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民主館外牆懸掛大型布幔違反文資法? 北市槓上教部
改名揭牌 郝痛批扁帶頭違法 〔記者林秀姿、申慧媛/台北報導〕「台灣民主紀念館」昨天正式揭牌後,台北市府立即槓上教育部與館方。北市府除了立刻發函要求教育部把本堂南北兩側的大型布幔拆除外,市長郝龍斌更召開記者會痛批陳總統帶頭違法、欺騙民眾,市府更指稱行政權凌駕立法權,強行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的作法才叫戒嚴時代! 但館方與教育部都強調,改名等相關作法未違反文資法。紀念館館長曾坤地表示,懸掛布幔並未完全遮蔽建物,掛上布幔的釘子也是原有的,沒有新釘的釘子,因此不違反文資法。 古蹟認定 教部斥北市無作為 教育部次長周燦德更痛批北市府,今年三月該館被列「暫定古蹟」,兩個多月來完全無積極作為,是不是古蹟都尚未確定,卻動不動搬出文資法,作法令人不解。 周燦德批評,一級古蹟經認定都可以改名,暫定的四級古蹟卻不能動,實在沒道理,教育部將依行政程序要求北市府儘速進行古蹟認定。屆時市府必須要有合理說明,否則就不能阻擋教育部改懸掛正式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牌匾,並將大中至正門更名為「自由廣場」。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痛斥,中正紀念堂改名以及組織降級都未依立法程序進行,中央強行改名的行為就像回到戒嚴時期,法規會主委葉慶元則指出,一旦立院將「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廢止,決議完成兩個月後該組織規程就失效,所以昨天的揭牌動作並無實質意義。 至於陳總統致詞時舉介壽館改名為例,郝龍斌回應,介壽館改名不受立法院限制,但是中正紀念堂有其組織規程,須立院同意後,改名的標誌與計畫還要再送北市文資委員會審議才能通過。 教部懸掛布幔 北市要求拆除 此外,昨天揭牌活動中,北市文化局認為教育部在暫定古蹟中正紀念堂本堂南北兩側壁面懸掛大型活動布幔,有遮蓋古蹟外貌的事實,已經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條規定,要求教育部立刻拆除回復原狀。 文化局長李永萍強調,假如教育部不拆,「就等著收罰單」,依文資法可開罰十至五十萬元,甚至強制拆除。 李永萍說,紀念堂管理處在今年申請三月二十二日至六月二十日進行圍牆與本堂等相關修護工程,屆時不會讓工程延期,要求六月二十日必須把遮住本堂匾額的鷹架拆除。 此外,陳總統昨天在揭牌活動致詞表示,要把「大中至正」廣場改成「自由廣場」,李永萍表示,牌樓改字也觸犯文資法第九十四條毀損古蹟罪,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公務員還要加重二分之一刑責。 李永萍表示,昨天已經派出十餘人到現場拍照蒐證,預計五月底將召開文資委員會大會討論違法事實。 若審查通過… 27歲中正堂 北市最年輕古蹟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局表示,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七條「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只要是具有古蹟價值的建造物在未進行審查程序前,遇有緊急情況,包括「可能而立即明顯之重大危險」、「依法取得拆除執照,即將進行拆除時」、「工程施工進行時」、「風災、水災、火災及地震等天然災害發生時」,地方主管機關就可以召集專家學者及有關代表成立暫定古蹟處理小組,並且在六個月內完成古蹟審查,若地方主管機關無法在六個月內完成審查,可再展延六個月。 今年三月六日北市府便依此程序將中正紀念堂列為暫定古蹟,文化局預計在六月份召開公聽會,討論中正紀念堂建築體的價值與意義,文化局指出,目前北市猶有十餘處暫定古蹟待審,不過,假如創建於一九八○年的中正紀念堂被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列為古蹟,其二十七年歷史將是北市最年輕的古蹟,文化局稱,中正紀念堂的建築含有豐富的象徵語彙,園區環外迴廊、中式庭院等在建築史上也頗具意義與價值,今年聽聞中央恐把中正紀念堂圍牆拆除,符合文資法暫定古蹟條件,所以才把中正紀念堂列為暫定古蹟。 目前北市最年輕的古蹟應該是北投區的中山樓,在一九六五年創建,擁有四十二年的歷史,文化局認為中山樓是政府舉辦國宴,召開重要會議及接待國內外貴賓的重要場所,樓內的「中華文化堂」也是國民大會的專屬開會場所,見證我國憲政發展歷程。 |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揭牌爆衝突 招牌剛立好就遭破壞
