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3自由時報  政黨輪替 從東歐到台灣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3.23自由時報  

本屆總統大選結果,證明獨裁政權失去權力之後,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台灣和東歐國家民主化的時間相近,有諸多雷同之處。舉凡:其一,前馬列政黨只要洗心革面,承認錯誤,與過去見不得人的作為劃清界限,還是可以政黨再輪替。匈牙利、保加利亞、波蘭、阿爾巴尼亞、馬其頓等國,由共黨更名而來的社會黨或社民黨,均能重新振作上台執政。

其二,當過首都市長者,登上國家元首或政府首長寶座比例頗高。如華沙市長卡欽斯基、貝爾格勒市長金吉奇、布加勒斯特市長巴塞斯庫,連前俄國總統葉爾欽也當過莫斯科市長。

其三,共黨失去政權後,儘管黨產歸還國庫,但其嚴密組織結構與媒體議題設定的「行銷」手法,皆可運用自如,比起其他民主力量有較佳的資源。

其四,面對舊政權留下千頭萬緒的沉痾,其轉型正義不可能一蹴可幾。尤其經濟發展一旦有風吹草動,執政黨最容易遭砲轟而舉棋不定,導致民眾失望與不滿,使得政黨輪替成為現實。

其五,一黨專政的政黨,由於有半個世紀的統治優勢,厚植教育,根深柢固,當政黨輪替之後,剛上台執政的「新手」,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心靈改造,談何容易。蘇聯解體後,大多數獨立出來的共和國,其政權仍掌握在前共黨的手裡,即為明證。

準此以觀,國民黨繼一月十二日立法院大勝之後,馬蕭又以勢如破竹的戰績大贏長昌這一組候選人。持平而論,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致勝關鍵乃在於國民黨有世無匹敵的黨產,充足資金大作廣告,又有統派媒體長期包裝行銷,以及有計畫性的洗腦社會化,選民辨別不清大是大非等等;台灣的民主政治何去何從,知識份子責無旁貸,該發揮道德勇氣,為台灣生存與發展獻策才是。

 (作者洪茂雄 為國立政治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