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5自由時報
台灣與南太島國巴布紐幾內亞因建交未成,爆發中間人捲走三千萬美金的外交醜聞,連日來襲擊台灣政壇,政府從事外交拓展的內控機制發生問題,首當其衝應受最嚴厲的檢討;而追溯台灣特殊的國家處境,以及兩岸外交拚鬥爭的本質,金錢卻是個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問題,中國以零和思維對台灣國際空間遂行斬草除根,正是造成國際掮客橫行的「商機」背景。
中國現有一百七十餘個邦交國,面對僅有二十三國承認的台灣,卻從未改變其「邦交國拉光」的戰略。在如此一方強力打壓、一方又力圖擺脫窒息的對抗中,不僅為兩岸通風報信賺取佣金的媒介方興未艾,不少開發中國家也利用兩岸的矛盾,在中台之間搖擺,獲取最大利益;台灣要靠援助穩定起碼的邦交國數,經濟崛起後的中國,則施加更大的籌碼搶奪台灣的外交陣地,數額令人咋舌。
諾魯,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這個南太國家在一九八○年與台灣建交,二○○二年與中國悄悄簽下建交公報,條件是一億三千萬美元的金援,但短短一年後,諾魯又在二○○三年關閉了駐北京大使館,傳聞就是對岸的承諾沒有完全兌現。
今年初,我國在非洲的重要友邦馬拉威,結束與台灣長達四十四年的邦誼,關鍵正是中國以六十億美元援助的天價,並答應接收所有台灣在馬國推動的建設,代為償還積欠台灣的所有貸款,使我終究拉不回馬國離去的步伐。
今天爆發的巴紐,過去在兩岸間的紀錄,可謂惡名昭彰,國民黨與民進黨兩朝政府都吃過它的虧,一九九九年,邦交撐了幾天短命結束,這次則是公報沒簽,三千萬美元不翼而飛。居中聯繫的兩名掮客,究竟各自扮演了什麼角色?還有待司法進一步釐清。
透過中間人牽線搞外交,事後搞砸的,這不是首例,國民黨時代更令人扼腕的,正是歐洲的馬其頓。一九九九年,台灣經由國際媒介搭橋,簽下了馬其頓,被視為重大突破,但這樁與總理喬傑夫斯基拍板的秘密外交,卻沒有得到總統格里葛洛夫的祝福,建交第二天,他立刻以完全不知情為由,不承認建交案。
二○○一年,台灣與馬其頓終究躲不過斷交,短短有邦交「名義」的一年多時間,行政院長蕭萬長專程前往馬其頓鞏固關係,卻見不到總統,我國派任的大使,也無法呈遞到任國書,而台灣卻乖乖付出了至少一億五千萬美元。
台灣為了殺出一條外交血路,自蔣介石退出聯合國後,歷經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甚至到了馬英九當選,尚未上任他都必須向邦交國宣示過去的計畫將持續推動,以免邦交有所閃失,這是台灣外交的悲哀,而一擲萬金的中國,這個始作俑者的罪魁禍首,台灣人又該用什麼態度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