支持與反對更名者 互嗆起衝突 〔記者蘇永耀、施曉光、王述宏、申慧媛/台北報導〕中正紀念堂昨天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支持與反對更名的兩派民眾到場相互嗆聲,罵對方「滾蛋」、「不要臉」,還拿雨傘當「武器」互K,零星小衝突不斷,一名八十二歲的老翁甚至當眾脫褲子遛鳥。 到了昨天下午,現場更加混亂,不但有「九○八台灣國運動」等團體前往「拆除」封建圍牆,剛架好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立牌也被反對更名者破壞,國民黨北縣議員陳明義爬上「大中至正」牌樓底座,並在抵抗警方勸離時涉嫌妨害公務。 北縣議員陳明義等五人 被逮捕 最後,警方逮捕陳明義等五人。但因目前為議會開議期間,陳有不得逮捕的保護傘,故警方將於會期結束,再行傳喚陳說明。當眾脫褲「遛鳥」的老翁,則被以妨害風化罪嫌移送;另一名六十八歲的許姓男子持美工刀四處比劃,依違反社維法裁罰後釋回。 混亂過程中,中正一分局督察組長謝德義遭水瓶砸中臉部,一名「台灣國」的翁姓男子被捕,但因蒐證影帶無法辨認水瓶係由翁所丟,警方遂先將他釋回。另外,「九○八台灣國運動」總召集人王獻極則違反集會遊行法,警方將擇日傳喚。 為了昨天的揭牌儀式,警政署與台北市警局動員了大批警力維護秩序,並以人牆區隔藍、綠兩方民眾。但在「大中至正」門外,支持和反對更名民眾一早開始就零星衝突不斷。 九○八作勢拆圍牆 涉違集遊法 下午一點,「九○八台灣國運動」舉行「拉倒封建圍牆、開放民主廣場」活動,群眾則用粗麻繩綁在廣場左側的圍牆窗櫺上,以拔河姿態作勢要拉倒封建圍牆。北市中正一分局警方立即出面制止,同時舉牌警告集會活動未經過申請核准。 「九○八台灣國運動」決定轉移陣地,改以繞行紀念館遊行方式,不過,當隊伍經過藍營群眾前,雙方展開叫陣,還有空保特瓶亂飛,場面再度混亂,警方忙以優勢警力出面排除追逐的人群,鎮暴警察也出面制止。 九○八成員遊行離開後解散,因王獻極未經申請即進行集會遊行,經警方舉牌四次,認定已違反集遊法。 反對更名民眾則在下午館區重新開放後,找新架好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立牌出氣,有人伸腳踹,有人作勢要扯、拔立牌,還有一面被寫上了一個「假」字。 對有民眾當眾毀損告示牌及路線指示圖等標示,紀念館館長曾坤地表示,初步了解,其中一名當事人是有躁鬱症傾向的精神病患者,所以仍在研議是否提告,但其他人若是惡意、蓄意地破壞館方任何標示及花草物品,館方一定會提毀損告訴。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藍稱扁掛牌無效 綠讚歷史性一刻 〔記者施曉光、黃忠榮/台北報導〕為反制民進黨政府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國民黨團昨天嗆聲,只要中正紀念堂更名相關組織規程送到立法院,國民黨團絕對不會讓它通過准予備查,並宣稱昨天陳水扁總統主持的台灣民主紀念館掛牌儀式無效。 民進黨立委黃劍輝等認為,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對所有台灣人而言,是歷史性的一刻、非常神聖,盼國民黨能站在國家角度出發,摒棄一黨之私。 目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尚未經立法院通過廢止,國民黨團書記長徐少萍指出,依法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才能廢除「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但立法院都還沒有審理,甚至所謂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法源,也都還沒送請立法院查照,政府的更名行動完全非法。 