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30大紀元時報
☉袁野(美國之音記者)
在馬英九政府走馬上任一個月後,台灣股市不升反降,台灣經濟並沒有明顯起色。觀察人士認為,通貨膨脹是台灣目前面臨的最大經濟難題。面對亞太地區日益加快的貿易自由化進程,台灣必須融入其中,以扭轉被邊緣化和投資轉向的窘境。
星期五(6/27),台北股市再度大幅下跌,失守8,000點。在馬英九5月20日宣誓就任總統後,台股急升至9,200點,一度令台灣業界振奮。不料一個月過後回頭再看,台股總共下跌了1,392點,跌幅將近15%,直衝台股7,800點的最低紀錄。
通貨膨脹是最大難題
分析人士指出,台北股市的現狀說明,儘管台灣政權輪替和兩岸關係回暖令島內對經濟復甦寄予厚望,但台灣經濟仍然面臨諸多難題。台灣《經濟日報》日前發表社論用「問題重重、難關處處」來形容台灣目前的經濟處境。這篇社論認為,通貨膨脹是台灣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應對的最大公敵。
《經濟日報》指出,面對持續上漲的石油價格,台灣政府長期實行的油電限價政策已經令台灣中油等能源企業虧損上千億台幣,這些虧損最後還是由台灣納稅人買單;而如果解除限價的話,驟然上漲的油價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原材料和食品價格將令資源有限、嚴重依賴進口的台灣難以招架。
還原市場功能
對於這種進退維谷的兩難處境,貿易問題專家、美台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魯伯特•哈蒙德•錢伯斯開出了長痛不如短痛、還原市場功能的藥方。
他說:「台灣政府對台電和中油等企業實行絕對的控制,這些行業的投入明顯不足、嚴重虧損。政府對這些關鍵行業放手短期內會造成陣痛,政治代價可能是高昂的。但是從長期來看,市場糾正對台灣經濟帶來的益處遠遠大於這些代價。」
至於能源價格放開後隨之而來的通脹擴散,哈蒙德.錢伯斯認為,台灣目前經歷的通脹主要來自全球性的能源和初級商品漲價,強擋不是辦法。比較可行的策略是應勢而為,一方面藉助市場機制,減少稀缺物資需求;另一方面大力提高經濟效率,降低成本,把物價升幅保持在可控範圍內,這樣反而會進一步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自貿協議威脅台灣工業
除了物價因素外,由於世貿組織多哈回合進展遲緩,雙邊和多邊地區貿易自由化的推進也為台灣經濟前景設了一道難以化解的障礙。去年6月,南韓和美國正式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市場人士預測,由於南韓和台灣的出口結構高度重合,因此,這項如果生效的話,將對目前關稅較高的台灣化工和紡織業構成嚴重威脅。
實際上,台灣傳統產業的艱難處境在股市上已經有所體現。在最近幾天台股的連續下滑當中,塑料化工類股始終是跌幅最大的板塊,反觀高科技股板塊的表現則差強人意。
與此同時,讓台灣業者更加擔憂的是,去年超過美國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的東盟目前也在加速區域整合進程。東盟與台灣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南韓和日本目前也在商討簽署自由貿易協議。
卜大年:球在中國一邊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卜大年(Danblumenthal)指出,面對亞太地區日益加快的貿易自由化進程,台灣必須融入其中,以扭轉被邊緣化和投資轉向的窘境。台灣前任和現任領導人曾多次表示希望和美國、南韓、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締結自貿協議。但由於台灣敏感的政治地位,這些努力收效甚微。
卜大年認為,由於兩岸關係的顯著升溫和中國領導人就台灣國際空間的積極但是並不具體的表態,在台灣自貿協議問題上,球現在在中國一邊。
他說:「台灣締結自貿協議引起爭議的原因不在台灣,而在於中國的影響。新加坡和台灣自由貿易談判擱淺正是因為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我想,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對中國施加影響的國家。美國應該向中國表明,美國不會接受中國用孤立台灣來達到自己地緣政治利益的做法。」
外資看好台灣
美台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哈蒙德•錢伯斯說,儘管台灣經濟目前處境艱難,但是不應忽視台灣固有的優勢。這位台灣貿易問題專家指出,2007年,台灣是亞洲第二大併購市場。外資看好台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台灣對知識產權的充分保護。
他說:「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台灣有別於其他主要亞洲貿易夥伴乃至全球貿易夥伴的領域之一。保持這個長期優勢,投資者必定會隨之而來,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而這個領域正是台灣經濟的未來。」
哈蒙德•錢伯斯還指出,打好「中國牌」仍然是台灣突破經濟困境的最佳途徑。這張牌不僅可以使台灣從兩岸經貿正常化當中受益,也可以讓那些希望通過台灣進入大陸市場的投資者重拾對台灣的信心。不過這位台灣問題專家同時警告說,台灣生存的關鍵在於提升產業結構,造就與競爭國產品結構的差異。單純追求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並不會解決根本問題。
|