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5自由時報
記者蘇永耀/特稿
繼交通部將刪除台灣字眼的郵票後,外交部也行文要求爾後外賓訪台,一律改稱訪華,並統一稱中國為中國大陸或大陸。這一連串的動作已非單一部會的突發作為,而是馬政府有意識的反台灣、一中化的舉措。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逐步正名台灣,主要為避免國際社會混淆。
許多外交人士坦承,當台灣進行涉外活動,無論英文名稱用Republic of China或Chinese
Taipei,常被誤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造成困擾,更虧的是,有些對友邦的援助功勞,當地民眾還因此感謝對岸。
持平來說,「台灣」這個名稱是最能標舉兩千三百萬人的事實存在與主體性。馬政府的連串作為,不禁讓人納悶,對這個台灣人選出的政府而言,台灣難道這麼難聽?
其實,國際社會在稱呼我們時,即使是沒有邦交的國家,也都慣常使用台灣。在宣佈對方政要將訪問台灣,英文也都說「訪台」,不會說是「訪華」。外交部逕行改稱為訪華,實在沒道理,也令人難以理解。
另外,改稱對方為中國大陸或大陸,這在馬英九就任總統的演說內容已出現。不願正視對方的國名,這難道是所謂「一中各表」?否定一個國際社會已通稱的國號,豈非一種鴕鳥心態?
台灣要能擴大國際空間,就是選擇最能凸顯自己的名稱。如有困難,才看有無其他替代可能。但馬政府卻先否定包括台灣等特定名稱,自我設限的務虛心態,又要國際社會如何協助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