徐少萍表示,未來行政院將「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送請立法院查照時,國民黨團將要求交付委員會審查並決議廢止,只要立法院沒有通過一天,「台灣民主紀念館」就始終無效。 蔣介石之孫、立委蔣孝嚴痛批民進黨推動去蔣化,完全是選舉操作,強調蔣介石對國家有貢獻,絕非獨裁者,陳總統粗暴推動中正紀念堂改名,才是獨裁、獨夫。 親民黨發言人李鴻鈞質疑,民進黨在五二○前夕挑起族群仇恨,擾亂社會,只為騙取選票。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則表示,改名是轉型正義的一環,不同意見也正好讓社會思考、討論:為什麼不能改名? 高志鵬強調,蔣介石的歷史定位很清楚,就是一名專制政權的獨裁者,死後還在台北市精華區佔著這麼大一塊土地,以他的名字來紀念,難道不是搞個人崇拜?對民主化的台灣非常突兀。 |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基隆顏家 要求中正公園改名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中正紀念堂昨天改掛台灣民主紀念館,基隆顏家第三代顏甘霖昨天舉行記者會說,基隆佔地五萬坪的中正公園原是顏家土地,日治時代被日軍強佔,國民政府來台後順勢接收,顏家原想要向政府要回這塊土地,但後來遇到二二八,追討祖產的事就一直擱著。如今既然要不回來,盼基隆市府能更名為「顏回紀念公園」,讓市民知道中正公園是顏家的土地。 顏甘霖昨天拿出土地登記資料說,現在被叫作中正公園的這一大片土地,原是顏家祖產,因地勢高又面海,日治時代被日本海軍強佔還架設砲台;日人離台後,國民政府順勢接收土地,並且改成中正公園,現在顏家要站出來,要求基隆市府還他們一個公道。 顏甘霖說,歷史的錯誤,讓原本屬於顏家的財產被冠上別的稱呼,他強調不為土地所有權,挺身而出只為還原歷史真相。由於顏家後代已逾兩百多人,就算要回來,每個人也分不到多少錢;既然要不回來,顏家希望中正公園能夠更名為顏回(孔子大弟子)紀念公園,讓國人知道這座名勝古蹟是顏家土地。 基隆市政府工務局長許炯 |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嘉市中正公園 蔣銅像遭套索
〔記者丁偉杰/嘉市報導〕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昨天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掛牌,嘉義市中正公園裡的蔣中正銅像也不得安寧,前民進黨嘉義市黨部主委陳英華與黨員及台獨聯盟成員約十多人,在蔣中正銅像的脖子套上鋼繩,激動地表示要絞殺蔣中正,警方趕到制止,一行人才放棄行動離去。 昨天下午六點左右,陳英華率黨員及台獨聯盟成員前往中正公園,隨後爬上蔣中正銅像,將一條鋼索套上銅像的脖子,象徵行刑,警方獲報趕到現場勸導,陳英華等人不理警方制止,雙方發生拉扯,還好支援警力隨後趕到,控制住場面。 陳英華等人表示,他們只是表達台灣人的心聲,未違反集遊法,蔣中正銅像不應站在這裡,也不應站在台灣任何角落,所有銅像均應取下,他們仍將持續要求市府移除蔣中正銅像。 今年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期間,陳英華等人也曾採取相同的行動,在警方前往關切後離去,鋼繩也是由警方解下。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獨裁像地獄,難以攻克! 蔣介石是獨裁者,名列人類有史以來百大獨裁者之林,與希特勒、史大林並立。可嘆的是,號稱民主化的台灣,竟然還有中正廟當紀念碑,而且蔣介石的徒子徒孫還要繼續抱住蔣介石「法統」的大腿,妄圖黨國再現。 有獨裁者存在,絕不是民主國家,為獨裁者立生祠或立廟,也絕不配稱民主國家。台灣已經民主化了,可是雙手沾滿鮮血的蔣介石還有廟宇聳立首都中心,充當中國國民黨的精神堡壘,能說台灣已民主轉型了? 在「二二八大屠殺」六十周年、戒嚴五十八周年的今天,民進黨政府終於要把元凶巨憝趕下神壇,把「中正廟」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不過是卑微的舉措,與台灣人民被凌虐、被撲殺、被奴役近半世紀的遭遇來比,連遲來的正義都說不上。