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7 自由時報 本土化與原住民族自治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1.07 自由時報

貴報連日刊載有關原住民族議題,帶動了社會的關懷,筆者忝為原民知識份子,除深表敬佩外,也不揣淺陋一抒管見。

台灣數百年來的統治集團,透過政策,相當程度解構了原住民族社會,目前,政治上由於民主選舉、決策、監督等機制,讓部落政治失去存在的條件;在經濟上,部落進入國家經濟體系,維繫部落經濟秩序的制度起了根本性的變化;文化教育方面,當政者以統合手段,讓文教政策朝向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國家」統合了各個部落制度,也造成部落文化的解體。問題是,傳統部落自始即有自我治理的國家型態,原住民族的「國家觀」是被強制嵌入的,以至於至今仍有許多國家境內的原住民競相強調與國家之間的對等地位。

隨著後現代主義重視在地意識,將主體性視為衡量理想世界的尺度,思想家也都以實現主體性的理想社會為畢生職志,「本土化」遂取得有力的論述位置。做為台灣最原始的居民,尊重原住民族在台灣社會的地位自不待言,因此認為原住民族自治是台灣本土化運動的極致,也符應世界潮流。

解嚴、政黨輪替之後,政府近年來採行多項優惠措施及制度安排,努力提昇原住民族社經地位及在政治舞台上的能見度,例如原住民將軍的擢升、原住民外交官的擬派、提升原住民不分區立委的排名次序,特別是大力推動相關自治法案等,均起著象徵性的作用。姑不論以上措施對原住民族整體發展起到什麼樣的實質效果,卻起碼展現出比歷次政權對原住民族更高的尊重與善意。

未來原住民族的自主發展,實捨有效的政黨政治莫由。在地方發展上,不論台灣政治發展走向如何,原住民族發展議題仍將與「本土化」政策緊密結合,從重建部落制度網絡以鞏固集體意識做起,強化部落功能,呈現部落成員以人為本,而非以物質為本的文化關懷。

在政策的執行上,必須改正過去因政治意識形態瀰漫而讓國家發展遲滯不前、原住民議題邊緣化之窘態,讓「國家行政」本質蘊涵不同族群成員所欲追求的各種價值。

而在維持原住民族與國家間的和諧方面,應隨著聯合國《世界原住民權利宣言》的通過,貫徹憲法中針對原住民族自治的法律保障,從《原住民族基本法》的通過,帶動一系列法案的審查及表決通過,完善各項自治法律規章,實現原住民族在自己土地上「當家作主」的目標。

總之,實現原住民族自治,是當前台灣在進行國家建(重)構的重要前提。

(作者漢名廖朝明,泰雅族,台師大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