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4 自由時報 <曹長青專欄> 痛 但信念堅定
立委選舉結果讓所有綠營的人心情沉重。人們心裡普遍有兩個問號:為什麼會是這樣?下一步綠營該怎麼辦?泛藍媒體做出兩種解釋:這是選民對陳總統投下不信任票;這是深綠綁架民進黨的結果。國民黨所以渲染這種說法,目的有兩個:一是以所謂換總統,為馬英九上台造輿論;二是誘惑民進黨走中間路線,停止推動國家正常化,更想以此動搖綠營民眾的信念。
但事實上,這次選舉結果,是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是體制:單一選區兩票制,是這次民進黨遭重創的根本原因。當年林義雄曾率眾為立委減半絕食,強調理想政治,但在國民黨仍不退回黨產,仍有龐大組織和地方樁腳勢力下,(藍綠)在地方上一對一的對決,泛藍顯然佔政治優勢。在單一選區新制確定之時,其實就已注定今天綠營的敗選。這次國民黨得票率只比民進黨多十五%,但所獲席次卻是民進黨的四點七倍,就可看出藍營從這種新制中獲得多大好處。對於綠營來說,這是當初少數精英不顧政治現實而唱道德高調的「政治正確」的苦果。
其次是樁腳。雲林縣一個一九八一年才出生的女孩子,剛完成學業不久,沒有當選過任何地方議員,更缺乏從政經驗和資歷,但因父親在當地有勢力,就一舉成為新科立委,而很多清廉、具專業能力的資深立委卻失去機會,可見樁腳文化在基層選舉中的作用。而國民黨的黨產,至少比民進黨多二百五十倍,更為樁腳文化注入錢進的動力。這是一場極「不對稱」的選戰;也是台灣權力和平轉移所要付出的代價、要經歷的陣痛。
三是經濟。自綠營執政以後,國民黨就配合對岸的共產黨唱衰台灣,誇大台灣經濟衰退,民不聊生,民進黨執政乏力。再加上台灣前總統也跟著唱和,說什麼「活不下去了」。這種廣為流傳、幾乎深入人心的經濟衰敗論,再加上國民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就形成了現代版的「指鹿為馬」。
四是期待值過高。在原東歐國家,共產專制被結束,民主政黨首次執政後,幾乎都面臨民進黨同樣的問題:民眾對轉型後的新政權期待很高,要求也很高。一旦新政府成員有腐敗,本陣營都有不滿,甚至怨氣,再加上舊媒體勢力的渲染等,於是新政府好像比原來的舊勢力更不可原諒。剛執政的民主政黨敗選,在原東歐國家是常見現象;連俄國民選後,國會第一大黨都是共產黨。但隨著人們對民主信念的確信,最後仍都是民主派獲勝。
台灣比所有東歐國家都艱難,因有國、共兩黨的聯手打壓。但只要我們不輸掉民主的信念、對台灣的認同不動搖,雖然輸掉這場選舉,但最後一定會贏得國家正常化這場戰爭的勝利。目前綠營應放下所有的抱怨、指責、沮喪、灰心,化悲情為選票,用總統大選的勝利回答國民黨!
(作者曹長青 為獨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