外來的黨國孑遺上從馬英九下到郝龍斌都誓死抵制,渾然不知天下有羞恥。 連拿下蔣介石不光榮的遺物都如此困難,彰顯的不正是台灣徹底民主化的維艱?行政院依法要把「中正紀念堂」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老實說已存有「與人為善」之心了。問題是,在台灣作盡惡事的中國國民黨還負嵎頑抗,郝龍斌利用區區台北市長的身分與權力玩法弄法,而藍營立委以及外來的政權維護者公然到民主紀念館去撒潑,種種醜態不可名狀。看在台灣人民眼中,只能更強化全面執政的決心。 美國獨立革命倡導者湯姆斯.佩恩(Thomas Paine)在《北美危機》(The American Crisis Papers)中寫下鏗鏘有聲的名言:「獨裁就像地獄,是難以攻克的,然而我們的慰藉是,愈難的鬥爭,勝利之取得就愈值得感謝。」二百年之後放在台灣擊敗專制獨裁走向民主、獨立的現實脈絡中,非常具有啟發性! 台灣人努力試煉自己的靈魂,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一路走來真是步步艱困;二○○八年的大選與立委的選舉,就是解決「台灣危機」的重要時刻,成與不成端在台灣人民的覺醒與否! (作者金恆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蔣廟信徒與藍色政客 ■ <李筱峰專欄> 中正紀念堂終於在昨天被扁政府正式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但是,果然跳不出歷史法則,在所有新舊交接的轉折時期,舊時代的人總會有人出來和新時代的潮流對抗。昨天的改名掛牌過程中,也不例外。一些過去靠著蔣氏獨裁政權的政治神話生活的人,為了維護蔣廟,也到現場去力圖阻擾,引發一些衝突。如果苦口婆心告訴他們,「民主國家不該為獨裁者蓋紀念館」、「有獨裁者的紀念館,是民主國家的恥辱」,這種論述對蔣廟信徒來說未免陳義過高。如果舉出蔣介石如何在二二八事件中派兵來台屠殺人民,如何在五○、六○年代實行白色恐怖統治,造成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如何以一人之意,奪走數千人生命…,他們就是充耳不聞,說那是故意詆毀「蔣公」,沒這回事。要不然就會以「非常時期,情非得已」來加以合理化。宗教信仰是無法用純粹理性來辯論的,蔣廟信徒對他們所信仰的神明如此虔誠,也實在令人動容。其愚忠至此,也實在叫我不忍過分苛責。 問題是,一些藍色的政客們看準台灣的民眾裡面還有很多這種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蔣廟信徒,因此他們就藉此時機出來加以操弄。明明他們已經背離了蔣介石的反共政策,卻表現得很在乎中正紀念堂被改名,於是就把這種「去獨裁者化」的轉型正義的舉措,加以扣帽子醜化。試舉藍色政客們所扣上的三頂帽子來看: 一說: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民主紀念館是在製造族群對立。我想反問:莫非「外省人」都擁護蔣氏獨裁政治,「本省人」都熱愛民主政治,所以「外省人」要維持蔣廟,而「本省人」要改為民主紀念館,否則怎麼會造成族群對立?所有外省人願意受這群藍色政客的綁架嗎?要知道,蔣介石在五○年代也照樣殺了很多「外省人」知識份子,他的白色恐怖是不分族群的。 二說:將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是選舉考量。這就弔詭了,莫非選民都喜歡民主紀念館,不喜歡中正紀念堂,所以為了迎合選民才要改名?如此說來,藍營政客不就擺明故意要和民意過不去嗎?民主國家政府施政以民意為依歸,本無不對,我真希望扁政府真的是為了選舉考量,這不就表示台灣人民已普遍覺醒了嗎?其實不然,今天受國民黨黨化教育洗腦的民眾仍大有人在,這也是為何法西斯色彩濃厚的藍色政黨仍能在國會過半而任其為所欲為的主要癥結所在。 三說:將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是在搞意識形態。要反駁此說也很容易,答曰:沒錯,這是在搞民主的意識形態;至於將一個獨裁者美化為「民族的救星、時代的舵手、世界的偉人」,蓋富麗堂皇的紀念館來搞個人崇拜長達廿七年,就不是搞意識形態? 