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是預防醫學的觀念,中醫學歷來非常重視對疾病的預防,認為“…..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故強調養生,即養身保健,以提高正氣,增加免疫力。
然養生需因時制宜,應考慮到四時季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氣候的寒熱,對人體的生理、心理、病理均有相當的影響。一般而言,春夏季節,由於陽氣升發,腠理疏鬆,故不宜過汗或大熱而散陰氣。至於寒冷的冬季,人體的肌膚腠理隨之漸密,也就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宜用緩和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做好準備,故冬季養生之道,應著重於“藏”字。
冬季養生可分以下調理方法
1.
精神調理:“陽氣伏藏”,故要注意自己體力,不能熬夜,更要有充足睡眠, 精神安定,自我情緒管理得宜;養精蓄銳,有
利於來春的陽氣萌生。
2.
生活調理:不宜過份勞累,尤其不可勞汗吹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防寒保暖,節制房事,增強體力,以預防春季溫病。
3.
飲食調理:冬季飲食,不吃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好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多食易消化及富含纖維質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因冬季陽氣衰微,腠理閉塞,很少出汗,食量宜減,並且可增加苦味,以堅腎養心,減輕腎臟負擔。食物如榖類、羊肉、鱉、木耳、香菇等等均是冬季好食品。中藥如:冬蟲夏草、紅景天、六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補中益氣湯等,可多服用。
4.
運動調理:冬季雖寒冷,但鍛煉身體仍需持之以恆,宜避免大寒、大雪的冷天氣。此時可晚點起床,並在室內做運動,以防止血管因天冷的收縮不良,引起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等。
5.
足膝宜保暖:腳下為陰脈所聚,陰氣常盛,膝為筋之府,寒則易於攣急,所以足膝部要特別注意保暖,以護其陽氣。現代研究認為,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保溫力差,且與呼吸道,尤其是鼻粘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繫。因此腳對寒冷非常敏感。當氣溫降到7°C下時,就開始發涼,進而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縮。試驗證明,將雙足放在4°C冷水中,三分鐘後就會出現流涕和噴嚏;所謂『寒雙腳下起』就是此意。
研究又表明,人的雙腳皮表溫度為28°C
~33°C時,感覺最舒服。若降到22°C以下時,則易患感冒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氣要保持足部良好血液循環和溫度。鞋襪宜保暖、寬大柔軟舒服,鞋子要防水,透氣性能好,並要及時更換。腳部保暖對預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絞痛等有一定的益處。
足宜勤泡洗
用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臟、腎臟及睡眠都有益處。<瑣碎錄•雜說>說:『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說明人們早就把『睡前一盆湯』看作養生保健的措施之一。古今中外許多長壽老人和學者,都認為常洗腳非常有利於健康長壽。如果洗腳和按摩合在一起做,效果更好。
我有話要說...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