧牲,中部革命或首都革命仍形成對立,加上言語不同互相意志不能順利疏通,再如國旗要使用井田旗或青天白日旗,或其他各種見解也形成對立而情緒化。尤其是孫中山不透明文化的革命資金的使用法被章炳麟、陶成章等人以「孫中山的罪狀」而告發,同盟會終於瓦解。
辛亥革命孫被排除在外
財盡緣斷乃是中國人的傳統特性。辛亥革命的指揮官黎元洪與孫中山一派完全無關,與革命急先鋒黃興、宋教仁一派的關係也淺薄。對孫中山來說,辛亥革命不但被排除於外,甚至後來的第三革命(雲南起義)也在亡命於日本期間,接受記者的採訪時才知道的。它為革命奔走是個事實,可是後來孫中山創立的中華革命黨,凡具有自尊心者,任何人均無法與他共事。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急速返國,憑其合縱連橫的功力,多數派運作奏功,成為臨時總統爭奪戰中的勝利者。但是,缺乏維持臨時政府的經濟力與軍事力,僅維持三個月就不得不包括政府全部賣給實力雄厚的袁世凱。
樹立政府的前提要件必須具備應有的政治與軍事實力,尤其是只能以武力奪取天下的異姓革命的國家中國更是如此。依靠武力統治的中國,要決定其走向,並非國會議員的多寡而是地方的「督軍」,但是孫中山一派只不過取得上海與廣州而已。
不僅如此,孫中山就任臨時總統以後,革命軍的據點陸續被袁世凱逆襲,終於連臨時首都南京也無法確保。
關於國號的主張則有黃遵憲的「華夏」,劉師培的「大夏」,梁啟超的「中國」,其他也有「支那」,「大中華帝國」的提案,結果採用章炳麟主張的「中華民國」。孫中山主張的「驅逐韃虜,回復中華」的大漢民族主義被否定,而康有為、梁啟超等主張的中華民族主義成為主流。孫中山一派不但沒有力量維持臨時政府,且不得不以背叛者之身流亡外國。
中國建國之父是袁世凱
因此依據史實,確立中華民國體制的不是孫中山而是袁世凱,如同秦始皇帝是中華帝國的國父一樣,袁世凱才是中華民國的建國之父。
立委選戰進入緊要階段,藍綠兩陣營各為爭取席次過半的熾烈競爭下,連戰砲轟綠營「數典忘祖,不知恥辱」等。由於杜正勝定位台灣史為本國史,陳定南說中國是敵國,姚嘉文說中華民國不存在,孫中山是外國人,呂秀蓮說台灣原住民是矮黑人,並說台灣人民共同打拚才有今天的自由民主,二千三百萬台灣人都是台灣國父。因此宋楚瑜乘機砲轟綠營正在搞「文化大革命」,呂秀蓮、姚嘉文、陳定南、杜正勝是「四人幫」云云。兩者的選舉語言荒謬至此,讓人嘆為觀止。
(作者為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委員) .....2004-11-20【台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