世界上許多血腥統治的獨裁者,最後都要受到歷史的審判。已經有了程序民主的台灣,只是將獨裁者的紀念堂改為民主紀念館,卻仍招致反動勢力的反撲,足見我們的民主文化還淺。我們應更加強推動民主教育,因此,「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出現,就更具其意義。 (作者為大學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www.jimlee.org.tw)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愛沙尼亞與台灣 ■ 陳立穎 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引起不少爭論,不禁令人想到前一陣子愛沙尼亞拆除蘇聯紅軍紀念碑的事件,一個似乎被台灣媒體刻意忽略的國際事件。 上個月二十六日夜間,愛沙尼亞政府下令拆除了位於首都塔林市中心的蘇聯紅軍解放紀念碑。當晚,上千名示威群眾聚集在紀念碑周圍抗議,演變成愛沙尼亞獨立以來最嚴重的暴動,導致一人死亡,五十多人受傷,將近千人被逮捕。 愛沙尼亞曾先後被普魯士、瑞典、波蘭、丹麥等佔領和統治;直到近代,一九一八年二月,愛沙尼亞脫離沙俄統治;一九四○年蘇聯侵入愛沙尼亞將之併入蘇聯;一九四一年六月,納粹德國佔領愛沙尼亞三年;一九四四年十一月,蘇聯戰勝德國,「解放」愛沙尼亞;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愛沙尼亞脫離蘇聯,宣佈恢復獨立;二○○四年加入歐盟。這樣的曲折歷史,讓愛沙尼亞國內俄羅斯族裔的人將蘇聯紅軍銅像視為對抗納粹、反法西斯戰爭的象徵,但愛沙尼亞人本身則將其視為俄國人統治愛沙尼亞的痛苦象徵。 愛沙尼亞全國一百三十萬人中有四分之一是俄羅斯裔,移除紀念碑當然牽動這些人的神經細胞,激發強大的反抗力量,但是本土的愛沙尼亞人,仍然從歷史當中清楚地了解蘇聯紅軍與德國納粹一樣都是入侵者,現任總理安西普更了解國家認同與尋根的重要性,毅然決定將代表著蘇聯專制象徵的紀念碑移除。 這是愛沙尼亞人的覺醒,這一步非常艱辛,不僅俄羅斯總理怒言引起外交爭端,國際輿論也有不同聲音。但是,同為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拉脫維亞外長帕布里克斯和立陶宛外長瓦伊蒂埃庫納斯,對愛沙尼亞政府的行動表示絕對支持,而且不少東歐國家也有意跟進,五月八日波蘭總理雅羅斯拉夫.卡欽斯基就立即宣布,將拆除波蘭各地的蘇聯紅軍紀念碑,並全面改掉以蘇聯軍官姓名命名的街道和廣場名稱,骨牌效應已開始!稍後國際媒體報導,愛沙尼亞全國網路連續三周遭到攻擊,成為全球第一個受到全國性網路攻擊的國家,幕後黑手疑是俄羅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經介入並展開調查。至十八日,連歐盟委員會主席也發言表示,紀念碑問題「屬於愛沙尼亞主權範疇」。 台灣與愛沙尼亞有著相似的歷史背景,一樣曾被不同國家統治,而不同統治者給台灣人的教育,使得平民百姓一直被迫改變自己的歷史記憶,甚至「我是誰?」「我是什麼人?」這種問題都回答不出來。 連愛沙尼亞人都能覺醒,台灣人還不能覺醒嗎? (作者為逢甲大學講師)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相較於愛沙尼亞 台灣溫和又理性 ■ 白麟 愛沙尼亞與台灣兩國的近代歷史,是如此的相近,加害者與被害者對歷史的詮釋,又是如此貼切。對國民黨而言,蔣中正是讓台灣光復,避免被赤化的偉人。對民進黨而言,卻如同愛沙尼亞之於俄國一樣,不過是另一個佔領者。而這個佔領者又是讓台灣歷經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元凶。台灣遍地蔣家行館、銅像,中正紀念堂就如同東歐各地的共產銅像 ,代表著一段血色的歷史。 但相較愛沙尼亞設下重重條款避免俄裔拿到國籍,造成如今有十%的俄裔沒有國籍身分,台灣則始終是保持相對溫和理性的路線,沒有像愛沙尼亞藉機報復俄裔,相對的僅僅是取消過往的外省族群特權,讓大家都站在同一個相同的立足點罷了。 因此,如果說修正過往意識形態會引起反彈,絕對不是像愛沙尼亞的俄裔被視為二等公民所引起的暴動,而是放不掉對過往意識形態者的堅持。 擷取一段國外社論的句子:「對於修正過往意識形態最力的反對者,往往就是過往意識形態的創造者。」的確,俄國遍地的列寧、馬克思、軍人銅像,跟國民黨每年的慈湖謁陵及馬英九先生每入國民黨大樓必對孫中山銅像鞠躬,都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廉價行銷。如今要修正這種意識形態,反對最力的,當然也是創造出這段意識形態的他們。(作者在歐洲攻讀國際策略管理博士) |
