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85
「認同台灣、心向台灣」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2002.10.18自由時報
☉蔡同榮

 最近,部分媒體指筆者提到「外交部外省人太多」而引起不必要的紛爭,對於十月十四日,筆者在外交部的發言,引起很大的爭議,實有必要澄清。 數十年來,筆者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前途打拚,最反對省籍的問題。一九七一年,筆者擔任台灣獨立聯盟主席時,就在聯盟機關誌:「台灣青年」發表文章,主張:「台灣獨立建國的目的:為擺脫共產制度、為摧毀獨裁、恐怖、無能的蔣政權,而在台灣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台灣共和國。」

 「所以台灣獨立運動所要革命的對象,不是以蔣政權所散播謠言的在台中國系住民(外省人),而是反對在台灣實施真正民主自由的人。」筆者一直強調,凡是認同台灣的人,不論其在台灣或在中國大陸出生,也不論其父母親在台灣或在中國大陸出生,都是「台灣人」。那些不認同台灣的統派人士才是「外省人」。

 那一天,在外交部的談話,筆者強調兩點:第一、外交部的一、二十位坐在我們前面的一級主管全都是男性,沒有一位女性。我說:這與陳水扁總統欲鼓勵婦女參政的作風不符。第二、外交部的歐洲司司長編列預算,要協助歐洲國家來「華」設立辦公室,筆者說:應該說來「台」,而不是來「華」。「華」是指什麼地方?香港、中國大陸或台灣,何不明白表示「台灣」。

 歐洲司司長的談話,令人感到他們對台灣的認同感不夠。古巴離美國九十哩,還能繼續生存下去,是因為古巴人民認同他們的國家,新加坡也離中國不遠,但未被中國併吞,是因他們自認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國人。以色列被二十個阿拉伯國家、二億的阿拉伯人包圍,但五十多年來仍未被消滅,是因為以色列人民有強烈的國家意識。這些例子說明:一個小國家,要在強敵的壓力下生存,必須依靠強烈的國家認同感。

 今日,台灣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台灣社會最根本的問題,是住在這個島嶼的二千三百萬人民,對於這一塊土地、對台灣的認同感不夠堅強。

 在我們進入「新台灣人」的年代中,「中國」對台灣來講已是一個國際上另一個華人國家,「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政黨輪替後,台灣的確經歷過一段驚濤駭浪的政權轉移陣痛期,不僅長年熟悉外來政權(中國的國民黨)運作模式的公教人員對新政府感到惶恐不安,連部分軍情系統都出現情緒性的反制與抗命,文官體系的低落士氣、武官系統迷失在「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徬徨無措的失落中。

 台灣一直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假想敵,但事實上,「台灣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中共的武力威脅固然存在,但若非台灣喪失心防,中共也只是一雙大型的紙老虎而已,台灣內部不僅有許多人對人民、土地不予認同、藐視台灣主權獨立、時時刻刻以中國為依歸的人,卻也能得到部分選民的認同而踏入國會殿堂,這是很令人不解的。甚且,我們更感慨眾多統派人士受台灣這塊土地養育之恩,竟不思回饋反哺,反而暗中傷害台灣,是標準的「中共同路人」。

 因此,台灣人要活得有尊嚴,一定要認同台灣,要把自己當成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讓台灣精神成為我們真正的民族精神,讓認同台灣成為我們共同生存打拚的中心思想。 (作者蔡同榮╱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