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5自由時報
總統選舉聚焦在經濟民生議題,讓更多民眾對他們提出的「牛肉」有更多的認識與比較。謝長廷的「台灣維新」政見始終如一,奇怪的是馬英九與蕭萬長的政見千變萬化,使人眼花撩亂。其中「一中市場」與承認中國學歷問題更是焦點。這些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那個「中」字。
明明馬英九欽點的經濟總設計師蕭萬長多年來鼓吹「兩岸共同市場」,並且聲稱「就是一中市場」,突然遭到馬英九否認,可憐蕭萬長一面辯解說這是「補藥」,一面又否認是競選政見。這不是暴殄天物?蕭萬長擔任「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鑽研多年,馬英九所倚重的不就是這點嗎?
而他們的否認有時是那麼「斷然」,有時又藕斷絲連、百般辯解,對內容不斷修正。例如明明市場包括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共同體」,卻要七折八扣,讓人一頭霧水,到底哪些共同,哪些不共同?或者一廂情願,選擇只對台灣有利而對中國不利的政策;難道馬英九是中國總統?
不但如此,他們還倒打一耙說,蕭萬長是陳總統請他擔任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時提出「兩岸共同市場」的主張,把責任推給陳總統。其實蕭萬長出任這個職務是二○○三到二○○四年的事情,陳總統早先已經表示因為蕭主張兩岸共同市場而把他解僱。事實也是二○○四年四月林信義取代蕭的職位後,蕭立即到中國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宣揚兩岸經貿關係不是政治可以主導的,應透過制度化安排加速實現「一體化」。與中國「一體化」,還有台灣主體嗎?比中國所主張的香港「一國兩制」還要「進取」!
在辯無可辯情況下,蕭萬長就說這是五十年後的目標。這與馬英九說只要他當選總統,台灣就可以有「百年盛世」同樣是「烏托邦」。國民黨說台灣「民不聊生」,那麼這個「補藥」豈非遠水救不了近火而「哀鴻遍野」?
承認中國學歷問題更是經歷「承認─不承認─有限度承認」的三段式。
其實說錯話或提出錯誤主張後,認個錯、道個歉,民眾也會諒解;最怕是抵賴與狡辯,除了說明是人品上的誠信問題外,民眾還擔心他們當選後的政策回頭。誠信有問題,投票前的承諾可以不認;而沒有斷然否定過去的錯誤主張,則方便這些主張的死灰復燃;這都是台灣的災難。
馬蕭這些主張都是有利於中國而丟失台灣主權的主張。這是馬英九的「萬變不離其中」,因為他從來不敢說他不是中國人;所謂燒成灰也是台灣人,只是與中國的上海人、廣東人一樣而已。因為他也始終沒有否定與中國的「終極統一」,暫時不說是因為還沒有拿到選票。馬英九還寄望中國國民黨出現一個中國共產黨的胡錦濤,國共合作就可以變為國共合流。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