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激烈
60%的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 66%希望薪資在人民幣1千到2千元

 

2006.07.18【大紀元時報】


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個普遍的社會問題,這些學生在努力的爭取擠進大學門檻的同時,也在思考未來該何去何從?(新唐人電視台)

【大紀元訊】據一項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指出,截至7月底,2006年畢業的本科生中,有半數以上未找到工作,人數約達到200萬人。有4成的學生認為,就業依靠「關係網」是最有效的途徑。

據中央社引述北京《法制晚報》報導,17日上午,由中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公布,該調查涉及的樣本包括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

今年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到413萬,就業困難的問題更加突出。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秘書長高栓平說,據中國人事部調查資料指出,2005年中國高校畢業生338萬人,2006年達到413萬人,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長率為22﹪。他說,全國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預計約為166萬5千人,比去年實際就業減少22﹪,「這意味將有六成的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

調查結果顯示,到5月底,2006屆本科畢業生中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占49.81﹪,不想馬上就業的占15.02﹪,而沒有找到工作的比例為27.25﹪。

調查結果指出,人際關係網路仍是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理想途徑,有41.61﹪的學生認為,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託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

而在薪酬預期方面,66.1﹪的大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人民幣1千到2千元之間。

據報導,本次調查的學生專業可劃分為法學、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經濟學、理學、歷史學、農學、文學、醫學和哲學等學科門類。

調查顯示,農學學生就業率高達78%以上,而法學專業僅為38%。按就業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農學、管理學和工學,而醫學、教育學和法學則相對較低。

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例接近56%,而女性畢業生該比例則為41%。有27%的用人單位承認招聘時偏向於男生,近73%表示沒有明確的性別傾向。

此次調查的學校在全中國進行,主要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四個區域。其中,東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學生占62%以上,中部地區近48%,西部地區近42%,東北地區為43%。

調查顯示,有24%的學生認為個人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時,求職過程中的難題分別表現在自我表達能力(36%)、外語能力(32%)、專業能力(32%)、人際交往能力(30%)等方面。

而用人單位要求最多的是環境適應能力(66%),其次是人際交往能力(57%),然後依次是自我表達能力(55%)、專業能力(48%)和外語能力(25%)。◇


金融改革的犧牲品

 

2006.07.18【大紀元時報】

☉彭百顯

近年來的金融改革,因某些人的急功近利,讓合法、合理、合情的案例陪葬在金改行列,造成人民權益遭損,印證:「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最近研究台灣金融改革的歷程,讓我印證:「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的警語,也讓我深深體會制定一個完美的政策確實是功德無量,但若錯用政策則可能會造成百姓一路哭,而不只是一家哭的後果。

貪污與政策錯誤何者可怕?通常國人痛恨貪污,台灣的法律制定亦符合民意,所以「貪污治罪條例」以重刑伺候貪污圖利之徒。很遺憾的,執法者卻未能秉公司法以伸張正義,任令政客操縱,致使司法流於政客打擊異己之工具;故有溢領一個便當費被判重刑者,有五鬼搬運國庫上百億也無須坐牢者,也有根本無貪污卻被重罪纏身者;論法標準不一,因人而異。故開司法貪婪大門,有錢好辦事,無錢是你家的事。台灣司法素質良莠不齊,好好壞壞,混雜其間,司法行為讓人分辨不出善惡是非,故有冤獄不計其數,有犯罪者遠走他鄉;所以,監獄關的不全是惡徒,上流社會賢達也不全是善人,一時之間,讓人眼花撩亂,不知社會公義價值。

貪污固然令人痛恨,但如果稍微瞭解政治運作者一定會同意:「錯誤與錯用政策比貪污更可怕」。政客貪污已令國人痛惡欲絕,但政客更可做出讓貪污、圖利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運作下,把人民的財產搬運移轉給特定人,而當事人卻渾然不知。一些文獻質疑二次金改根本就是一項國家財富重分配的錯誤政策,有關這項辨正,由於目前政治立場徹底二分對立,我們很難理性分析問題,故留由歷史定論。但我親眼見到有人因金改過程而把一生奮鬥的財產付之流水。這對當事人而言,真是見證「錯用政策」的痛苦驗證。

近年來的金融改革,對台灣而言是項影響深遠的重大工程。由於陳水扁總統做了第一階段「258金融改革目標」與第二階段「金融整併四大目標」的指示,因此全國金融界上下,包括行政、立法部門都如火如荼地動了起來。但是由於某些人的急功近利,卻也讓一些合法、合理、合情的案例陪葬在金改行列,造成人民權益遭損。著名的南投縣第一家五星級溪頭米堤觀光大飯店的遭遇,就是一個活生生在金改列車下的犧牲者,很令人感傷。

記得921大地震後,米堤為配合縣政府產業重建,在保險理賠後幾個月即恢復營業,中央政府也極力協助地方產業重建,而下鄉到該飯店召開過包括全國財政會議等幾項重大會議;後因隔年的桃芝颱風引發土石流再度摧殘米堤,當時我曾陪同中央長官數度到場勘災,他們都滿口答應協助重建,包括低利貸款融資、保險理賠等事項。但事後政府部門對保險理賠未能主持正義,任令保險公司扭曲事實抗拒理賠;同時卻有人為配合金改以處理銀行不良債權而推動成立資產管理公司(AMC)機制,(當時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就曾以全球最大不良債權搜購公司之投資人名義到台行銷),而任令米堤被拍賣予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並轉賣他人,迄今仍在打保險理賠官司。眼看投入20億及許許多多股東一生心血的米堤大飯店,可說是錯用金改政策的犧牲品。

想起這段遭遇,對照金改推動過程,除了印證總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外,也讓我恍然大悟:生不逢時,雖然政策正確,有時錯用也會變得比貪污還可怕。這真不是虛言。

——本文轉載自《New Taiwan Weekly新台灣新聞週刊》第5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