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4自由時報  兩岸共同市場 崩解台灣主體價值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3.14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專訪

我前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顏慶章昨質疑,兩岸共同市場成立之日,將是台灣主體價值崩解之時,這麼重大的事情,人民有知的權利,做為知識份子,他隱忍了許久,不得不站出來要求馬蕭必須徹底放棄兩岸共同市場政見,否則對不起歷史與良心。

不利台灣 馬蕭必須放棄

顏慶章表示,兩岸共同市場的說法始於蕭萬長二○○五年十二月在淡江名人講座演講,白紙黑字內容同時出現在蕭先生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網站上,蕭強調其共同市場來自歐盟經驗,他要就此質問台灣與中國可能成為共同市場嗎?

顏慶章說,歐盟成功演進,歷史文化的相近性非常重要,不在語言同一,而在於思維方法與價值觀同一;其次,歐洲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接近,國民所得相當,彼此才有很好的立足點;最重要的是各國絕對沒有大欺小、強凌弱的意念,才會在彼此充分尊重主權下,秉持整合效益的深刻體認,共同割捨部分國家主權逐步整合。

歐盟成功 奠基尊重主權

他指出,歐盟成員國能夠在數百年征戰中,獲致深刻教訓,徹底覺悟為追求共存共榮,必須完全揚棄侵犯或干預彼此國家主權的意念,並在深厚的共同文化資產、相近的經濟發展環境下,孕育出穩健的整合過程。

他表示,蕭先生把歐盟發展經驗套用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上,出現了理論架構基礎上的嚴重問題,以上述三個因素一一檢視兩岸,其前提根本不存在。在思維方法上,尤其對民主制度的肯定,雙方天壤之別,不能用同文同種把問題簡約掉。

他說,中國與台灣的經濟發展程度極不接近,不只兩岸差距極大,中國內部差距也極大;這種差異性,包括社會制度、醫療設施、社會安全制度的規劃、食品安全等等經濟面事項,台灣與中國都不相同。第三點最關鍵的相互尊重主權,兩岸現況更是無可想像。

顏慶章強調,以這些基準檢視蕭先生主張直航兩岸經貿正常化、簽訂經貿互惠協定、關稅同盟與貨幣同盟「三步到位」,這些完全以歐盟理路發展出來的做法,問題將非常嚴重。

他指出,兩岸共同市場若要使台灣不致發生無可恢復的損失,最起碼中國要承認台灣主權,但這環境完全不存在。

針對馬蕭陣營說兩岸共同市場是連接全球化的重要一環,他駁斥,台灣現在一些具競爭力的廠商,在國際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多得是,企業全球化的速度,根本不用政府指引,兩岸共同市場根本沒有幫助企業全球化。

他表示,台灣與國際資訊全球化的平台,就在日內瓦的WTO,要知道未來國際經貿的趨勢,那裡最清楚,所以整個全球化的過程,台灣並沒有缺了哪個板塊。

中國風險 為何視而不見

顏慶章說,兩岸共同市場唯一想強調的是與中國的經貿更緊密的結合,包括台灣到中國投資的百分比要不要取消、台商是否回台上市,以及直航,都在這範圍內;但請問,我們所有的合理認知是否知道中國具有很大的市場危險?這種風險是世界共知的,不只企業本身的制度風險,例如中國股票上市公司,多少人相信其財務報表是透明真實的?中國企業經營環境,多少人相信中國政府不會干擾?台灣與中國股份結合的關係,誰保證台灣投資的財產價值不會因各種方式而蒙受巨大損失?這些風險,全世界都看到了,為什麼我們裝做看不到,還要與中國經貿更緊密結合?亂言不緊密結合,台灣經濟就沒有前途?

顏慶章表示,有人又說兩岸共同市場是五十年的事情,他不知是何意義?如果從歐盟來看,一九五七年羅馬條約形成歐洲經濟共同體,簡稱EEC,到現在剛好超過五十年,若說歐盟花了五十年整合到現在,所以不要緊張,這樣我們更要緊張,因為羅馬條約所以建置了共同市場,其第一步就是那三點,沒有說那三點是五十年後才跑出來的,也就是經濟共同體成立的剎那,三個絕對必要條件就已出現了,現在三個條件沒有出現,卻去推那個制度,將來若後悔卻無退路,那就很慘。

他說,跡象顯示,有人似乎就是要往那個方向推,例如直航、又要簽經貿綜合協定的政見,那我們真的要緊張了。

他指出,若是指五十年後才要與中國談判,是否是要代替五十年後有決策權的台灣人民預做決定?國際環境的變化之大無可想像,不要說一戰、二戰時代,單講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下後,整個歐洲政治版圖的改變,也可能發生在兩岸之間,這麼遙遠的時間,現在提出非常不適當。

他強調,歐盟在整合過程,不是只有經濟的整合,包括法律、教育制度與學歷的承認,人口的移動是必然的,例如技術工人與白領階級的引進,這些對台灣是非常大的衝擊。

他表示,有人又說兩岸共同市場不需要公投,但歐洲國家要加入共同市場,或歐盟在演進過程出現重大變化事項,每個成員國都要去公投,因為這牽涉民眾重大事項,當然要讓民眾表示意見,國會的意見不能代表全體民眾的意見,最近歐盟東擴十國,哪一個不公投?

拒入歐盟 瑞士公投確認

他指出,被歐盟的國家包圍起來的內陸國,沒有海港,從對外聯繫的角度講是很不利的,就是瑞士,但這個國家透過公投拒絕加入歐盟,因為,瑞士認為若加入歐盟,勢必要依相關制度,包括貨品、人員的流通等都要自由化,但瑞士的平均國民所得比歐盟高出一個百分點,瑞士人民因此認為其工資水準與國民所得將因融入歐盟產生降低效果。由此看,瑞士相對於歐盟國家的關係,與台灣相對於中國的關係,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應由台灣人民共同來表示意見嗎?

他也說,加入歐盟的國家中,許多都是希望透過歐盟體制取得財政上的好處,例如歐洲邊陲的愛爾蘭,以及現在東擴原本在蘇聯箝制下的十國,因此才能近者悅遠者來。

他質疑,今天兩岸從基本設施比較起來,台灣都遠在中國之上,如果中國在台灣之上,我們去認同他的制度與所有的一切,台灣可因此得到經濟與社會福利的提升,才有價值。因此,台灣為什麼一定要與中國形成共同市場?總要講個道理告訴大家,怎可在毫無水到渠成的基本條件下,卻用人為的方法去強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