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98
重新檢驗台灣「光復」的意義

 

2002.10.25 自由時報

☉許昭榮

 五十餘年來,每年十月二十五日,當專橫不義的國民黨政權帶領朝野既得利益族群、天真爛漫的兒童、癡人說夢的「老芋仔」、一知半解的學子,以及卑躬屈膝的奴才,像炒作糗飯似的演著愚兵愚民的把戲,歡慶所謂「台灣光復節」時,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地下、在中國大陸「國共內戰」的主戰場:東北錦西、塔山,華北魯西、羊山,江北徐蚌、陳官庄等古戰場周圍,不知有多少台灣人背著「台灣光復」的十字架,在悲嘆、在咒罵「台灣光復」!

 回顧這五十年間,多少忠直硬氣、刻苦勤勞、安分守己、善良認命的「舊台灣人」,無論閩、客或原住民,都被籠蓋在冠冕堂皇的「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巨蛋下,遭受剝削、打壓、欺辱、投獄乃至犧牲生命!

國府失策於先,不仁於後

 傳記文學「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關於日本戰敗投降後,國府派軍來台接收時的台灣民情,有下列幾段記載: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台灣省民收聽無線電台廣播,獲知日皇下詔宣布:「日本已戰敗,依照開羅及波茨坦宣言,將台灣歸還中國(筆者註:其實,日皇下詔並無提及台灣、朝鮮、滿洲之歸屬問題)。台灣同胞聞之,無不額手稱慶。

 同年十月十日,台灣全省盛大慶祝國慶紀念日;演戲、放炮、提燈遊行,盛況空前,人心振奮。

 同月十五日,台灣各地民眾聞國軍將在基隆登陸,紛紛趕到基隆歡迎。但因國軍延期來台,歡迎民眾頗感失望。

 同月十七日上午,台灣警備總司令部、駐防部隊第七十軍及公署官員,分乘四十餘艘美國運輸艦安抵基隆後,陸續進港靠岸。歡迎民眾群立岸上搖旗歡呼,震動全市。

 同日上午十一時許,國軍進入台北市,三十萬市民夾道歡呼,舉市若狂。

 由以上幾段記述,足見戰後台灣人民對「祖國」的愛慕和對國軍的期許,是多麼真摯。那種真情,簡直像被父母賣給人家做奴婢長達五十年的子女,渴望到有朝一日,父母事業成功,把子女贖回懷抱那般的激情。

 可是,蔣介石卻錯估台灣人的心境和期望,竟派遣穿著襤褸、軍紀敗壞的第七十軍和六十二軍來台。陳儀等貪官污吏,助長部隊官兵在台橫行霸道,搶奪、姦殺、勒索、侵占、借物不還,殺戮無辜,開口「媽的可比」,動輒「槍斃你」,根本沒有把台灣人當做「同胞」或「子女」看待,簡直比日本人還要兇暴可惡!如果,蔣介石英明一點,以贖回骨肉子女的親情和愛心,調派訓練有素,教育水準較高,軍律良好的正規部隊如「青年軍」來台接收,則咸信不會發生「二二八事件」,也沒有今日的「省籍情結」問題。

 當年(一八九五)把台灣連地帶人割讓給日本的是「祖國」(中國、清廷、漢人),而不是台灣人叛離、背祖。

 史載:台灣島民聞知割讓事,莫不驚惶失措。即時鳴鑼罷市,向地方官乃至台灣巡撫唐景崧哭訴,請求調兵固守台灣,更以血書陳情堅決反對割讓。血書寫道:「萬民誓死不從倭,割也死,拒也死,寧死於亂民刀下,也不願死於倭人手中!」在朝為官的台籍官吏、進士、舉人也聯名向清廷奏道:「台灣屬倭、萬姓不服,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慘曷極」。並說:「願捐銀贖回台灣」。但清廷不聞不問。由此可見,所謂「祖國」,對吾先人何等殘忍,而吾「台灣人」何其悲哀!

國府以勝利者姿態君臨台灣

 中國抗戰勝利後,在蔣介石及來台接收的所有文武官員和士兵的心目中,根本沒有台灣「同胞」的存在!他們視台灣為「八年抗戰的戰利品」。眼中只有台灣的富裕、金錢和資源,以及日軍剩餘的軍需物品;心內充滿著接收、占有台灣所有資源之欲望而已。他們把「祖國」、「同胞」掛在嘴皮上,施行比日人更殘暴和野蠻的統治,而且自誇「光復」台灣,「拯救」台灣同胞,騎在台灣人民的頭上恣意欺壓,長達五十年!他們還大言不慚,在教科書上制定:「經過八年抗戰,拯救台灣同胞於水深火熱中」之教條,製造假象「恩德」愚弄台灣子弟,甚至教育台灣青少年「報效祖 國」。

 蔣家王朝及其遺臣宿將,如果有良知良能,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後,應該主動調整對台灣人民的心態,於感悟「反攻無望」;或在蔣經國死亡;至少在李登輝執政期間,應把教科書上的「教條」修正為:經過八年抗戰,贏得最後勝利,才把台灣和六百萬同胞由日本人手中贖回祖國的懷抱。五十年來,使台灣同胞生活在日本軍閥之鐵蹄下,身為「祖國」、為「父兄」者,深感慚愧。從今以後,保證骨肉不再分離,保證加倍愛惜台灣,照顧台灣同胞,致力建設台灣為中國之模範省,以回饋五十年的苦難歲月。

歡慶「台灣光復」的意義何在?

 然而,由於國府長期「一黨專制」,加上「死不認錯」,終於隨著廿世紀舞台劇的結束,再次被人民唾棄垮台。

 二○○○年,政黨輪替,「台灣之子」陳水扁執政已經兩年多了。遺憾的是,依然「蕭規曹隨」!

 面對今年的十月二十五日,我們應該平心靜氣,虛心檢討「慶祝光復節」的目的和意義。檢驗「光復」五十餘年來,究竟帶給台灣人民什麼幸福?什麼希望?以及什麼不幸? (作者許昭榮╱台籍老兵協會創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