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6 自由時報 產業西進與中國威脅才是經濟的真正病灶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1.26 自由時報

 

美國次級房貸引爆全球股災,各國股市紛紛暴跌重挫,幾乎無一倖免,尤其那些創下歷史新高的股市,更是如自由落體般墜落,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風暴中心的美國聯準會一再大幅降息,布希總統更提出大規模的經濟振興方案,項目包括個人與家庭退稅及企業減稅方案,總金額約一千四百至一千五百億美元之間。此一措施祭出,終於稍減美國股市的跌勢,各國股市也紛紛止跌回升,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全球多數股市飆漲頻創新高之際,並未能同步上漲的台灣股市,卻在次級房貸風暴中益顯疲弱,跌幅之深與反彈之弱,簡直舉世無雙。股市是一國的經濟櫥窗,台股積弱不振的異常表現,到底反映何種潛在的嚴重問題,乃是政府應該正視的課題。

美國次級房貸是一個超級大黑洞,不斷衝擊美國金融業的營運,其總虧損金額到底多少,至今仍未能精確估算,但一般估計至少約數千億美元之鉅,導致美國銀行業損失慘重,甚至花旗銀行、美林證券都產生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而必須引進外國的主權基金入股,以填補財務黑洞。而美國政府屢次祭出重大救濟措施,是否能夠防止危機的蔓延,有待後續之觀察,然而布希政府的大動作,益加證明次級房貸乃是刻不容緩的危機。美國一些知名的專業投資機構紛紛唱衰美國經濟。高盛直言,美國經濟已正式步入衰退,摩根士丹利、美林也認為美國歷經七年的經濟榮景已經結束。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認為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機率超過五十%,國際知名的投資家索羅斯也認定此次次貸風暴是美國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

近年來,新興經濟體崛起,所謂「金磚四國」(BRICs)與「新鑽十一國」(Next-11),股市均有令人驚豔的表現。但在美國次級房貸的衝擊下,各新興經濟體與先進國家股市大多回檔二成,顯見其破壞力之強大。儘管如此,台灣股市對次級房貸的影響,顯然反應過度了。台灣去年上市櫃公司的獲利,以及發放七千五百億現金股利,均創下歷史新高。而去年台灣經濟成長力道亦頗為強大,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已達六點九%,為近年之最佳表現,而整體上市櫃公司的平均本益比也只有十二倍。亦即,從台灣基本面的各個面向加以評估,台灣股市相對於其他國家,實為充斥物美價廉投資標的之市場。部分經濟學家則質疑,美國為台灣的主要出口市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將削減美國人民的消費能力,勢必影響到台灣企業的獲利。此一觀點的推論或許合理,但處於風暴震央的美國,其股市的跌幅反而不若台灣慘烈,即可凸顯台灣投資人顯然高估了次貸的衝擊。尤其,台灣的核心產業為科技業,若科技業低迷不振,台灣經濟成長即缺乏動能,房地產價格便喪失支撐力道。而台股中的資產股卻無視次貸風暴而上漲,亦可反證台灣投資人對次貸的憂心,實為信心不足所致,而非產業基本面發生了衰退的癥候。

其實,台灣經濟的危機,在於產業、人才、資金的西進,向中國嚴重傾斜。此種一面倒的趨勢,造成台灣的外銷接單創下歷史新高,大半的生產卻在中國,等於空有亮麗的接單成績,卻無法為台灣創造就業機會與稅收。加上中國對台灣的併吞陰影,始終籠罩在台灣人民心頭,使台灣人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易言之,次貸風暴打不倒台股,「產業西進」與「中國威脅」才是真正的病灶。只有當政府能夠提出對策,有效解決「產業西進」、「中國威脅」的弊端,台股才能揮別徒有優質基本面卻欲振乏力的異象,展翅高飛,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