||
![]() |
![]() |
![]() |
|
![]() |
2007.05.20自由時報 國旗的用途 ■ 郭文彥 陳總統主持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典禮時,現場有很多泛藍民眾拿著國旗在揮舞。心中很感慨。 過去我們看到國旗都會肅然起敬,但隨著對中國的開放,國民黨很多高官將領爭先恐後往中國跑,甚至如朝貢般諂媚,蔣介石的反共,被徒子徒孫變成親共,中華民國國旗也必須在中國人面前見不得人般的藏起來,甚至連在自家台灣,馬英九都「不敢造次」,一樣乖乖的把國旗藏起來,還囂張的禁止台灣人民揮舞國旗。 現在的國旗,在泛藍人士的心目中只有一個用處,就是在對付台灣人(認同台灣的人士總稱)的抗爭中,拿來做為吶喊的工具,甚至做為打人的兇器,像上一次在桃園機場,一群年輕黑衣人用國旗又戳又打,把一些台灣歐吉桑打得滿身是血一樣。這些人,還好意思拿著這面國旗嗎?(作者為民營企業退休) |
||
![]() |
![]() |
![]() |
|
![]() |
2007.05.20南方快報 台灣版「朱蒙」大戲 ■ 陳軍 韓劇「朱蒙」大戲目前正在台灣有線戲劇台如火如荼的轟動上映中,觀眾反應熱烈,佳評如潮。 筆者也不免順應潮流,共襄盛舉一番。但一路看下來,卻不經意發現劇中人物和劇情簡直就和目前台灣政壇,以及中、台兩國之間的現狀非常的雷同,對應劇中角色的現實人物簡直呼之欲出。 其中,爭奪夫餘國(類似台灣國)王位處於劣勢的帶素王子(類似連戰或馬英九),竟然屈服於對夫餘國虎視眈眈的天朝國(類似中共)各種屈辱的條件,不但違背自己的感情取向,娶其國太守之女為妻,更對天朝國唯唯是諾,甚至還應其要求派員至該國充當人質,喪權辱國,莫此為甚。 而並未具有王室血統,卻因勇敢正直,維護夫餘國格不遺餘力,而獲得養育父王(類似台灣人民)青睞的朱蒙王子(類似陳水扁或謝長廷),在兩位具有正統王室血統的帶素(馬英九?)及領布(宋楚瑜?)王子的惡意排擠下,一路走來,險象環生,備極艱辛。 在自認為接掌王位無望的帶素王子及其母后的精心策劃及陰謀算計下,身為長子的帶素竟然趁父王出征天朝屬國不幸身負重傷之際,率爾暗中勾結眾位騎牆派的朝廷重臣(泛藍立法委員?)叛變奪權,不但無情專橫的架空其父王的實權,更展開一場整肅異己的腥風血雨。 長子的帶素並且為了確保自己的榮華富貴,在被朱蒙王子打敗的天朝國太守前竟然自甘臣服,自我矮化為其屬國的地位(類似藍營政客,在中共之前自動將台灣國總統自我矮化為台灣地區領導人一樣),並自甘充當其內應及爪耙子。 甚者,他更利用「維持夫餘及天朝兩國和平」(類似馬英九投降式的兩岸和平論)為藉口,對天朝所屬玄兔城太守一連串屈辱夫餘的蠻橫要求竟然照單全收,寧與天朝太守裡應外合,狼狽為奸,縱算辱國喪權,出賣夫餘祖國也在所不惜。 劇情演變至此,不禁令人為夫餘國及台灣國捏了一把冷汗,因為像極了帶素王子的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會不會效法帶素王子,為了確保在2008年的台灣總統大選中勝出,寧願暗中勾結中共(天朝國),出賣台灣,挾持國會,綁架民眾,以達其終極勝選及最後終極投降的目的?甚至自我矮化為「台灣地區特首」也在所不惜?嘗試對照馬某最近在國際及媒體前面的公開言行,實在不得不令人憂心忡忡,輾轉難眠。 在目前台灣國內部份藍營統派政客,一面倒地傾向選擇「為維持兩岸中、台兩國表面和平,不惜實質終極投降」的政治操作詭譎氛圍下,為確保台灣的永續經營,以及自尊自決的權益,這個對各黨立委及總統候選人對自己國家的「忠誠檢驗」,應是所有殷望當家做主、法理建國的全體台灣人民,在未來兩年中所要面臨最為嚴肅,也是最重要的課題。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5.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