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8自由時報  228的轉型正義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2.28自由時報  

理論上歷史正義與法律正義性質不同,不宜混為一談,但是這幾年台灣二二八事件「平反」所遇到的瓶頸,實與此一理論障礙有關。韓國實現轉型正義的經驗之所以值得台灣借鏡,之所以成為今年南海路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覽的主題之一,就是它有「特別立法」,構築了歷史正義與法律正義之間的橋樑。

濟洲四三事件主要是指一九四八年四月三日,左傾的南朝鮮勞動黨濟洲島黨部以武裝起義的方式,抵抗警察與外地來的「西北青年會」的鎮壓,訴求是反對(南朝鮮)單獨選舉、單一政府,在武力衝突及政府討伐部隊鎮壓過程中,包括老弱婦孺在內、前前後後死亡人數大約兩萬五千至三萬人,其中申報有姓名者約一萬五千人人(二○○七年為止)。

當時由於聯合國要求朝鮮全境普選成立統一政府的決議,被蘇聯拒絕而無法實現,美國和李承晚主張單獨選舉,於是,一九四八年五月南朝鮮普選之後、八月十五日成立以李承晚為首任總統的大韓民國,所謂濟洲事件即是對抗此一趨勢而來。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七日李承晚對濟洲島宣佈戒嚴,直到一九四九年二月解嚴為止,作為民間武裝根據地的「中山間」村落,大部分房舍被燒毀,不分男女老幼遭到屠殺。

大韓民國實現轉型正義的過程,明顯與民主化的腳步緊密相連,他們能把歷史悲劇轉化為民主化動力,不論對一九八○年的五一八光州民眾抗爭事件,或一九四八年的濟洲四三事件,都有來自民間要求平反的強大壓力,金大中在一九八七、一九九二、一九九七年三次競選總統也都以調查真相、追究責任為主要政見,終於在一九九七年當選總統,並且在一九九九年通過特別立法,隨後中央政府成立委員會接受四三事件犧牲者與遺屬的申報,並進行真相調查作業。

比較起來,台灣因為有統獨糾纏、認同分裂的問題,轉型正義和選舉政治究竟應該連結或切割?常出現父子騎驢的窘境,事實上民進黨在追求轉型正義也時常「投鼠忌器」,以致成果不彰,這是紀念二二八之際值得大家省思的地方。

(作者陳儀深 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