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4【自由時報】
■陳增芝
台灣第一個本土政黨執政以來,始終遭到來自軍、公、教、檢、調、情治與媒體,幾近全面的強力反彈與「歧視」。是的,沒有錯,就是「歧視」!其實,這種政治歧視的「首部曲」,早在李登輝「意外」出任首位台灣人總統時,就已經在低音部迴盪,並在陳總統當選的那一刻,奏出高八度的變調曲。
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為何反而遭到被解放的黑人暗殺?曾經讓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終於有了頓悟。對於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症」,以及美國黑人巨星麥可傑克遜,極盡所能的「白化」行徑,除了終於理解,只能用同情與悲哀來形容。
幾近半世紀,在學校教育、強勢媒體的政治催眠與洗腦之下,不只是外省權貴認定「台灣人」沒有資格當總統,更多的「本省族群」經過當前媒體全面強力醜化之下,也跟著沒有自信地認為,台灣人總統「沒有水準」、「上不了檯面」。
於是,陳總統二○○○年的就職演說,筆者在行政院新聞局記者室,親耳聽到一位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女記者,指著電視畫面,歇斯底里地罵著,「那是什麼爛台灣國語,沒有資格當我們的總統」。
於是,陳總統競選連任時,會向陳總統「開槍」的,還是道道地地的台南人。不要說,沒有證據證明是陳義雄開的槍,至少還是可以證明,道地台南人的陳義雄,確實深惡痛絕地認定,「阿扁沒有資格當總統」。
又於是,直到最近,筆者在一家餐廳,親耳聽到一群「本省口音」的女性,七嘴八舌地評論聯合晚報的「吳淑珍照片集」,輕蔑地論定「再怎麼貴重的穿戴,也比不上蔣夫人」。
再於是,陳總統一句「罄竹難書」,遭到電視新聞、立法院連續好幾天羞辱與砲轟;但是,馬市長在新加坡的公開揮毫,將「瞻仰」誤寫成「贍養」,就成了電視新聞中,可愛得不得了的「出訪小花絮」。
不必指控這是「撕裂族群」,因為筆者親愛的父親,就是所謂的「外省人」。身為所謂的「外省第二代」,對於泛藍陣營(含軍、公、教、檢、調、情治、媒體與支持者)中,外省族群的「優越感」、本省族群的「麥可傑克遜症」,筆者都深惡痛絕,懇請泛藍陣營,放下「政治歧視」,還台灣一個公平正義。(作者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